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设计)
文献翻译
题 目 A Review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in China
A Review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in China
Abstract
The 2005 policy decision to change the status of non-tradable state and non-state shares into tradable A shares ushers in a new era in the stock markets of China. Over time all of these shares will be tradable and potentially transferred to foreign and domestic private sector investors. These changes have the potential to significantly alter th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the majority of listed firms that until now have been controlled by tightly held blockholders of non-tradable shares. It is therefore timely to reassess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of Chinese listed firm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corporate governance literature in China.
1. Introduction
Chinarsquo;s long period of programmatic reforms initiated in the late 1970s appears now to be more focused on market reform in the post-WTO environment and the opening of the financial sector to greater foreign competition. In the late of 1970s, China initiated an extended period of pragmatic reform ushering in a period of dynamic economic growth The restructuring of the economy and the resulting efficiency gains have contributed to a more than tenfold increase in GDP since 1978, and in China becoming the second-largest economy in the world after the US in 2006, when measured on a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PPP) basis (CIA, 2007). The Economist (2008) reports that Chinarsquo;s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grew 11.4 percent year-on-year to 24.66 trillion Yuan (3.43 trillion U.S. dollars) in 2007. To achieve this goal, over the past three decades China has dramatically changed many aspects of its economy. Corporate governance, being a major aspect of the corporate reform program, is not an unfamiliar to investors in China. The reform of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system is now recognised as a vital component of the success of the economic reform in China. In defining corporate governance in China, Clarke (2006) considers it as the set of rules and practices regulating relationships among participants in post-traditional1 Chinese business enterprise and that which governs decision making within that enterprise.Corporate governance in China tends to regulate relationships among all parties with interest in the business organization. Although post-traditional enterprises are no longer as tightly controlled by the state as they once were, most Chinese studies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two primary types of firms in China: state-owned enterprises (SOEs) and publicly held companies (PHCs). This paper reviews Chinese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will focus on PHCs while recognising the bulk of listed firms remain within the control of the state either directly or indirectly. This chapter is organized as follows: Section 2 contains a review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Section 3 provides the information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research in China. Section 4 briefly explains the two corporate governance codes in China. Section 5 describes issues with current corporate governance system in China. Finally, a summary and the conclusions are presented in Section 6
2. Review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Recent corporate scandals around the world have highlighted deficiencies in corporate governance systems. The impact of these business events has forced a radical reassessment of how companies are directed. Mallin (2004) argues that corporate governance is a relatively new and evolving area and its development has been affected by theories from a number of disciplines including finance, economics, accounting, law,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al behaviour. The types of questions raised when we consider corporate governance are: How do investors secure a return on their investment? What is the proper level of authority for management in making business decisions? What is the appropriate level of residual rights allocated to managers? How do investors make sure that managers are not self-serving, nor misappropriate the assets? How do shareholders influence strategic decisions and the business operations of the company? How do investors influence managersrsquo; behaviour? None of these questions are easy to answer, because none of the existing corporate governance models can resolve all these issues completely. Shleiferand Vishnys (1997) paper is regarded as the first major attempt to consolidate the key theoretical influences on corporate governance. Their paper examines the overall
corporate governance system around the world, and investigates investorsrsquo; protection and ownership concentration in particular. They posit that the key element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is to provide good returns to investors on their financial investment. Therefore, legal protection of investor rights is considered one of the key issues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countries with good corporate governance systems usually provide relatively better protection to investors. There is a prevailing view that strong legal protection of investor interest has made diffuse ownership feasible under thecommon-law system, such as in US, UK and commonwealth countries (La Porta et al.1998). In non common-law countries, legal protection for investor interests is typically
vested with concentrated, rather than diffuse ownership (Gul and Zhao, 2000).Generally speaking, corporate governance has been classified into two major categories:internal and external governance (Denis a
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毕业论文(设计)
文献翻译
题 目 中国公司治理研究述评
学生姓名 沈 平
学 号 20141321046
学 院 商学院
专 业 会计学
指导教师 姚 晖
二O一七 年 4月 30 日
中国公司治理研究述评
摘要
2005年政策决定改变非国有和非国有股份的地位进入流通A股迎来中国股市的新时代。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股票将可交易并可能转让给国内外私人部门投资者。 这些变化有可能显着改变监测并控制了迄今为止受到严格控制的大多数上市公司持有非流通股大股东。 因此重新评估企业是及时的中国上市公司的治理。 本文综述了理论和实证中国的公司治理文献。
1介绍
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的长期计划改革现在出现了更加关注后WTO环境下的市场改革和开放金融业向更大的国外竞争。七十年代后期,中国开始了长时间的务实改革,迎来了一场“动态经济增长时期经济的重组及由此产生的自1978年以来,效率提高导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0倍以上在2006年美国之后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时候以购买力平价(PPP)为基础(CIA,2007)。 “经济学人”(2008)报道称,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11.4%2007年24.66万亿人民币(3.43万亿美元)。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过去三十年来,中国经济的许多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企业治理作为公司改革计划的一个主要方面,并不陌生投资者在中国。 公司治理体系的改革现在被认为是一个中国经济改革成功的关键组成部分。在界定中国公司治理时,Clarke(2006)认为这是一套规则以及规范中国后传统参与者之间关系的实践商业企业以及管理该企业决策的企业。
中国的公司治理倾向于规范各方之间的关系对商业组织的兴趣。 虽然后传统企业已不复存在,正如国家严格控制的那样,大多数中国研究支付更多关注中国的两种主要类型的公司:国有企业和国有企业上市公司(PHC)。 本文回顾了中国的公司治理和将重点关注中小企业,同时认识到大部分上市公司仍处于国家的直接或间接控制之下。
本章安排如下:第2节包含对企业的评论治理。 第3部分提供了公司治理研究的信息中国。 第4部分简要介绍了中国的两个公司治理准则。 第5节介绍了中国现行公司治理制度的问题。 最后,一个总结结论在第6节中介绍
2公司治理回顾
全球最近的企业丑闻突显了企业的不足治理体系。这些商业活动的影响迫使了激进分子
重新评估公司如何执导。 Mallin(2004)认为,企业治理是一个相对较新和不断发展的领域,其发展受到了影响通过金融,经济,会计,法律等多个学科的理论,管理和组织行为。我们提出的问题的类型考虑公司治理是:投资者如何确保投资回报?管理层在做出业务决策时的适当权限是什么?分配给管理人员的剩余权利的适当水平是什么?投资者如何?确保管理者不是自私自利,也不会侵占资产?怎么做股东影响公司的战略决策和业务运营?投资者如何影响管理者的行为?这些问题都不容易回答,因为现有的公司治理模式都无法解决所有这些问题。Shleiferand Vishny(1997)的论文被认为是巩固的第一个主要尝试对公司治理的关键理论影响。他们的论文审视整体公司治理体系,并调查投资者的保护和尤其是所有权集中。他们认为公司的关键因素治理就是为投资者提供财务投资的良好回报。因此,对投资者权利的法律保护被认为是其中一个关键问题公司治理和通常具有良好公司治理体系的国家为投资者提供较好的保护。有一种普遍的看法是强烈的投资者利益的法律保护使普遍法律制度下的所有权分散化,例如在美国,英国和英联邦国家(La Porta et al。1998)。在非普通法国家,对投资者利益的法律保护通常是归属于集中而非分散的所有权(Gul和Zhao,2000)。一般来说,公司治理分为两大类:内部和外部治理(Denis和McConnell,2003; Gillan,2006)。内部治理通常包括董事会的特征,所有权和控制权,以及管理激励机制。另一方面,外部治理涵盖了问题涉及外部市场和政府政策和法规(Gillan,2006)。丹尼斯和麦康奈尔(Denis and McConnell,2003)对公司治理进行了精彩的总结研究。他们假定有两代公司治理研究。第一代研究一代侧重于内部治理机制,并试图确定这些内部机制,如董事会,高管薪酬和所有权与控制,影响公司在个人中的表现国家。第二代更可能考虑外部的影响,诸如市场和法律和监管问题等力量的结构和效力在世界各地的公司治理。第二代的研究开始与拉波塔等人的工作。 (1998)。研究人员现在更加关注这个问题法律制度与公司治理机制之间的关系。
最近,公司治理在亚洲尤其受到关注,特别是在亚洲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 Johnson等人 (2000)指出公司治理不善对货币贬值和股市下跌的程度有显着影响在亚洲危机中。 他们的调查结果表明,那些法律保护力度很弱股东权利和执法不力更易受资产价值下降的影响
和汇率崩溃。 Eiteman等人 (2001)也支持公司治理体系薄弱是亚洲金融的主要原因之一危机。 法律保护对债权人和小股东的重要性也是由La Porta等人强调。(1997年)。Claessens和Fan(2002)在亚洲进行了全面的公司治理评估,并确认了对少数人权利和高度集中所有权的有限保护在亚洲。公司通常由一个或多个股东控制,因此分离所有权管理是罕见的,家族控制企业在美国流行东亚国家。例如,最大的十个家庭控制着总价值的一半的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泰国的上市公司资产(Claessens et al。2000)。传统上,一些大的韩国商业集团(Chaebols),如现代,三星和大宇,也都是以家庭为基础的(Ehrlich and Kang,1999)。在中国,上市公司通常由国家和金融机构以及可交易的Ashares控制仅占未偿还股份的一小部分(Li和Naughton,2007)。亚洲国家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金字塔所有权结构,这被定义为拥有一家公司的股票的控股权转向在另一个控制权益中,一个可以重复的过程次(Claessens等,2000)。这提出了一些重要的问题。为什么是所有权?东亚国家更集中注意力集中?为什么是重要的公司东亚的财富集中在少数几个家庭中?一般来说,阻止所有权对大股东来说很有吸引力,因为它们可以从中获得私人利益控制公司(Shleifer和Vishny,1997)。另一方面,投资者可能会感觉到相信他们的利益通过大量的股权持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尤其是在一些国家没有运作良好的投资者保护法和有效的执法(La Porta等,1999)。公司治理问题在中国尤为突出,特别是在中国20世纪70年代,因为公司治理体系的发展被认为是一个国有企业改组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经济改革之前,中国人工业主要由国有制主导,国有企业是主要经济体贡献者。 国有企业的经理人员必须履行公司规定的生产计划政府而不是最大化投资回报的唯一投资者 - 州。 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是广义政府的一个组成部分框架。 当时,国有企业的特点是生产率和效率低下,高输入和低输出。
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以来,为了改善整体财务状况,进行了许多试验国有企业绩效与工作效率:利润留成,利润承包与税收利润(Liew,1997)。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最终加速了这一趋势在中国发展公司治理。另外,引进一套法律为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了法律基础,包括国有企业法,公司法,和“证券法”。这些法律要求公司组建三家法定公司理事机构:股东董事会和监事会。股东每年至少在年会上举行一次特别会议股东大会就公司的发展战略,投资计划进行投票和其他重要问题。董事会的主要职责是最大限度地减少所有权分离和决策控制所产生的成本。现代公司(Fama and Jensen,1983)。董事会的主要职能监事应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确保其履行他们的责任。在2001年和2004年,当局发布了“企业守则”
中国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治理公司治理“。这两个代码增加了企业的许多功能在世界上一些主要经济体中存在的治理。自中国以来成为世界经济中的关键成员之一,有一个更深层次的重要了解中国目前的公司治理体系和公司有关中国市场的治理研究。这个过程中缺乏什么是拥抱独特的社会/实践/经济的理论框架中国的环境。
3中国公司治理研究
近年来,关于公司治理文献的激增到中国。 有两个主流。 第一个可以被定义为描述实践
推荐形式和最佳实践的规定性测试,例子包括Hovey诺顿(2007)和国际金融公司(2005)。 第二个代表更主流的学术研究探索公司治理的演变,特别关注公司治理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 文献范围从传统的定量(Hovey等人,2003; Firth等人,2006; Dahya等人,2003; Xu和Wang1999)和主要涉及调查和访谈的定性研究Young,2001; 托宾,2005年)。
3.1内部治理
3.1.1 董事会
有关董事会的问题已有详细记录。主要责任董事会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减少所有权分离所产生的成本现代公司的决策控制(Fama and Jensen,1983)。董事会董事获得内部控制和其他决策权公司的股东。董事会的主要职责是聘请,解雇,监督和补偿管理,并确保股东的财富
最大化。传统上,全球范围内的公司董事会研究主要集中在董事会规模之间的关系(Yermack,1996; Bhagat和Black,2002),管理层补偿(Core等人,1999; Martin和Thomas,2005),董事会组成(Rosenstein和Wyatt,1990; Bhagat和Black,2002),CEO和主席的分离(Bhagat和Black,2002; Dahya等,2002)以及公司业绩和其他战略决策,比如CEO变更和收购活动。 Hermalin和Weisbach(2003)在这方面提供全面的评论实证研究的结果可以总结如下:(1)具有更多的董事会外部董事与高级公司估值没有关系,但与之相关更好的决策制定,比如CEO任命,高管薪酬和首席执行官周转; (2)对董事会规模之间的关系没有确定的答案首席执行官和主席的分离以及公司业绩。最近,更多的关注支付了董事会规模和结构的演变和决定因素(Lehn,et al。,2003;林克等人,2008年),忙碌的董事会(Fich和Shivdasani,2006年)和董事会联锁(拉克尔等,2005)在公司治理文献。
谈到中国研究,梁和李(1999)表示,外部董事是与中国投资回报率高有正相关,同时也是中国的二元性标题和董事会规模对企业绩效没有解释力。最近,陈等人。 (2006)发现,当外部董事比例较高时,他们的比例较低很可能会进行欺诈,这与国际文献是一致的。陈等人。(2006)也认为,CEO和主席的结合往往会导致更高的情况的欺诈行为。对这一发现的合理解释是,拥有更多权力的经理人是可能会滥用职位并参与欺诈活动。但是,基于他们的研究结果Li和Naughton(2007)认为,董事会规模和董事会组成都是如此不影响公司业绩。一个可能的解释可能来自发布近年来中国股市的新政策和新规则。新的政策细节该规定涵盖所有上市公司的董事会独立性。随着引入要求更大的电路板独立性,电路板尺寸通常增加为a后果。因此这些董事会变数不再可以与投资者区分开来。或者,理论上的解释可能是因素是内生的因此不具有解释性潜力(Harris和Raviv,2004; Hermalin和Weisbach,2003)。 Clarke(2006)也质疑外部董事的效率中国因为结构不清和功能不明确。中国另一个有趣的董事会议题是监事会的角色。中文上市公司采用两级董事会结构,董事会和监事会板。肖等人。 (2004)和Dahya等人(2003年)质疑的有用性并建议进一步完善监事会独立性和功能执行。克拉克(2006)还表示,董事会的监事不能简单地在中国公司中发挥监督作用因为监事会对监督日常业务没有显着的权力操作并任命高级管理人员。
3.1.2所有权和控制权:国家和机构所有权
所有权结构与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一直很好记录。最近,大部分研究都集中在大股东的行为上。Holderness(2003)报道说,内部人士控制了大约20%的人美国上市公司的所有权。拉波塔等人。 (1998)也认为所有权主要集中在发展中经济体。 Claessens等人(2000)发现超过三分之二的公司是由单一股东控制的,管理与所有权的分离很少,家族控制的公司也是如此在东亚国家非常普遍。 Faccio等人。 (2001)报告称,东亚导致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严重冲突和公司业绩不佳。然而,安德森和雷布(2003)认为,家族企业表现好于家族企业在管理良好和透明的市场中,因为家庭所有权可以减少代理问题。丹尼斯和麦康奈尔(2003年)得出结论集中的所有权往往对公司价值产生积极的影响,在这一大块区块中股东可以监控和控制公司的日常业务活动以尽量减少代理成本。 Holderness(2003)也证实了区块所有权可以由其驱动控制的好处,例如决定权和个人特权。在中国,大股东可能是机构和国家而非个人和大多数上市公司都是国家控制的(Claessens和Fan,2002)。先前的研究调查了国家所有权之间的关系以及在中国公司的表现,并发现公司会计绩效是负面的与直接的国家所有权水平有关(Xu and Wang,1999; Qi et al.20
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资料编号:[24380],资料为PDF文档或Word文档,PDF文档可免费转换为Word
以上是毕业论文外文翻译,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