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性建筑室内空间中隐喻表达的概述外文翻译资料

 2023-02-09 14:10:51

纪念性建筑室内空间中隐喻表达的概述

王玺文

1 相关概念解析

“纪念”源于人类的原始欲望之一,带有强烈的思想情感特征。同时,“纪念”又外化为一种实践活动,人们通过举办仪式、创造建筑或构筑物等方式来进行纪念活动,利用它们将无形的思想情感转化为可识别的形象事物。

1.1 纪念

“纪念”从词源上讲,最初来自于“记忆”。“记忆行为”是人类的生物本能,是人类对其经历过的客观事物的识记或经验而形成的主体对事物的认知。人类的“记忆能力”使主体对事物的认识从陌生走向熟悉,又是使事物之间存在可识别性及相互关联的基础。

“回忆”即人类依赖于识别性的主观能动反映,是一个从大脑记忆库中提取信息的过程。同时,人类的回忆活动还具有能动性,这里的“能动性”即是指主体自主地亦或受到外界环境刺激下,将曾经历过的景象、事物通过相互联系的可识别性,由此联想到彼。同时,相似的感受和心理状态也会成为其相互关联的媒介,正所谓“触景生情”,情感是此类心理活动的直接因素,外界的形象、事物则充当一种激发记忆的媒介。所以,“回忆”不仅是将记忆中可识别、关联的某些事物作为反应的终结,它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同时还伴随着情感触动。

《辞海》中将“纪”字解释为“纪,别丝也”,这里的“纪”通“记”,含“记载”之意。而“念”则显而易见的含有“怀念,思念”的寓意。可见,“纪”与“念”两者都蕴含着对某些人、事、物,不愿忘怀的共性。然而,它们在关系上又存在着进阶性,即利用“纪”的方式,达到“念”的效果,前者为后者在情感与行动上提供了准备,后者进而完成前者所要达到的效果及反应。从对“记忆”与“回忆”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从一定程度上讲,“纪念”的概念是产生于“记忆”与“回忆”两者基础之上的,它在生物的本能性上没有脱离“记忆”的铺垫,在作用机制上也继承了“回忆”具有的主观能动性。纪念的过程即利用“纪” 的方式保存记忆,又以“记载之物”引发审美主体“念”的心理活动进而激起某些特殊的回忆。由此,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将“纪念”的概念解释为“利用事物和行动对某些特殊的人或事表示怀念”。

1.2情感

“情感”贯穿于纪念性建筑室内空间的整体设计脉络,任何表现形式无不意在激起观者特定的情感。《辞海》中将“情感”的概念解释为“人的喜、怒、哀、乐等心理表现,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是一种主观体验,也可以说是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1]]。《心理学大辞典》中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2]]。

人类的情感活动可分为两个不同的层次,即“高层情感”与“低层情感”,“低层情感”主要包括感受性情感与知悟性情感,这两种情感是人类生理功能的反映,是其接触于客观事物的感应,常常表现为“情绪”。而“高层情感”分为三种:理智情感、道德情感及审美情感。理智情感是指可影响主体思考的情感;道德情感是指维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情感;审美情感则是指审美活动中对审美对象的一种主观态度。由此可见,由情绪表现而形成的低层情感更加强调“个体基本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而高层情感更注重于“社会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纪念性建筑室内空间则意在引发观者由低层情感过渡到带有社会需求欲望性质的高层情感。人类的“情感”的物化是创造纪念性建筑的主要目的,也正是由于融入了情感, 才能使得纪念性建筑室内空间耐人寻味、令人感动。

1.3纪念性建筑室内空间

纪念性建筑室内空间即以纪念性建筑为依托,利用其“内部空间语言”(材料及灯光的运用、场景的编排、空间的组织等方式)为传播纽带,形成一种沟通纪念情感、思想的桥梁。现代主义建筑大师柯布西耶认为“纪念性建筑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它们的“表情”唤起或保持人们的思念,回忆和敬仰的心境。”从对“纪念”及“情感”的概念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纪念性建筑室内空间之所以区别于其它展陈空间的根本原因在于:纪念性室内建筑空间必须能够容纳人们的纪念行为,满足人们纪念情感的需要。而一般的展览空间更多的将功能集中于展示物品,引导人们关注的是展品本身,不具备相应的纪念情感特征。

1.4隐喻

对于“隐喻”的研究最初来源于“修辞学”。亚里士多德在《诗学》和《修辞学》中提出“隐喻即是将彼事物的名称用于此事物”,他的观点被后人称为“对比论”[[3]]。也就是说,须在两个事物对比的基础之上建立隐喻关系,两个事物间要兼具“相似性”与“相异性”。就隐喻的“相似性”与“相异性”的问题,亚氏指出“隐喻须从具有关联性的事物中提取,但其关联性又不可过于显著”。最后,亚里士多德将隐喻的本质总结为-种借代关系,将兼具“相似性”与“相异性”的事物进行类比或推理,借此代彼。继亚里士多德提出的隐喻的“对比论”后,古罗马修辞学家昆提良又提出了隐喻的“替代论”观点。“替代论”实质上是对“借用观”的一种归纳总结,即“隐喻是用一个词替代另一个词的修辞现象”。但是,替代论的着眼点强调的是隐喻的构成方式,即“源域”与“目标域”的替代性,而对比论则侧重于隐喻的构成基础。然而,这两种理论的共同点则都是以同一个假设基础为前提的,即隐喻事物间的“相似性”。

亚里士多德的“对比论”及昆提良的“替代论”观点共同构成了后世对隐喻认知理论研究的基础。1936 年,英国修辞学家理查兹提出了隐喻的“互动论”观点,打破了隐喻研究停留在修辞格层的局面,实现了向“隐喻认知”层面的过渡。同时,他的观点还进一步完善了传统修辞学对隐喻概念的诠释,将隐喻中的两种相互作用的思想指称为“本体”和“喻体”,两者间的相似性称为“喻底',隐喻则是指本体和喻体相互作用而构成的特殊语言现象。他指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它是人的思想和行为的派生物,人的思维是通过比较而进行的语言交流方式,隐喻即是由此而来”。而后,布莱克将“互动论”进行了强化完善,他提出“隐喻的本体和喻体是两个相关常识的系统,喻体的某些特征或结构被投射在本体上, 本体的原有特征被选择,掩盖或凸显,结果使本体和喻体在隐喻的使用者或理解者看来具有相似的特征或结构,体现出了“隐喻的认知及表达功能”。

20世纪以后,对于隐喻的认知和表达功能的理论日趋完善,莱可福和约翰逊的“映射论”提出隐喻的认知观,即一种思想、行为方式,隐喻是以人类的经验为基础的,通过源域和目标域的互动、映射而实现,隐喻的动因是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结构”。而福可尼耶和特纳的“概念合成论”又提出了隐喻认知过程中的“即时性”,即“隐喻是从一个熟悉且易理解的源域映射到一个较为陌生和较难理解的目标域,其心理基础则是抽象的意向图式(人脑对生活中的各种经验进行过滤、加工、整合、归纳的过程和结果)”。

我们则可以将纪念性建筑室内空间作为媒介形成与观者沟通的桥梁,通过创造这种具有

“相似性”的感知信息唤醒观者的经验结构,使观者在感知空间语言的过程中理解隐喻内涵。

1.5隐喻表达

从纪念性建筑室内空间与隐喻的概念角度出发,我们不难定义纪念性建筑室内空间中隐喻表达的概念——即以“隐喻”为法,利用纪念性建筑室内空间为媒介去表达某种思想或情感,以满足人们纪念行为的需要。

隐喻表达方法在纪念性建筑室内空间环境设计中的应用基础建立在两者具有的“异质同构”关系上。道格拉斯郝夫斯台特在《GEB: 一条永恒的金带》中,揭示了看似相隔的数学逻辑、绘画、语言等不同领域中的惊人一致性,其理论基础之一就是它们之间存在的“异质同构”关系,即“外部事物的存在形式、人的视知觉组织活动、人的情感以及视觉艺术形式之间,有一种对应关系,一旦这几种不同领域的“力”的作用模式达到结构上的一致时,就有可能激起审美经验”[[4]],而审美经验也属于人类经验结构的组成部分。这一发现为“隐喻”理论研究成果应用于室内空间设计中提供了可能。

室内空间环境本身并不具备任何特定含义,而当我们需要将其赋予某些特定意义的时候, 就必须借助一些手段及方法,或直接或间接的将内涵融入到室内空间环境的设计中。针对于 纪念性建筑室内空间而言,由于其独特的纪念性特征,就内在的要求其必须具有某些特定的 内涵。而“隐喻”作为可以调动人们思想、情感、体验意义的一种手段,使人们通过在不似 中寻找相似的直觉感悟过程中,以及接受提示并对经验结构的回忆中,理解、体会这些特定 的含义。

1.6隐喻认知

隐喻认知的概念从其语言学层面而论是指“在语言交流过程中,当主体接受语言信息后, 从喻体联想到本体的心理过程”。纪念性室内空间中的隐喻认知则与日常语言交流中的隐喻认知心理过程有着极强的相似之处。不同的是,观者需要通过感知纪念性建筑室内空间中的隐喻信息并与主体的经验结构相关联,产生联想,从而认知理解隐喻内涵。[[5]]

参考文献

  1. 孙红玖.情感的力量[M].时代生活图书编辑部编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10)41,7,7
  2. 林崇德.心理大学辞典[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3. 胡胜高.谭文芬.西方隐喻研究理论概述[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0
  4. 道格拉斯·郝夫斯台特,GEB:一条永恒的金带[M].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

[5]关人杰.隐喻的文化研究[D].黑龙江大学硕士论文.2007

A survey of metaphorical expression in indoor space of memorial architecture

Wang Xiwen

1 analysis of related concepts

“Memorial” originated from one of the primitive human desires, with a strong ideological and emotional characteristics. At the same time, “Memorial” has been externalized as a kind of practical activity. People carry out memorial activities by means of holding ceremonies, creating buildings or structures, and use them to transform invisible thoughts and feelings into recognizable images.

1.1commemoration

“memorial” etymologically speaking, originally comes from “memory” . “memory behavior” is the biological instinct of human beings, and it is the subjectrsquo;s cognition of things formed by humanrsquo;s memory or experience of the objective things he has experienced. The “memory ability” of human beings makes the subject understand things from strangeness to familiarity, and it is the basis for the existence of identifiability and correlation between things.

“memory” is the subjective and active reflection of human beings depending on recognition, which is a process of extracting information from the memory bank of the brain. At the same time, the activity of human memory also has the activity, in this case, the activity refers to the identifiability of the scene or thing that has been experienced by the subject independently or under the stimulation of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which leads me to him. At the same time,similar feelings and mental states will also become the media of their interrelation. As the so-called “touching the scene and creating feelings” , emotion is the direct factor of such mental activities, while the external images and things act as a medium to stimulate memory. There

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资料编号:[258972],资料为PDF文档或Word文档,PDF文档可免费转换为Word

原文和译文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30元 才能查看原文和译文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外文翻译,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