Article
Sustainable Determinants Influencing Habit Formation among Mobile Short-Video Platform Users
Yongrok Choi 1 , Hua Wen 2,*, Ming Chen 3,* and Fan Yang 4
1 Departmen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Inha University, Inharo100, Nam-gu, Incheon 402-751, Korea; yrchoi@inha.ac.kr
2 Departmen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Yanbian University, Yanji 133002, China
3 Global e-Governance Program, Inha University, Inharo100, Nam-gu, Incheon 402-751, Korea
4 Program in Industrial Security Governance, Inha University, Inharo100, Nam-gu, Incheon 402-751, Korea; yangf1995@inha.edu
* Correspondence: wenhua@ybu.edu.cn (H.W.); chenming199406@163.com (M.C.)
Citation: Choi, Y.; Wen, H.; Chen, M.; Yang, F. Sustainable Determinants Influencing Habit Formation among Mobile Short-Video Platform Users. Sustainability 2021, 13, 3216. https:// doi.org/10.3390/su13063216
Academic Editors: Jose Ramon Saura and Jan Kratzer
Received: 18 December 2020
Accepted: 9 March 2021
Published: 15 March 2021
Publisherrsquo;s Note: MDPI stays neutral with regard to jurisdictional claims in published maps and institutional affil- iations.
Copyright: copy; 2021 by the authors. Licensee MDPI, Basel, Switzerland. This article is an open access article distributed under the terms and conditions of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CC BY) license (https:// 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 4.0/).
Abstract: Interest in mobile short-video platforms (MSVP) as a new social network service tool has surged in recent years. However, only a few studies have focused on MSVP usersrsquo; post-acceptance behavior. To clarify this issue of sustainable usage, this study analyzed usersrsquo; post-acceptance habit formation by incorporating perceived interactivity and perceived enjoyment into the expectation- confirmation theory of the information system continuance (ECT-IS) model using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ling. We developed and distributed an online questionnaire and collected 219 valid responses from Chinese MSVP users. Our results show that satisfaction is the foremost factor in determin- ing usersrsquo; habit formation as it completely mediates the influence of confirmation and perceived interactivity. We also show that perceived enjoyment positively influences habit formation directly and indirectly. Nonetheless, we note that sustainable usage should form the basis of continuous satisfaction from user experience due to a few missing links with regard to modulation in habitual usage. Therefore, we suggest that MSVPs should enhance their content recommendation algorithms using technologies such as deep-learning forecasting to improve usersrsquo; satisfaction by increasing perceived enjoyment. We also show that the influence of perceived interactivity on habit formation is effective only when fully mediated by satisfaction. Thus, we recommend that MSVPs should diversify their interaction mechanisms, for instance, by introducing mass creators that promote usersrsquo; habit formation by enhancing their satisfaction on the platform.
Keywords: mobile short-video platform; habit formation; ECT-IS theory; post-acceptance behavior
Introduction
The widespread coverage of 4G networks and the popularity of smart mobile terminal devices have impacted peoplersquo;s daily life, social interaction, and entertainment. According to the 46th Statistical Report on Chinarsquo;s Internet Development Status, released by China Internet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CNNIC), as of June 2020, the number of internet users in China reached 940 million, an increase of 36.25 million from March 2020, with an internet penetration rate of 67.0%, compared with March 2020 (Figure 1). The popularization of mobile internet and reduction in traffic charges have guaranteed users a faster internet access experience. Diversified segmentation becomes the new normal when people use online media to create and share a large amount of scattered information. The most popular form is the mobile short-video type of entertaining or informative content. Users can break time and space barriers to browse and watch these videos.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mobile short-video content has dominated with its ability to engage users in a virtual environment, its content diversity and vivid information. China is no exception to this trend, as most Chinese and global users cannot imagine a day without watching these short videos.
Sustainability 2021, 13, 3216. https://doi.org/10.3390/su13063216 https://www.mdpi.com/journal/sustainability
Figure 1. Scale of Chinese Internet users and Internet penetration rate before June 2020.
0.94
0.828 0.854
0.731 0.771
0.688
0.617 0.648 67.00%
0.564
0.513 59.60% 61.20%
0.457 50.30% 53.20% 55.80%
42.10% 45.80% 47.90%
34.30% 38.30%
Total number of Internet users(billion) Internet penetrat
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影响手机短视频平台用户习惯形成的可持续决定因素
摘 要
近年来,人们对移动短视频平台(MSVP)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交网络服务工具的兴趣激增。然而,目前对MSVP用户接受后行为的研究较少。为了阐明可持续使用这一问题,本研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将感知互动性和感知享受纳入信息系统持续性(ECT-IS)模型的预期确认理论,分析了用户接受后的习惯形成。我们开发并发放了一份在线问卷,收集了219份来自中国MSVP用户的有效回复。我们的结果表明,满意度是决定用户习惯形成的首要因素,因为它完全调节了确认和感知互动的影响。我们还发现,享受感对习惯的形成有直接和间接的正向影响。然而,我们注意到,由于在习惯用法的调节方面缺少一些环节,可持续使用应该形成用户体验持续满意的基础。因此,我们建议MSVPs应该使用深度学习预测等技术来增强其内容推荐算法,通过增加感知享受来提高用户满意度。我们还表明,只有在完全由满足感介导的情况下,感知互动对习惯形成的影响才是有效的。因此,我们建议MSVP应该使其交互机制多样化,例如,通过引入大众创造者,通过提高用户对平台的满意度来促进用户习惯的形成。
关键词:移动短视频平台;习惯形成;ECT-IS理论;验收后行为
1. 介绍
4G网络的广泛覆盖和智能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已经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交和娱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9.4亿,比2020年3月增加3625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67.0%(图1)。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交通费的降低保证了用户更快的互联网接入体验。当人们利用网络媒体创造和分享大量分散的信息时,多元化的细分成为新常态。最流行的形式是移动短视频类型的娱乐或信息内容。用户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障碍来浏览和观看这些视频。在COVID-19流行期间,移动短视频内容以其在虚拟环境中吸引用户的能力、内容的多样性和生动的信息占据了主导地位。中国也不例外,因为大多数中国和全球用户无法想象一天不看这些短视频。
中国移动短视频平台(MSVP)的开发始于2013年8月,微博推出了内置的“妙派”短视频分享功能[1]。从那时起,许多短视频平台应运而生,比如TikTok(中国称为“豆印”)和Kwai(快寿)。图2显示,2017-2018年MSVP用户增长率超过100%。然而,2018年之后,这一增长率开始下降,2019年仅为25%。随着市场趋势接近饱和,MSVP目前面临的挑战是保留现有用户,而不是计划扩张。对于MSVPs而言,找出影响用户习惯形成的因素是未来可持续管理的最重要任务,以尽可能保持用户的保留率。为什么MSVP用户要离开这些平台,如图2所示?在COVID-19大流行期间,MSVPs可能已经成为用户更友好的在线教育平台的替代品,因此对用户收养后行为的适当评估正成为在线教育可持续管理的关键。可持续性不仅与环境友好型经济活动有关,而且与参与经济活动的经济主体之间的持续绩效有关。在本文中,我们使用后一种观点来定义可持续管理。如图2所示,中国的MSVP用户仍在增加,但增长率正在迅速下降,因此未来的可持续治理是值得怀疑的。如果网络教育流行起来,MSVPs可以在Covid-19大流行时代使用,因此MSVPs的可持续治理将成为我们社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对于这一评估,我们首先澄清了用户采用前和采用后行为之间的差异。信息系统(IS)的最终成功和长期生存能力或可持续性取决于其持续使用,而不是第一次使用[1]。先前对MSVPs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用户的预采用行为[2–4]。例如,王[3]研究了幽默和相机视角对人们采用手机短视频应用程序的影响。然而,中国的MSVP行业已经达到饱和,需要一种基于用户忠诚度的新方法来实现另一次腾飞。此外,以往对IS用户的研究忽略了不同ISs的特殊性,如感知有用性,这是所有IS相关研究中最重要的因素[5,6]。感知有用性与确认和用户满意度相互作用,决定用户的持续使用[7]。遗憾的是,由于人们缺乏习惯性的忠诚,人们对具有较强可视化、内容娱乐化、交互性强等特点的信息的获取正处于“倒计时时代”。因此,感知的享受和感知的互动性是决定用户发帖的重要因素-采用行为,尤其是移动应用程序[8–10]。本研究试图将知觉互动性和知觉享受纳入先前的持续使用理论,以取代知觉有用性,从而了解MSVP在习惯形成(即持续使用)方面的影响因素。
本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文献做出了贡献。首先,它从采纳后的角度考察了用户的行为;这为用户持续使用MSVP而不是预先采用MSVP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概述,这对于进一步完善is用户行为的理论框架具有重要意义。第二,移动短视频行业正在吸引各大互联网巨头的投资,而对移动视频的研究对于其在在线教育和其他在线业务中的多样化潜力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因此,我们将感知享受和感知互动纳入信息系统持续性的预期确认理论(ECT-IS),分析影响MSVP用户习惯形成的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第三,由于用户对习惯性使用的忠诚度是MSVP可持续管理的关键,因此我们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建议,以帮助移动短视频开发商更好地了解用户的需求,从而改进现有的设计,确保MSVP内容的适当功能方向。
本文的其余部分组织如下。第二节回顾了本研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在第三节中,我们定义了研究中的关键概念,提出了假设,并提出了我们的研究模型;第四部分对模型的问卷数据和结果进行分析;在第五部分,我们总结了本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实际的启示和建议。
2. 文献综述
2.1. 合理行为理论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分析MSVP用户形成使用习惯的行为过程,这是用户行为的一个方面。有许多富有成效的理论可能适用于我们的研究,如使用与赠予理论[11,12],礼仪理论[13],等等。然而,我们必须考虑到人类在信息技术下的行为主要分为两个阶段:接受前和接受后,而我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MSVP用户的后接受行为上。因此,我们依赖ECT-IS理论来研究这种行为。此外,ECT-IS可以从理性行为理论(TRA)和技术接受理论(TAM)中找到根源。因此,本节首先介绍研究人类行为的TRA,然后介绍技术接受理论(TAM),最后介绍ECT-IS理论。
由Fishbein[14]提出的TRA首次应用于预测和解释具有新IS技术的人的某些行为。如图3所示,该理论表明,人们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其自身理性行为意图的影响。
行为意向是个体参与某些行为的意愿强度。当人们表现出强烈的参与某一行为的意愿时,可以推断出他们确实会参与这一行为。行为意向可以追溯到行为态度和主观规范。行为态度是指人们对某些行为的感受和评价,如具有积极或消极内涵的行为,主观规范是指人们在从事某些行为时,由于外部社会和环境压力而形成的行为动机[15]。2.2. 技术验收模型(TAM)
Davis[16]在TRA的基础上提出了TAM,并对其进行了专门定制,以预测和解释初始用户体验,特别是在ISs中。图4说明了TAM的关键结构。研究表明,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是两个重要因素,前者是指用户对系统或技术的有用性的感知程度,以提高他们的生产率。高的用户感知有用性得分表明用户相信新的信息系统技术可以提高他们的生产力;易用性是指用户操作系统的简单程度[16]。信息系统的感知有用性越高,用户应用信息系统的理由就越充分,用户就越容易接受系统。
2.3. Is持续性的期望-确认模型
TAM模型只关注用户的初始采纳,而忽略了用户采纳后的继续使用行为。为了衡量消费者的采纳后或重复购买行为,提出了期望确认理论(ECT)[17–19]。图5的第1部分说明了ECT的关键结构和关系。该模型考察的是前行为(期望)和后体验(重复购买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不是采用前行为的形成。Pee等人[20]采用了这一理论并发现,当消费者先前对产品的预期得到满足时,他们重复购买产品的意愿就会增强。傅教授[21]对公共交通乘客感知和行为的研究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Bhattacherjee[1]认为用户继续使用ISs类似于消费者的重复购买行为,因为这两个决定都遵循初始(接受或购买)决定,并且受到用户初始(is或产品)体验的影响。Bhattacherjee认为,ECT-IS理论认为,用户最初可能对新IS的有用性看法较低,因为他们不确定从使用中可以得到什么,但他们仍然希望接受它。人们对有用性的认知不断地受到确认经验的调整[22]。确认对感知有用性的影响意味着理性用户可能会试图通过扭曲或修改他们的感知来减少这种不和谐,从而更符合现实。Lee[23]扩展了ECT-IS理论,分析了影响持续使用基于web的服务的因素,并提出感知有用性是决定持续使用行为的最重要因素。此外,Yang[24]利用ECT-IS模型验证了满意度、感知有用性和感知娱乐性对用户继续使用内容聚合应用程序(apps)的影响。Lee[25]验证了感知有用性对使用YouTube等传统视频网站的意图有显著影响。此外,Mantymaki[26]运用了这一理论,并验证了感知享受对社交网络用户持续使用的影响最大,而不是满意度。赵和陆[27]使用ECT-IS研究了影响微博服务满意度和持续意向的因素,发现感知互动对满意度有着深远的影响。
与上述IS应用类似,MSVPs特别关注视频内容的娱乐性和用户之间的交互。社交媒体对用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行为和情感上。Slater等人[28]研究了人们对高质量内容的情感接触的变化。他们认为,与单纯接触理想的名人形象相比,急性接触模仿形象会提高身体满意度和积极的情绪(幸福感)[28]。mvsp提供了很多类似生活的内容,可以在潜意识中改变人们的情绪。
MVSP是一款以短视频为核心的社交软件。人们在社交媒体上展示自我的方式与传统社交软件有很大不同。在Facebook等社交软件上,用户主要通过自我信息披露和文本信息展示自我,从而构建网络自我认同,但沟通能力非常有限。MSVP用户主要以短视频的形式呈现自己,在建立自我认同方面更直观,沟通能力更强[29]。本研究采用ECT-IS模型,结合感知享受和感知互动,考察MSVP使用者采用后的习惯形成行为。
3. 研究模型与假设
3.1. 确认、感知享受、感知互动和满意度
确认被定义为个人的实际经历与他或她的最初期望相一致的程度。由于我们正在评估习惯性使用MSVP的决定因素,我们最初的投入是确认预期和实现经验之间的差距。Bhattacherjee和Festinger[30]认为,如果用户在实际使用中的预接受有用性被破坏,他们可能会经历认知失调。为了减少这种不和谐,用户调整他们的期望,使之与实际情况相一致。确认增加了享受的感觉,而否认减少了它。感知享受被定义为用户与互联网互动中内在动机的满意度[31]。感知互动性定义为用户感知人际互动体验的程度[32,33]。Oghuma[34]证实,人们在使用移动即时通讯时,会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对娱乐、安全性和可用性的期望。同样的认知失调发生在MSVP用户的情况下,他们根据实际体验调整他们对互动和娱乐的期望;因此,我们假设:
假设1(H1)。确认与用户对MSVP使用的感知享受正相关。
假设2(H2)。确认与用户感知的MSVP使用互动性正相关。
满意度是用户在使用前对其性能的体验[35,36]。根据ECT,在使用过程中,用户的期望要么被满足,要么被超越。期望确认程度将直接提高用户对这类商品/信息技术应用的满意度。例如,当人们对移动互联网支付服务的期望在使用过程中得到满足时,他们的满意度就会提高[37,38]。同样,当人们使用MSVPs时,会产生确认,用户满意度也会提高;因此,我们假设:
假设3(H3)。用户的确认程度与他们对MSVP使用的满意度呈正相关。
3.2. 感知的享受、满足和习惯形成
利伯曼在1977年首次提出了享受(嬉戏)的概念[39]。娱乐是用户与计算机交互时产生的个人交互的主观感受。Moon[31]将游戏性的概念发展为感知的享受(游戏性),并将后者定义为用户与互联网互动中内在动机的满意度。
大多数人用MSVP来娱乐。感知享受被定义为使用技术的活动本身被感知为享受的程度,除了预期的任何性能后果[40]。例如,关于社交网络服务(SNSs)的研究讨论了感知享受在决定使用行为中的重要作用[41,42]。用户的感知享受来自于用户与网站上环境因素的互动。许多收养后研究[43]也证实了感知享受和满意度之间的积极关系。当用户
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资料编号:[406863],资料为PDF文档或Word文档,PDF文档可免费转换为Word
以上是毕业论文外文翻译,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