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退税对出口业绩的影响:中国对美国的纺织品出口外文翻译资料

 2022-03-11 22:26:00

英语原文共 11 页,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出口退税对出口业绩的影响:中国对美国的纺织品出口

包群、杰克侯、李坤王、王小松

本文对我国提高纺织品出口退税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价。运用不同的差异技术,采用统一的六位数数据,发现退税政策促进了纺织品出口到美国的增长。大约6%至25%的增长可以归因于这一政策。不同的差异技术在评估此类政策时似乎是有用的,并且这促进了衡量政策影响的研究。出口退税政策的有效性应该被作为政策制定者们在经济低迷时期面临出口下滑制定标准贸易政策时研究的一个课题。

1:概述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崩溃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重创了世界上每一个经济体,中国也不例外,其中出口导向型行业受到的冲击最大。2008年7月至2009年5月期间,中国政府将出口退税率提高了7倍。税收政策设计之初就是为了缓解出口型工业的压力,帮助企业生存和防止失业。

出口退税是国际惯例,符合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规定。然而,这一政策的有效性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研究。首先,影响出口的因素是复杂的,因此,很难确定影响出口的因素。第二,传统的分析方法(例如,标准回归)往往不能正确地评估此类政策的有效性。

我们采用了不同的方法来衡量政策的有效性,我们利用中国政府在其纺织品出口上实施的第一轮退税率调整中所提供的一项自然实验来提高分析的重点。我们还试图测量这一现象的影响,这可不仅仅是求知欲,如果政策是促进出口的有效手段,对许多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那些属于世贸组织的国家来说,这将是一项宝贵的贸易政策工具。

本文分为以下六个部分。第2节简要介绍了出口退税的理论和目的。第三节是文献综述。第4节做了一个理想假设。第5节概述了所使用的方法和数据集。第6节得出结论,总结全文。

2:出口货物退税政策

出口商品退税是国际通行的做法,符合世贸组织的规定。减免出口商品和服务的国内税,以避免双重征税,保持全球竞争力。免征或退税款主要为国内增值税和消费税。该政策是中国现行税收政策的一部分,是旨在鼓励出口的机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除国务院规定的外,出口产品增值税为零。这一豁免意味着,不仅从出口免税中产生的税收,各种税收的收集和生产过程也被退还给出口企业。同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除国务院另有规定外,出口消费税的纳税人免征消费税。这类出口退税/退税措施是在1985年建立的,但由于各种原因,自1994年以来已经进行了数次修订。

2008年下半年,当世界受到全球经济危机的冲击时,中国的出口遭受了灾难性的打击,尤其是在工业上享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如轻工业、消费电子和机械。根据中国海关的统计数据,2008年1月至4月,中国玩具出口同比下降13%。在同一时期,服装和配饰的出口下降了6.6%,而纺织品下降了15.2%。情况更严重的是电子产品,自动化的处理器下降了22.8%,电动引擎和发电机下降了30%。

近几十年来,中国出口的快速增长一直是中国整体经济表现的主要动力。外部需求的急剧下降不仅导致了中国出口的下降和经济增长的下降,更重要的是,它危及了中国的就业机会。许多出口型企业已经裁减了大量的劳动力;其他人被迫采取同样激烈的措施,比如减少工作时间和降低工资。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政府的政策旨在加强对出口行业的支持。其中,提高退税率是一个关键环节。

2008年7月,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有关出口退税调整的沟通纺织、服装、及相关商品(从今以后,通信),宣布增加退税的某些类别的纺织品和服装出口从11%至13%。这是在6%的基础上继续提高退税率。这些政策的频率、规模和范围是前所未有的,表明政府决心维持出口部门作为维持增长和就业的主要手段。

从理论上讲,出口退税是为了避免双重征税,以使出口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公平竞争。提高出口退税率意味着降低出口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提高全球竞争力。在实践中,这种政策的有效性很难确定,因为国际贸易的结果必须从一般均衡的角度来看,而这些政策本质上是部分的均衡。减少出口企业的成本,不仅不能提供积极的贸易利益,刺激经济增长,或改善就业;它们甚至可能不会导致出口增长。因此,对出口退税政策有效性的评估既具有理论意义,又具有现实意义。我们没有实现出口退税总效用的一般均衡分析的雄心;我们关注的是一个更加狭窄和直接的问题:出口退税率的提高是否能显著提高出口的增长率?在这样做的时候,我们试图衡量这种增长的幅度。

3:文献综述

贸易政策的研究是国家经济学,有几份调查论文是可用的。一般来说,任何贸易政策的实施都会对贸易量、贸易条件甚至贸易模式产生直接影响。此外,它通常还会间接影响工资率、就业和消费,并会间接影响到工资水平。在贸易政策中,出口退税与大多数其他贸易政策(如关税、配额和反倾销,其主要作用是作为是限制贸易的壁垒)是不同的,。相反,出口退税旨在促进贸易。出口退税的另一个不同的特点是,其影响往往难以识别,因为它们往往与其他因素有关因此,试图衡量出口退税有效性的研究很少。

Arize建立了一种长期均衡的出口需求方程,已成为确定出口贸易决定因素的标准计量经济学模型。朝等人运用该模型分析了出口退税的影响。他们利用1985年至1998年的数据发现,中国的出口政策能够刺激出口增长,使短期增长和长期增长成为可能。陈和黄 A从1985年开始使用协整分析评估中国出口退税政策的有效性。他们发现该政策是通过实际汇率产生贸易顺差,从而在增加出口增长率方面既有短期效应,也有长期效应。陈等人使用了斯皮尔曼等级相关测试,并发现了对中国出口增长退税的积极影响。

上述研究仅为出口退税规模与出口增长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初步证据。文献可以分为两类:一种依赖于回归分析,另一种采用非回归技术。在前者中,研究使用了国家或地方的综合出口数据来回归一组决定因素。发现出口退税率的大小对出口的规模有积极的影响。然而,出口的决定因素是极其复杂的。中国的出口退税是解释出口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它仍然很难确定中国的出口退税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事实上,这一因果关系可能正好相反,因为出口的增长导致了出口退税的增加。这种同时性将严重偏离基于回归分析的经验估计。此外,考虑到中国的出口退税始于1985年,基于年度数据的样本量非常小,这对回归估计的稳健性和一致性造成了额外的怀疑。

在一项非回归研究中,陈等人采用非参数相关分析,发现出口退税总额与出口规模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然而,相关性并不能确定因果关系。此外,中国对不同种类的商品有不同的退税率。如果没有分解,就很难说这种关联或因果关系存在于不同的类别中,或仅存在于某些类型/类别的产品中。很明显,现有的研究还不足以证实中国是否对出口增长产生了影响。需要其他的方法来评估这些政策的效果。

2008年下半年,为评价有效的出口产品提供了一项自然实验。我们使用的统计技术在经济学中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尽管它是公共政策评估的标准工具:差异。我们将这一技术应用到这个自然实验中来评估出口退税的有效性,如下所示。一个特定的策略被应用于一个目标群体,它形成了一个标准组,而那些不服从政策的组则是比较组。如果两组患者在标准前后都有相同的情况,我们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来评估标准组的具体政策效果

近年来,差异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贸易政策的有效性评估。帕韦尼克考察了智利贸易自由化政策对智利企业生产率的影响。他发现贸易自由将进口竞争公司的生产率提高了3% - 10%,相对于非贸易部门。特瑞福研究了美加自由贸易协定对两国企业生产率和就业的影响。他发现,在竞争激烈的行业中,就业率下降了12%,而劳动生产率则下降了15%。对美国而言,劳动生产率上升了14%。布朗和克鲁尼亚发现,在加入WTO之前,美国和欧盟的反倾销制裁对中国的贸易模式没有显著影响。唐伟分析了自由贸易承诺对几个转型经济体经济表现的影响。他们发现遵守世贸组织要求的国家增长率更高。

4:理论框架

几项研究对出口退税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在部分均衡模型中,刘和文发现出口退税可以增加国内生产,促进出口。此外,他们发现它提高了国外中间商的定价权。Chao等人运用一般均衡模型,论证出口退税政策可以刺激出口,扩大上下游产业的规模。陈等人分析了在国际市场框架下不断回归的问题。他们认为,如果企业不是竞争对手,那么出口退税率的提高将增加国内企业的最终产出,提高企业的利润水平。

从理论上讲,出口退税降低了出口企业的成本,提高了它们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优势,从而增加了这些公司的供应。当然,出口量也取决于出口需求(因此,受进口国家收入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但在一个行业内,这种需求条件是齐次的。例如,当外部需求下降时,一个行业内的所有商品(例如,纺织品和服装)都面临相同或至少非常相似的情况,因此受到同样的贸易抑制效应。

这一假设允许我们使用不同的方法来确定出口退税的直接影响,这是通过比较不同商品的不同的退税率来提高该商品的出口来实现的。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假设:在工业上,如果出口退税率提高,出口增长率将会更高。

这一假设的含义是,在初始条件下,行业内的退税率是统一的,但当以后调整时,某些商品的退税率提高,而其他商品的退税率不变时,这些商品的税率就会降低,从而导致出口增长率下降。

如果我们只考虑某一特定行业的单一出口市场(国家),如果我们只考虑短期效应(即消费者偏好保持不变),那么当每一种商品面临相同的出口需求时,这种假设就更加合理。

5:方法和数据

2008年7月,国务院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宣布,从2008年8月1日,出口退税税率的某些纺织和服装产品从11上调至13%。纺织和服装行业包括14个类别,列为50到63下协调系统(HS)两位数分类系统。退税率为56、60、61和62的货物都提高了退税率,而57和58类货物的退税率都没有提高。至于其他八类,每一类中有一些商品的退税率提高了,而其他的则没有。这一政策是对退税政策所提出的自然实验的分析。首先,政府作为应对全球经济危机的政策工具,启动了对退税率的调整,而不是直接与绩效挂钩。

在每个类别或商品中,这意味着政策行为是外生的,从而避免了任何内生性偏见。其次,提高税率只适用于某些类别(有时只适用于该类别内的某些商品),这使我们可以将其分为标准组和比较组。这对我们实施差异技术的能力至关重要。

如前所述,如果我们缩小重点,集中在一个出口市场上,假设就更合理了。从表1可以看出,美国是中国纺织工业的主要出口目的地之一。自2000年以来,中国对美国的纺织品出口一直至少占其全部纺织品出口的10%,2005年的比例为15.5%,2008年仍占13%。对于某些类别(类别57、61、62和63),对美国的出口占比更大。鉴于此,以中国纺织品出口到美国为基础,对中国的出口退税政策进行有效的评估,应具有代表性。

需要澄清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在2008年7月的通讯发布之后,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有三次调整。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观察到的效果是否就是一系列重叠的政策行动叠加的结果,因此无法确定沟通的影响。如前所述,通信为自然实验提供了平台。根据HS两位数的分类,有14类纺织产品,其中两类没有退税率变化,四类有全面增加,其余八类在提高的类别中对某些商品有回扣,其他类别保持不变。正是这种“混合”使我们能够孤立出口退税率上调的政策效应。

在2008年10月的调整中,所有商品的退税率都提高到了14%,无论它们是否在7月份上调。随后的两项调整分别提高到15%和16%,这两项调整也分别在董事会和产品之间进行。因此,在随后进行的三次调整中,没有一组可以相互比较的方法,而且它们对出口增长率的政策影响应该是不可微的。此外,订单/合同的配售与订单的填写(也就是在海关数据中出现)之间存在时间的滞后。因此,对出口的影响发生了延迟的变化。我们的看法是,在观察期内,出现了三次调整。我们认为对出口增长的影响来自于2008年7月的退税率增长。

从纺织品和服装办公室,我们获得了从中国进口的美国纺织品的月度数据。这些观察报告涵盖了2007年1月到2009年5月调整的原始HS十位数数据。我们将原始数据汇总成HS六位数数据。一般来说,HS六位数数据被视为产品级数据。

此外,对于高度分散的数据,有相当数量的异常值,聚合将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此问题。因此,计量经济学分析是以HS六位数数据为基础的。

然而,要运用差异无差异的方法来分析政策的影响,我们需要有配对的观察结果。根据我们的信念,在政策效力和完成订单所需的时间上都存在时间差,我们采取了以下策略。为了评估2008年8月生效的沟通效果,我们将2009年1月至5月的出口增长情况与2008年相应月份的增长率进行了比较,并将其与政策效果的差异进行对比。

换句话说,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间某一特定产品的出口增长率。伴随着出口政策的变化,dt值为1。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期间出口产品的增长是另一个观察结果,因为这是对政策的事前考虑,dtcarriesavalueof0。所提出的不可恢复的信息将会有一个值为1,而另一个则为0。因此,在2009年1月和2008年1月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实施不同的无差异分析来衡量提高出口退税政策的有效性。类似的计算可以在2月、3月、4月和5月进行,总共有5波配对计算。

基于HS六位数分类,在通信中有56个产品没有退税税率的增加;他们组成了比较组。另外742种产品的价格上涨被视为标准组。

表2显示了这两个组在5个月的平均出口增长率。对比2009年前5个月的出口价值与2007年同期(第1栏),我们发现除了4月份,所有的出口都呈现负增长。当我们将处理与比较组比较时,也会出现类似的模式。在某些月份(1月和4月),标准组的表现比对照组差。与2007年相比,2008年的前5个月,中国对美国的纺织品出口增长迅速(第4列),2月、4月和5月的增长率均超过20%。相比之下,2009年出口大幅下降,尤其是在出口萎缩约三分之一的情况下。这充分证明了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

不需要数据分析,我们就可以看到,如果我们使用简单的回归分析,政策虚拟人的系数将是负数,因为出口增长率在增长率之后急剧下降。这显然是由于其他因素(即

全文共7662字,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资料编号:[16679],资料为PDF文档或Word文档,PDF文档可免费转换为Word

原文和译文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30元 才能查看原文和译文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外文翻译,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