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原文共 5 页,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Al、Li浓度对制备名义成分为Li7La3Zr2O12的立方相石榴石型固体电解质的影响
【摘要】研究了Al、Li浓度对制备名义成分为Li7La3Zr2O12的立方相石榴石型固体电解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稳定立方相至少需要0.204mol Al。观测显示,对于立方相(通过添加Al稳定),随着Li含量从6mol增加到7mol,物相转变为四方相。此外,Li6.24La3Zr2Al0.24O11.98立方相粉末经1000°C、40 MPa热压。热压材料的相对密度为98%。室温下热压材料的总离子电导率是4.0times;10minus;4 S /cm,电子电导率是2times;10minus;8 S /cm。
- 介绍
Li7La3Zr2O12(LLZO) 作为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固相锂离子导体,由于其具有良好的离子电导率(gt; 10minus;4 S /cm)和对锂的稳定性,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对于LLZO来说,存在两种结构:立方相与四方相。据报告中估计,立方相的理论晶格电导率约为5times;10minus;4 S /cm,而四方相约为 1.6times;10minus;6 S /cm,相比之下,立方相更具优势。因此,了解如何制备出立方相尤为重要。
表1 名义成分为Li7La3Zr2O12的合成及结构
一些报告描述了用固相反应法和湿化学技术合成和表征LLZO。表1中列举了合成技术与相关参数(温度、化学组分)所对应产生的相。从表1可以看出,有几个参数决定了LLZO是立方相还是四方相。表面上看,煅烧温度似乎是最关键的参数。一般来说,煅烧温度超过1180°C可以获得立方相LLZO。由于高煅烧温度导致两个因素开始起作用,第一个是Al2O3坩埚的Al污染。从表1可以看出,对于在高温下煅烧的立方相LLZO,有几组存在少量Al。值得注意的是,对于Geiger与Shimonishi等的实验方案,在前驱体中是没有Al存在的。他们认为LLZO中的Al来自于Al2O3坩埚在高温下的反应。对于Kumazaki等,则是故意使用Al2O3坩埚与LLZO小球反应,使Al进入小球。Geiger、Shimonishi与Kumazaki等得到的立方相LLZO 中Al摩尔浓度分别为0.19、0.23和0.40。Kumazaki等报道了Al摩尔浓度在0.074 ~ 0.1之间时,形成了四方相LLZO。这些报告表明,Al可能存在某一临界浓度,使LLZO稳定形成立方相。
高温煅烧导致的第二个影响因素是Li含量。一般来说,煅烧温度低于1180°C时形成四方相LLZO。据报道,在立方相LLZO中测得的Li浓度明显小于四方相LLZO。例如,Shimonishi与Geiger等制备的立方相LLZO中,Li浓度分别为5.96mol(1180℃下煅烧)与6.27mol(1230℃下煅烧)。在Shimonishi等的实验中,在立方相LLZO中测得Li浓度大约为6.0 mol,尽管实际上在前体粉末中使用了超过测定值2.0 mol的Li。相反,Shimonishi等观察到样品在800°C 煅烧时,Li并没有发生大量损失,形成的四方相LLZO中Li浓度分别为7mol和7.5mol。
由此可见,立方相LLZO的相稳定性(phase stability)受Al和Li浓度的影响。然而,还没有详细的研究来确定其影响。为此,我们进行了一项系统的研究,包括在LLZO中谨慎而精确地添加Al和Li,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分析来表征其结构。
此外,一旦确定了Al和Li的临界含量,就利用这一信息来制备立方相LLZO粉体,并利用单轴热压将其固化,以确定致密颗粒的离子和电子性能,并与传统烧结确定的值进行比较。
-
实验
- 样品的合成
碳酸锂(水合物、99.998%、阿法埃莎化学有限公司),氢氧化镧(III) (99.95% 阿法埃莎化学有限公司)、氧化锆(99.9% 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和氧化铝(50 nm gamma;-Al2O3 Mager Scientific公司),用于形成各种不同Al、Li浓度的LLZO前驱体。它们被加入玛瑙铣瓶中混合。采用瑞驰PM-100行星磨加玛瑙研磨介质对前驱体进行混合。混合后收集粉体,冷压成球团。球团被放置在氮化硼涂层氧化铝燃烧皿 (库尔斯燃烧皿、西格玛奥德里奇贸易有限公司)和在空气中加热4 h至1000°C。氮化硼(BN)涂层用于防止氧化铝坩埚与颗粒的反应。
-
- 材料表征
为了确定热处理后的物相,XRD (Bruker AXS D8 Advance with Da Vinci)采用铜靶进行Kalpha;辐射。为了确定阳离子的浓度,ICP由美国田纳西州的加尔布雷斯实验室进行。
-
- 热压样品制备
将纯相粉料装载到石墨模具中,在1000°C 、40 MPa压力条件下加热,并持续通入氩,维持1 h,制成直径22mm、厚度为2mm的立方相LLZO圆片(成分为Li6.24La3Zr2Al0.24O11.98)。该圆片撤去热压后,在空气中加热至1000°C,保温4 h,以烧尽热压模具的残余石墨。在燃烧完石墨残渣后,圆片呈现出明亮的白色,将其安装在结晶体蜡中,并用金刚石锯切割成多个平行六面体进行表征。
-
- 热压样品表征
采用双探针法对热压试样进行了交直流室温电导率测量。在样品的顶部和底部表面涂上一层金。采用交流测量法测定离子电导率。用Solatron 1260阻抗分析仪测量交流阻抗,频率范围为1至106Hz。采用直流测量法以确定电子电导率。采用Keithley 6517A静电计/高阻计测量直流电阻,采用8009型电阻率测试夹具,可测量高达1018 ohm-cm的体积电阻率。采用扫描电镜(JEOL JSM-7500F, SEM)在其断口表面检测热压样品的微观结构。准备长方体薄箔TEM标本,使用传统的机械电子、离子研磨技术产生透明区域,使用一系列的金刚石抛光薄膜和精密离子抛光系统(1010年Fischione离子机模型),在低温下 (minus;60°C)完成,加速电压为0.5kV。利用200kV的TEM (JEOL 2100F场发射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STEM),牛津电子能谱Oxford EDS系统)对试样进行了微观结构检测。采用EDS能谱分析和STEM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
- 结果与讨论
3.1 Al对固定Li浓度下立方相LLZO形成的影响
通过一系列实验来评价Al对立方相LLZO形成的影响。为了消除Li浓度造成的影响,Li前驱体组成固定在7mol Li。这类似于Geiger和Shimonishi等使用的Li前驱体成分。ICP分析后发现,煅烧后粉末的实际Li含量为6.24 mol,与Geiger、Shimonishi等观察到的实际Li含量相似。ICP数据还证实,BN涂层防止了Al2O3坩埚的反应。例如,没有添加Al的样品不含Al,而有意添加0.24 mol Al的样品则恰好含有0.24 mol Al。由此可知,样品内的Al全部是有意添加的Al。空白组样品添加0.000mol Al,对照组添加0.093~0.389 mol Al,每组增量为0.037 mol,添加到LLZO前驱体内后,在1000°C、空气中煅烧4 h。添加Al的范围或多或少地集中在0.19与0.23 mol左右,分别依据Geiger与Shimonishi等的报道。图1为XRD测试结果与Al含量的函数关系。XRD分析结果显示,随着Al含量的增加,LLZO由四方相向立方相转变,在0.204 mol(图1)达到了形成立方相的临界浓度,与Geiger等的结果非常吻合。四方相可以用二重峰来识别;明显集中在2theta;= 30.5°(见图1中框)。Al含量不低于0.204 mol时,集中在2theta;= 30.5°的二重峰合并成一个轮廓分明的纯立方相LLZO。在铝浓度最高为0.389 mol的一组中,存在立方相LLZO和LaAlO3两相。公认的是,在此浓度下Al在立方相LLZO中的溶解度超过极限,形成第二相LaAlO3。这与Kumazaki等的XRD数据相当吻合,该数据展示出Al含量为0.40 mol时,存在立方相 LLZO和第二相LaAlO3的证据。
图1 名义成分为Li7La3Zr2O12的样品在1000°C在空气中煅烧4 h和Li固定在7.0mol前驱体粉末的X射线衍射图谱: ▼LaAlO3,▽La2Zr2O7
由以上分析可知,Al在含量相对较小的前提下,对于稳定立方相LLZO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还不清楚Al在稳定立方相中的确切作用。Geiger等曾提到Al取代Li位,这种取代可能相对于四方相而言,更能作用于稳定立方相。但是,没有阐明详细的机制。立方相的稳定可能与Al掺杂剂的尺寸(阳离子半径)和电荷有关。至于电荷方面,由于Al3 替换了3个Li 阳离子,根据以下电荷平衡条件形成了两个Li空位(Kroger-Vink 符号):
2[AlLi··]=[VLirsquo;] (1)
可能是Li空位浓度决定了相稳定性,类似于异价阳离子掺杂ZrO2中氧空位的情况。例如,Al浓度lt; 0.204 mol时,Li空位浓度低于临界值;在这种情况下,会形成四方相LLZO,而如果超过这个值则会形成立方相LLZO。值得注意的是,立方相具有较高的导电性,这不仅与结构的差异有关,还与立方相与四方相之间Li空位浓度的差异有关。如果这一理论是正确的,那么可以预期,其他以适当半径取代Li的异价掺杂剂也可以稳定立方相。无论如何,都需要更详细的工作来确定Al在LLZO中稳定相结构的确切作用。
3.2 Li对固定Al浓度下立方相LLZO形成的影响
通过一系列实验来评价Li浓度对立方LLZO形成的影响。由3.1可知,添加不低于0.204 mol的Al可使LLZO稳定在立方相。因此,本组实验中Al浓度固定在0.240 mol。样品由不同含量的Li (x =前驱体中Li摩尔含量,名义化学式为Li8minus; xLi0.48 La3Zr2Al0.24O12.62minus;x / 2)。x在0.0到2.0 mol之间,变化增量为1.0mol。因为之前的实验结果表明,Li损失发生在煅烧过程中,经1000°C煅烧后,对三类成分进行ICP分析。ICP证实后经1000°C加热有Li损失。ICP分析结果显示,在原浓度分别为6.0 mol、7.0 mol和8.0 mol的样品中,测得的Li 摩尔浓度分别为5.63 mol、6.24 mol和7.32 mol。用热解技术测定了氧含量,但由于金属含量较高,氧含量无法得到验证。因此,名义组成Li8minus;xLi0.48La3Zr2Al0.24O12.6
全文共8882字,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资料编号:[5],资料为PDF文档或Word文档,PDF文档可免费转换为Word
以上是毕业论文外文翻译,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复杂热电材料外文翻译资料
- 以自蔓延高温烧结方法制备热电化合物以及燃烧合成的新标准外文翻译资料
- 氮掺杂分级多孔碳作为氧还原反应的高效电化学催化剂的研究外文翻译资料
- 孪晶诱导塑性高嫡合金的设计外文翻译资料
- 含铌先进Fe-Cr-Ni型奥氏体耐热钢富铜相的析出强化在超临界电厂的应用外文翻译资料
- 不同温度下直接能量沉积层状工具钢的弯曲强度外文翻译资料
- BiFeO3的光伏效应外文翻译资料
- 通过氢稳定的MgaPt研究核壳纳米结构Mg@Pt中快速“氢泵”的可视化外文翻译资料
- 一种铱核心环金属有机配体显著地提高了有机太阳能电池 的光伏性能外文翻译资料
- 钠离子电池的高性能阳极材料:三组分共组装法制备层次多孔碳外文翻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