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可变频率带缺口的新型超宽带平面单极子天线外文翻译资料

 2022-11-16 11:30:13

英语原文共 3 页,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外文文献翻译

题 目 具有可变频率带缺口的新型超宽带平面单极子天线

具有可变频率带缺口的新型超宽带平面单极子天线

摘要:一种改进微带馈电与可变频率的带阻特性的超宽带(UWB)平面单极子天线。通过在微带馈线方式,在地平面的两侧插入两个插槽,从而产生更宽的阻抗带宽。一种改进的、可变尺寸的H形导体支撑面用来调节频率阻带性能和控制其陷波频率和带宽特性。所设计天线是尺寸为2222,尺寸较小,工作频段在3.1GHz和14GHz之间,驻波比小于2,在5.1GHz至5.9GHz具有频带抑制性能。

关键词:频率陷波功能,微带单极子天线,超宽带(UWB)天线。

1、引言

近年来,超宽带(UWB)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雷达和通信系统,吸引了许多关注。天线的设计是在这些系统中最有意思、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之一。对于超宽带系统,根据联邦通信委员会2002 发布 [ 1 ],平面单极子天线是很好选择。这类天线有着它独特的优点,如宽阻抗带宽和全向辐射模式,长久以来都被广泛使用。阻抗带宽增强技术,如在角片下采用双切口[ 2 ],在锥形辐射元件中插入一个槽[ 3 ],在地平面上采用陷波结构[ 2 ],[ 3 ]并在单极子的一侧增加一个窄缝[ 4 ]皆已报道。另一方面,UWB系统中3.1 GHz至10.6 GHz的频率范围内将对现有的无线通信系统造成干扰,例如无线局域网(WLAN)IEEE 802.11a的工作频段在5.15GHz~5.35 GHz和5.725GHz~5.825GHz,所以一个阻带性能的超宽带天线是必需的。进来频率陷波功能的实现,都是用U型槽[ 4 ],U型槽[ 5 ] 和小条[ 6 ]改成平面单极子。

在本文中,提出了一个新型带缺口印刷单极子天线。缺口覆盖5GHz WLAN频段,采用改进的H形导体支撑面而不是改变天线馈线形状设置。同时插入两槽在MI crostrip馈线两侧获得更宽的阻抗宽带,特别是在高频段,提出了构建原型实验和模拟结果。

2、天线设计

图1 平面单极子天线的几何形状(单位:毫米)

图1显示了宽带单极子天线由一个简单的矩形贴片的配置,带有两槽截断接地平面和H形导体支撑平面组成。该天线是构建在厚度1毫米和相对介电常数4.4的FR4基板上。器微带馈线宽度固定为1.86毫米匹配50欧的特性阻抗。在基板的前表面上,一个具有大小的矩形贴片。矩形贴片到地面的距离为2毫米,安装在长度为6毫米印刷基板上。

对于缺陷接地结构(DGS),创建槽在地面提供额外的电流路径。此外,这种结构改变了输入阻抗的电感和电容,这样导致带宽改变。DGS应用于微带线引起的一种谐振,谐振特点是通过改变槽的尺寸和结构来改变谐振频率[7]。因此,在接地平面上插入2个槽,并仔细地调整其参数,可以实现更大的阻抗带宽。如图1所示,这些槽放置在距地面中心线1毫米(大约 )的距离。如图1所示,H形导体支撑平面放置辐射贴片下,关于纵向方向对称。导体支持平面变化的共振响应,也作为一个无源器件半波谐振结构,耦合到矩形单极子[ 8 ]。无源元件在陷波频率、电流更占优势,它们介于无源元件和辐射贴片[ 9 ]之间。其结果是,在陷波频率附近可以产生想要的高衰减。

可变的带阻特性可以通过合理调节的H形导体支撑面参数(, ,和 )来实现。在这种结构中,宽度是辐射贴片和无源元件的滤波器带宽和耦合值控制的关键参数。另一方面,中心频率的缺口带宽受值的影响不大。缺口带的共振频率是由和确定的。在本设计中,优化的长度设置在带阻共振位置,接近0.5。其中,;对应带陷波频率(5.5 GHz),固定在10毫米(优化的辐射贴片宽度)。

3、结果与讨论

利用Ansoft高频结构仿真器HFSS[ 10 ]仿真得到结果。基于该天线的参数(和)分析,以达到最大的阻抗带宽和良好的阻抗匹配。模拟电压驻波比曲线的不同值绘制在图2。从图2的仿真结果,可以观察到阻抗带宽随长度的增加而增加。模拟电压驻波比与不同槽宽的最佳长度 时宽度的关系如图3。阻抗宽带随槽的宽度的增加而增加。另一方面,在较低频段波动带随和改变影响不大。我们从图2和图3观察到,在11GHz增加了一个新的谐振频率。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参数和是确定上限工作频率,阻抗带宽和阻抗匹配的关键因素。

图2 模拟电压驻波比特性(=2mm) 图3 模拟电压驻特性(=7.5mm)

模拟电压驻波比曲线的不同值绘制在图4,随着导体支撑平面的高度从9毫米增加到14.5毫米,陷波频带的中心频率从8.9GHz变化到5.3GHz。高度是决定陷波频率的另一个参数[ 9 ]。从这些结果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通过改变两个高度, 和来控制陷波频率。

图4 模拟电压驻波比特性(=5.5mm)

图5说明了不同宽度模拟电压驻波比特性。随着导体支撑平面宽度从9.2毫米增加到14毫米,滤波带宽是变化从0.6GHz到2.2GHz。导体支撑面的最佳参数如下: , , 和 。

图5 模拟电压驻波比特性

图6显示了拟议的单极子天线在没有H形导体支撑平面所测的VSWR性能。相比之下,简单的矩形单极子天线的电压驻波比也如图6所示。如图6所示,简单的单极子天线在8.9 GHz的频带驻波比特性较差。在接地平面插入两个槽后,阻抗带宽范围从3.1GHz到14GHz以上 。也可以看出当增加导体支撑平面后,尖锐的频率带阻特性非常接近预想频率5.5GHz。

图6 所测电压驻波比特性有无H形导体支撑面

所测的辐射模型为 面a和 面绘制如图7(a)到(c)。从总的辐射模型来看,天线非常类似典型的印刷单极子天线。图8反映的是在有无导体支撑面天线所测的最大增益。在陷波频率为5.5GHz时最大增益急剧下降。对于缺口频带以外的其他频率,滤波后天线除增益没有其它类似之处。

图7 天线在(a)4GHz、(b)8GHz和(c)11GHz所测平面和平面辐射模型

图8 所测天线增益

4、总结

提出了一种具有可变带阻特性的新型超宽带平面单极天线。接地面的两个槽用来增加阻抗带宽,带阻特性是通过增加H型导体支撑面来达到的。提出的天线频带在3.1GHz到13.9GHz以上,抑制频带5.1GHz到6GHz。

参考文献

[1] FCC, First Report and Order on Ultra-Wideband Technology, 2002.

[2] J. Jung, W. Choi, and J. Choi, “A small wideband microstrip-fed monopole antenna,” IEEE Microw. Wireless Compon. Lett., vol. 15, no. 10, pp. 703–705, Oct. 2005.

[3] J. R. Verbiest and G. A. E. Vandenbosch, “A novel small-size printed tapered monopole antenna for UWB WBAN,” IEEE Antenna Wireless Propag. Lett., vol. 5, pp. 377–379, 2006.

[4] K. Chung, J. Kim, and J. Choi, “Wideband microstrip-fed monopole antenna having frequency band-notch function,” IEEE Microw. Wire-less Compon. Lett., vol. 15, no. 11, pp. 766–768, Nov. 2005.

[5] Y. J. Cho, K. H. Kim, D. H. Choi, S. S. Lee, and S.-O. Park, “A minia-ture UWB planar monopole antenna with 5-GHz band-rejection filter and the time-domain characteristics,” IEEE Trans. Antennas Propag., vol. 54, no. 5, May 2006.

[6] K. Chung, S. Hong, and J. Choi, “Ultrawide-band printed monopole antenna with band-notch filters,” IET Microw. Antennas Propag., vol. 1, no. 2, pp. 518–522, Apr. 2007.

[7] A. Balalem, A. R. Ali, J. Machac, and A. Omar, “Quasi-elliptic mi-crostrip low-pass filters using an interdigital DGS slot,” IEEE Microw. Wireless Compon. Lett., vol. 17, no. 8, Aug. 2007.

[8] C.-Y. Pan, T.-S. Horng, W.-S. Chen, and C.-H. Huang, “Dual wideband printed monopole antenna for WLAN/WIMAX applications,” IEEE Antenna Wireless Propag. Lett., vol. 6, pp. 149–151, 2007.

[9] K.-H. Kim, Y.-J. Cho, S.-H. Hwang, and S.-O. Prak, “Band-notched UWB planar monopole antenna with two parasitic patches,” Electron. Lett., vol. 41, no. 14, Jul. 2005.

[10] Ansoft High Frequency Structure Simulation (HFSS) ver. 10, Ansoft Corp, 2005.

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资料编号:[29230],资料为PDF文档或Word文档,PDF文档可免费转换为Word

原文和译文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30元 才能查看原文和译文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外文翻译,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