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还是成长:汉语国际学习者教材中的意识形态与国家认同外文翻译资料

 2022-01-30 20:55:19

Learning or becoming: Ideology and national identity in textbooks for international learners of Chinese

Danping Wang 1

Abstract: Textbooks in foreign-language education are by their nature ideological, representing the dominant culture and values. This study attempts to critically examine the discourse in language textbooks, specifically those used for Chinese as a foreign-language education in Mainland China, in order to reveal the national identity embedded in them. Drawing on a corpus-based analysis, this study found the frequency of referring to “nation” in relation to China far exceeded that of other countries, indicating that aspects of Chinese national identity may be emphasized and foregrounded. Furthermore, content analysis revealed five major aspects of national identity in the textbook, forming part of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knowledge that only native speakers could be expected to have. The study finds that current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textbooks contain a large part of the learning content involves topics pertaining to Chinese moral and civic education, which may not be of the interests for international language learners. The study ends by suggesting offering open discourse to enable a higher level of classroom participation of international learners, and to develop an intercultural understanding of cultural content in the curriculum.

Subjects: Chinese; Curriculum Studies; Language Teaching amp; Learning

Keywords: ideology; national identity; culture; textbooks; Chinese

1. Introduction

Textbooks are de facto curricula (McGrath, 2002), which implicitly or explicitly represent certain specific reasoning about what education is. Learning a language involves learning different aspects of cultural values over certain sociolinguistic, cultural and ideological dimensions. Curdt-Christiansen and Weninger (2015) provided a thorough review of textbook analysis studies, revealing the nature of foreign-language textbooks as sociocultural materials, institutionally sanctioned and ideologically embedded, presenting texts a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politics of identity. Due to the ideology-driven view of language, a large body of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textbooks are never a neutral vehicle in forming and transforming knowledge, but are capable of inflecting realities which serve the interests of particular groups and shape learnersrsquo; understanding of social reality (Hodge amp; Kress,1993). Numerous studies have been done with EFL textbooks to highlight the ideological nature of language education for international readers (Yuen, 2011 in Hong Kong; Xiong amp; Qian, 2012 in Mainland China; Yamanaka, 2006 in Japan; Lee, 2009 in Korea). Despite a few studies focused on Chinese textbooks (Curdt-Christiansen, 2008; Hong amp; He, 2015; Liu, 2005), there has been scant attention paid to the rising importance of international Chinese-language education.

Textbooks for international readers study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CFL) have proliferated

over the last three decades. Statistically, compared with the total sum of 146 CFL textbooks pub-

lished in Mainland China between 1950 and 1985, the textbook market has recorded an astonish-

ingly high figure of over 400 new titles between 1988 and 1999 (Li, 2002). Yet, the peak years of

publication for Chinese textbooks did not come until the beginning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Hu,2007). Studies found that teachers and educators in Mainland China were satisfied with the myriad of choices but were disappointed by the identical learning content and cultural representations, in additional to the dearth of popular culture attractions for young learners (Wang, 2000, 2005). Li(2002) also argued that the current Chinese textbook market is short of fine and innovative works,criticizing the oversupply of highly similar content that represented a centralized and authoritarian curriculum. Furthermore, Zhu (2004) pointed out that Chinese L2 textbooks were still under the influence of Chinese L1 teaching, focusing on linguistic knowledge, cultural elements and ideological orientations that are specifically relevant to native Chinese citizens rather than international learners.

One of the most serious critiques relates to the ideological content in CFL teaching which is con-

veyed through textbooks. Based on his own experience, McDonald (2011) found that Chinese as a foreign-language teaching in China exhibits a contemporary model of great power with the goal of constructing a Sinophone identity (p. 2). Drawing on the notion of cultural soft power (Nye, 2004), Lo Bianco (2014) noted that language-based “nationing” has been “exercised beyond the political borders of existing citizens through the attraction of cultural activities and language education”. A number of studies have delved into Chinarsquo;s cultural diplomacy through Confucius Institute projects that aim at manifesting a new and positive image of the country (Gil, 2008; Paradise, 2009; Starr, 2009; Wang amp; Adamson, 2014). While language teachers act as bona fide cultural ambassadors,language textbooks are model representatives of behavioural norms and cultural values. As a core instrument of linguistic instruction and cultural representations, textbooks are on the frontline of introducing Chinarsquo;s language, culture and society to international learners from the rest of the world. What will international learners of Chinese learn about China through studying the Chinese language? This study sought to shed light on this question.

The structure of the paper is as follows. It will begin with a brief discussion of the ideological nature of foreign-language textbooks and inform readers about changing Chinese identity in China.

Following this, it will introduce the data sources of this study, and the approaches and procedures used to analyse the data. Finally, pedagogical suggestions will be given to impro

全文共53282字,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学习还是成长:汉语国际学习者教材中的意识形态与

国家认同

丹平王

摘要:外语教材在本质上是意识形态的,代表着主流文化和价值观。本研究试图批判性地审视语文教科书中的语篇,尤其是中国大陆的对外汉语教育教科书中的语篇,以揭示其中蕴含的民族认同。基于语料库的分析,本研究发现,与中国相关的“民族”提及的频率远远超过其他国家,这表明中国民族认同的某些方面可能会得到强调和强调。此外,内容分析揭示了教材中民族认同的五个主要方面,构成了只有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才能具备的社会文化知识的一部分。研究发现,目前的汉语作为一门外语教材,其大部分学习内容涉及到与中国道德和公民教育相关的话题,这可能不符合国际语言学习者的兴趣。研究的最后建议,提供开放的话语,使国际学习者能够在更高水平的课堂参与,并发展对课程中的文化内容的跨文化理解。

主题:中国;课程研究;语言教学

关键词:意识形态;国家认同;文化;教科书;中国

1. 介绍

教科书是事实上的课程(McGrath, 2002),它或隐或显地代表了关于教育是什么的特定推理。学习一门语言需要学习不同方面的文化价值观在一定的社会语言学,文化和意识形态维度。curt - christiansen和Weninger(2015)对教科书分析研究进行了全面的回顾,揭示了外语教科书作为社会文化材料的本质,在制度上得到认可,并嵌入意识形态,呈现出与身份政治密切相关的文本。由于受意识形态驱使的语言,大量的研究表明,教科书从来都不是一个中立的车辆在形成和转化知识,但能够反映现实,服务于特定的利益团体和形状学习者对社会现实的理解(霍奇amp;克雷斯,1993)。为了突出国际读者对语言教育的意识形态本质,人们对英语教材进行了大量的研究(Yuen, 2011, in Hong Kong;熊倩,2012,中国大陆;Yamanaka, 2006年在日本;李,2009年,韩国)。尽管对语文教材的研究不多(Curdt-Christiansen, 2008;何红,2015;(刘,2005),国际汉语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面向国际读者的对外汉语(CFL)教材激增

在过去的三十年里。统计中,我们比较了146本CFL教材的总发布量

教科书市场于1950年至1985年在中国大陆建立,其记录令人震惊

1988年至1999年间,超过400本新书的销量达到了惊人的水平(李,2002)。然而,高峰年

中国教科书的出版直到21世纪初才出现(Hu,2007)。研究发现,中国大陆的教师和教育者对无数的选择感到满意,但对相同的学习内容和文化表征感到失望,此外,缺乏对年轻学习者有吸引力的流行文化(王,2000,2005)。Li(2002)还认为,目前的中国教科书市场缺乏优秀的和创新的作品,批评高度相似的内容供过于求,这代表了一种集权和专制的课程。此外,朱(2004)指出,中国的二语教材仍然受到汉语母语教学的影响,侧重于与中国本土公民而非国际学习者相关的语言知识、文化元素和意识形态取向。

其中最严重的批评之一涉及到对外汉语教学的思想内容,即交际

一通过教科书。基于自己的经验,麦当劳(2011)发现,汉语作为外语教学在中国展览的当代模型强国的目标构建Sinophone身份(2页)。利用文化软实力的概念(奈,2004),Lo比安科(2014)指出,基于语言“国家”“行使超越现有的公民的政治边界通过文化活动和语言教育的吸引力”。许多研究通过孔子学院的项目深入研究了中国的文化外交,旨在展现一个新的和积极的国家形象(吉尔,2008;天堂,2009;斯塔尔,2009;Wang amp; Adamson, 2014)。语文教师是真正的文化大使,语文教材则是行为规范和文化价值观的模范代表。教材作为语言教学和文化表征的核心工具,在向国际学习者介绍中国语言、文化和社会的前沿阵地。国际汉语学习者通过学习汉语,对中国有哪些了解?这项研究试图阐明这个问题。

本文的结构如下。它将首先简要讨论外语教科书的意识形态性质,并告知读者在中国改变中国人的身份。在此之后,将介绍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以及用于分析数据的方法和程序。最后,提出了改进外语教学教材设计和课程开发的教学建议。

1.1 语文教科书作为意识形态话语

伍拉德(1992,1998)将意识形态定义为主导或从属的“为获取或维持权力而斗争的思想、话语或象征实践”(p. 7)。这些国家成为霸权,而其他国家则留在后台,甚至根本没有被包括在内。

在外语课堂上,认真学习课文的选择从来都不是中立的。费尔克劳(1992)指出,文本具有一种意识形态目的,即为社会和自然世界命名或措词,为特定目的和某些特权群体的利益而塑造它们(第185 - 190页)。知识的建构和传播作为一种社会实践形式,与特定的历史和社会文化语境相联系,是产生或争夺现有社会关系、服务于不同利益的手段(Liu, 2008, p. 59)。外语教材将文本和多模态资源作为其关注的语言和文化的样本,提供对意识形态、价值观和信仰的洞察。没有实际的文化体验,教科书使用者可能会认为语言内容所提供的信息适用于目标文化整体(Yuen, 2011)。虽然学生可以在课堂之外有其他途径了解中国,但教科书在课堂上呈现给他们的内容大体上仍是官方的知识来源。最重要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目标语言技能往往是建立在他们阅读和学习课本的基础上的。

Bakhtin(1981)指出,成为熟练的语言使用者需要一个意识形态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外语学习者实际上是通过学习意识形态内嵌的话语、学习说话、像母语人士一样思考和行动。Apple(1999)也认为,集中式教科书具有身份塑造话语,因为它们体现了主流文化知识的官方版本和社会世界的特定建构。因此,官方选择和合法化的语言教材是为了使其他国家的外语学习者社会化。通过对文本的学习,国际学习者学会了如何识别和代表一个特定国家身份的各个方面。

为了探索CFL教材中意识形态是如何被建构出来的,洪和何(2015)审查了三套孔子官方认可的汉语教材。

国际汉语学习者协会总部。本研究通过语料库辅助的定性分析和内容分析,发现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被边缘化。此外,CFL的教材非常注重介绍中国,而中国以外的民族却没有得到足够的代表。国际文化的狭隘表现表明对多元文化意识和跨文化教育缺乏重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意识形态内容主要是为了强化以身份归属为重点的集中式课程。

刘(2005)回顾了中国大陆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套中文教材,这套教材被中国大陆小学一年级至六年级的小学生广泛使用。本研究通过批评性话语分析发现,教材中建构的话语是一个封闭的系统,服务于社会控制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而不是为了培养中国本土儿童的语言和读写能力。

Curdt-Christiansen(2008)仔细研究了中国内地侨务办公室为加拿大幼儿园至五年级汉语传统学习者出版的一套汉语教材。研究发现,中国传统的道德和文化价值观渗透了这些教科书中的故事和文本在华人散居社区中流传,并受到一些人的高度赞扬。

教科书中的社会态度与加拿大主流社会的道德伦理标准相冲突。

语言教科书中意识形态话语的探索采用了不同的方法(Weninger amp; Kiss, 2015)。人们做了许多研究来计算文本中引用的频率。他们特别注意名词,因为文本生产者可以使用一系列选项来代表文本中的利益和权力关系(Fairclough, 1992)。正如Stubbs(1996)所述,固定表达编码文化信息,“反复出现的短语在语言和意识形态研究中至关重要”(第159页)。例如,Yamanakarsquo;s(2006)通过计算引用频率发现,日本小学生的英语课本中更能体现主要英语国家的名词民族。Hong and He(2015)也采用了类似的方法来论证CFL教材中虚拟人物的不平衡表征。本研究也将采用这一方法来分析教科书中民族的代表性。

1.2 外语教育与民族认同

Smith(1991)将国家定义为“共享历史领土、共同神话和历史记忆、大众、公共文化、共同经济和所有成员的共同法律权利和义务的一个有名称的人口”(第14页)。因此,国家认同是指与一个国家积极的、主观的重要情感纽带(Tajfel amp; Turner, 1986)。简言之,国家认同被理解为个体认同国家过程中的现状(Blank amp; Schmidt,2003)。多年来,在人的一生中,民族认同话语不断地被维护、解构、重构,以文本呈现、符号化、剧场化的表现形式,以及对象和材料的形式(Sautman, 1997, p. 25)。对于原住民来说,民族认同的建构建立在对共同历史的强调之上,而历史总是与记忆和记忆有关。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国家作为一个想象共同体和心理建构的概念在社会理论家和分析人士中变得越来越有影响力(Wodak, De Cilla,Reigsl, amp; Liebhart, 2009)。特别是,安德森(1991)认为,现代民族国家围绕这些语言构思想象社区”,因为即使是最小的成员国家永远不会知道他们的同族之,满足他们,甚至听到,但在每个生命的思想交流”的形象(p。6)。霍尔(1996)指出,“一个民族文化是建构意义的话语,一种影响我们的行为和自己(p。613)”的概念。同样,Wiley(2004)强调需要研究特定社会空间中民族意义的建构,这将有助于我们将民族理解为一种特定的逻辑(p. 91)。尤其是Apple(1999)指出,教科书既合法,又传递着主导的文化价值观和信仰,这些价值观和信仰服务于国家身份形成的目的,同时故意忽略或排斥他人。在中国境外出版的CFL教材也受到了攻击,受到了来自中国高校的教材作者、教师和学者的挑战。

其中一个事件对于理解学习的意识形态冲突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中国和美国生产的材料。齐(2000)批判了中级文本书《中国之旅》(Chou, Chao, amp; Gao, 2012)被普林斯顿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联合举办的暑期项目“普林斯顿在北京”(Princeton in Beijing, PiB)所使用,理由是该书“妖魔化中国和中国人民”,严重渗透了美国的意识形态到汉语教学中。研究发现,在国际计划生育项目的中文学习材料中,涉及民主政府、人权、言论自由、计划生育、台湾独立和西藏等敏感的政治问题。尽管这本“敏感”教材的作者在序言中写道:“如果我们有时具有挑衅性,那是因为我们认为这是一种吸引语言学生的有效方式。”我们不打算让这本教科书传播任何意识形态或政治哲学”(第十三页),齐骥强烈建议中国政府在允许海外教科书在中国使用之前,对其进行审查。显然,PiB教科书强调,他们对文本选择的首要考虑是教学,而不是意识形态。然而,PiB计划协调员周志平教授被迫接受对教科书进行广泛修订作为回应。他后来在接受《纽约时报》(2000年)采访时透露,“(中国的)大学当局反对(教科书中的)文章或相关讨论问题,认为它们具有政治敏感性,否则只会让中国看起来很糟糕”。同样在《中国之旅》的序言中,来自美国的作者对CFL在中国出版的教科书中灌输中国人身份和民族主义的问题提出了质疑。他们指出:

现有的汉语学习材料都是以介绍中国为基础的,但他们所介绍的都是从中国人的角度来介绍中国的,因此很难避免一定程度的民族主义。当他们介绍中国时,他们歌颂国家的伟大,中华民族的强大和繁荣。(周等,2012,p。xi)

围绕教科书的一个小事件可能引发州级意识形态冲突。国家认同(Martin amp; Wodak, 2003;冯·迪克,1997)。因此,重要的是要了解通过教科书向国际学习者展示了国家认同的哪些方面。为此,本文将以中国近代史为背景,丰富数据分析。然而,由于国家认同是一个复杂而动态的概念,本研究并不打算概括所讨论的国家的面孔和形象。

Pavlenko(2003)利用多种数据分析方法对其进行了比较研究

二战后的美国、二战后的苏联和后共产主义东欧,政府及其文化精英在语言教育中构建并传播的国家认同。帕夫连科(2003)在考察民族认同和外语教育话语时发现,政策话语最重要的特征是爱国主义,在国家建设的关键时期,外语教学通过爱国主义与特定的民族认同形象相联系。她强调了关于外语教育政策和实践的决定与国家认同建设之间的联系的重要性。换句话说,对于本研究而言,分析意识形态话语,并确定教科书作者打算呈现给国际读者的故事选择与国家认同部分之间的关联性是至关重要的。此外,在分析教科书中的身份政治时,也进行了许多内容分析的研究(Curdt-Christiansen, 2008;李,2009;刘,2005年,2008年)。Krippendorff(1980)已经指出,内容分析是一种可靠的“从数据到上下文进行可复制和有效推断的技术”(第21页)。史密斯(1991)提出了国家认同的五个基本方面的框架(第14页):(1)共同家园;(2)常见的神话;(3)共同的文化;(四)共同的法律权利和义务;(5)常见的经济。van Dijk(1995)提出了“自我同一性描述”的概念(第147页)作为分析意识形态话语的框架,考虑诸如“我们是谁”、“我们拥有什么”、“我们的传统是什么”、“我们以什么为荣”、“我们有信心做什么”等问题。他指出,意识形态话语通常是面向少数几个主题的语义话语。这一自我认同描述模型可以与斯密的国家认同概念相结合,为研究提供分析框架。

1.3 现代中国民族认同的变迁

社会历史语境是意识形态话语分析的基础。一般来说,有三个关键的历史时期,定义了中国民族国家身份的变化。自20世纪初以来,民族认同一直是主导文化政治的一种持续的话语。中国的民族认同与反抗殖民的艰苦斗争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现代中国人身份的诞生和最初发展与外国思想的流入和外国势力的入侵是平行的(Liu, 2008, p. 57)。因此,民族作为中华民族生存的主导身份得到了最强烈的强调,发挥了动员人民反对外国帝国主义、统一中国的作用(郑,1999,p. 67)。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中国民族认同话语被共产党政府强行重

全文共15270字,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资料编号:[177],资料为PDF文档或Word文档,PDF文档可免费转换为Word

原文和译文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30元 才能查看原文和译文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外文翻译,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