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272个城市地面和冠层城市热岛强度的长期趋势外文翻译资料

 2023-03-16 10:45:43

中国大陆272个城市地面和冠层城市热岛强度的长期趋势

关键词:热岛,城市化,遥感,大气温度,地表温度

概要

城市冠层热岛(CLUHI)和地表城市热岛(SUHI)分别指城市地区冠层温度和地表温度高于农村地区。在区域范围内,对城市冠层热岛的长期趋势知之甚少。本研究利用卫星资料和台站气温资料,绘制了2001-2018年中国大陆1 km分辨率的气温(Ta)数据。随后,对中国大陆272个城市的CLUHI和SUHI强度(分别为CLUHII和SUHII)的时间趋势进行了研究。气温的估计精度很高,均方根误差在0.370 ℃到0.592 ℃之间。春夏季一半以上的城市CLUHII和SUHII显著增加,秋季超过三分之一,冬季超过五分之一。

夜间SUHII的变化趋势与用平均值和最小气温计算的CLUHII有较强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在0.613-0.770之间),而白天SUHII和CLUHII的变化趋势之间的关系相对较弱。人类活动是CLUHII和SUHII增加的主要驱动力。城市和农村地区不透水表面的差异与大约一半城市的CLUHII和SUHII显著相关。少数城市的CLUHII和SUHII与气象因子显著相关。这项研究突出了中国大陆CLUHII和SUHII显著增加的趋势,这可能对人类和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亮点

  • 调查了中国大陆272个城市CLUHII和SUHII的时间趋势。
  • 春季和夏季,超过一半的城市CLUHII和SUHII显著增加。
  • 人类活动是CLUHII和SUHII增加的主要驱动力。

1.引言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快速的城市化强烈地改变了地球表面。这可能会导致城市地区的地下、地表和气温(Ta)比周围农村地区更高。这种现象被称为城市热岛效应,它可以影响人类的舒适和健康(Patz等人,2005),增加能源消耗(Santamouris等人,2001;Akbari等人,2015),并改变水和空气质量(Lai和Cheng,2009;Grimm等人,2008)。为了支持适应策略的设计,需要对城市热岛效应有一个全面的理解。

城市热岛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地下城市热岛(SubUHI)(Zhan等人,2014)、地表城市热岛(SUHI)(Zhou等人,2019)和冠层城市热岛(CLUHI)(Pichierri等人,2012)。SUUHI、SUHI和CLUHI分别指与附近农村地区相比,城市地区的次表层温度、表层温度和冠层温度较高。SubUHI可以由观测站监测,并通过卫星遥感进行模拟。对SubUHI效应的分析是具有挑战性的,而且只在少数研究中进行(Zhan等人,2014)。SUHI效应通常由卫星遥感监测,卫星遥感提供空间上连续的陆地表面温度(Ts)数据。SUHI效应的时空变化已被广泛研究(Du等人,2016;Peng等人,2018;Peng等人,2012;Yao等人,2019;Zhou等人,2014)。例如,Yao等人(Yao等人,2019)调查了2001年至2017年全球397个城市的SUHII强度(SUHII)趋势。42.1%和30.5%的城市白天SUHII和夜间SUHII有显著增加的趋势。乡村植被覆盖率的增加是白天SUHII增加的重要驱动因素(Yao等人,2019)。CLUHI效应通常是利用来自距地面两米的气象站的气温据来研究的(Hu等人,2019;Voogt和Oke,2003)。气象站的气温数据具有较高的时间分辨率和精度,但在空间上具有不连续性。一些先进的方法也被用来分析CLUHI效应。一些研究使用了数值模型(Li等人,2019;McCarthy等人,2010;Oleson等人,2010)。例如,Li等人(Li等人,2019)首先使用天气研究和预报模型创建了1公里分辨率的气温图,然后在德国柏林分析了CLUHI强度(CLUHII)。结果表明,夜间CLUHII显著(1.62 ℃),白天CLUHII不明显(-0.04 ℃)。一些研究首先利用卫星变量映射气温数据和观测气温数据,然后分析CLUHI效应(Li和Cha,2019b;Liu等,2020)。例如,Li和Cha首先开发了一个1公里分辨率的Ta数据集,然后分析了中国32个城市的CLUHII。结果表明,白昼CLUHII为0.2 ℃-2.2 ℃,夜间CLUHII为0.3 ℃-2.4 ℃,白天和夜间CLUHII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2 ℃-2.2 ℃和0.3 ℃-2.4 ℃。这些方法既保留了气象站监测的优点(如高时间分辨率),又弥补了气象站监测的缺点(如空间不连续性),因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于对人类健康的影响,CLUHI效应可能比SUHI效应更重要,因为人类皮肤直接接触大气而不是陆地表面(Anniballe等人,2014;周等人,2016)。CLUHI效应及其相关决定因素的时空变化已被广泛研究(Arnfield,2003;Li等人,2019;Li和Cha,2019b;Liu等人,2020;Oke,1981;Pichierri等人,2012)。然而,目前对CLUHI效应的研究还存在一些空白。例如,在区域范围内,对CLUHI效应及其相关驱动因素的长期趋势仍然知之甚少。通过使用气象站观测到的气温数据,一些研究发现,在过去几十年中,CLUHI效应显著增强(Liao等人,2007b;Ren和Zhou,2014;Ren等人,2008;Yang等人,2011;Varquez和Kanda,2018;Park等人,2017;Founda等人,2015)。然而,这些研究大多只分析了区域平均CLUHI效应,而没有揭示CLUHI效应趋势的驱动因素。此外,由于气象站分布稀疏,这些研究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气候模式也被用来分析CLUHI的变化。例如,McCarthy等人利用全球气候模型中的城市方案,到2050年预测了CLUHI随着未来气候变化的变化。结果表明,未来气候变暖可使全球CLUHII减少6%。然而,气候模型可能具有不确定性,结果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模型参数的影响(Hourdin等人,2017;McCarthy等人,2010)。Liu等人(Liu等人,2020)利用卫星模拟的空间连续的气温数据分析了中国南方的CLUHI效应。结果表明,平均CLUHII为1.490 ℃,平均趋势为0.011 ℃/年。然而,Liu等人只对中国3个省的33个城市进行了CLUHI效应分析。此外,Liu等人使用的时间序列只有13年(2003-2015年)。因此,本研究旨在对CLUHI效应的时间趋势及其驱动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并对SUHI效应进行了分析,并与CLUHI效应进行了比较。这项研究中使用的气温数据是使用卫星变量和匹配学习算法绘制的。剩下的手稿组织如下。第二节介绍了研究区域和数据。第三节介绍了本研究使用的方法,包括气温的估计和验证,CLUHI效应和SUHI效应趋势的分析方法,CLURHI效应和SUHI效应趋势的驱动因素。第四节给出了主要结果,包括估算气温的准确性,CLUHI效应和SUHI效应的时间趋势,以及它们的驱动因素。第五节讨论了本研究的方法和结果。第6节给出了一个总结。

2.研究区和数据

2.1.研究区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此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城市化。城市人口从1980年的1.92亿增加到2015年的7.75亿(联合国,2018)。这就使得揭示中国大陆城市热岛效应的时间趋势变得至关重要。在这项工作中,共有272个中国大陆城市面积大于50平方公里的城市被选为研究区域(图1)。这些城市主要分布在中国东部。这272个城市的海拔在3米(扬州)到2285米(西宁)之间,不同城市的气候差异很大,年平均气温在2.5 ℃(宜春)到24.6 ℃(海口)之间,年总降水量在65 mm(库尔勒)到2874 mm(阳江)之间。

2.2.数据和预处理

本研究使用的数据及其相关信息如表1所示。首先,从中国气象数据服务中心获得2001-2018年697个气象站的气温(包括平均值、最大值和最小值)、降水量、风速和日照时数数据。气象站的空间分布如图1B所示。其次,MODIS MOD11A2 地表温度(包括白天地表温度、夜间地表温度、晴空白天和晴空夜晚)、MOD13A3增强型植被指数(EVI)和MCD12Q1土地覆盖类型数据来自NASA Level-1和大气存档与分配系统。第三,利用ArcGIS软件计算晴空太阳辐射、坡度、坡向、纬度和经度数据。第四,使用了海拔(Danielson和Gesch,2011)、地形指数(Marthews等人,2015)、夜间光照(NL)(Li等人,2020)和不透水面(IS)(Gong等人,2020)数据。

将500m分辨率的土地覆盖数据重新采样到1 km。从原始的30 m分辨率数据计算出1 km分辨率的IS(PIS)数据所占的比例。气温、降水、风速、日照时数、地表温度和EVI数据平均为一个季节(春季:3-5月;夏季:6-8月;秋季:9-11月;冬季:12-2月)。在求平均值的过程中,只使用了有效值(Yao等人,2007b;Li等人,2017)。假设全年的土地覆盖类型、NL和PIS数据是相同的。假设2001-2018年期间的地形指数、海拔、坡度、坡向、纬度和经度数据相同。

根据MODIS土地覆盖数据,697个气象站中有6个、157个、129个、12个和293个的土地覆盖类型分别为水体、自然植被、农田、近海和城市。在697个气象站中,302个、157个、132个、74个和32个2 km缓冲区的PI分别在0-20%、20%-40%、40%-60%、60%-80%和80%-100%的范围内。

图1 (a)272个选定城市的空间分布。背景图为MODIS MCD12Q1 2018年土地覆盖数据。(b)697个气象站的空间分布。背景地图是高程数据。

表1 本研究中使用的数据及其相关信息。Ta:气温。Ts:地表温度。EVI:增强植被指数。NL:夜间灯光。IS:不透水面。

数据

空间分辨率

时间分辨率

数据源

时间段

平均气温

点数据

1天

http://data.cma.cn/

2001-2018

最大气温

点数据

1天

http://data.cma.cn/

2001-2018

最小气温

点数据

1天

http://data.cma.cn/

2001-2018

降水

点数据

1天

http://data.cma.cn/

2001-2018

风速

点数据

1天

http://data.c

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英语原文共 14 页,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资料编号:[595890],资料为PDF文档或Word文档,PDF文档可免费转换为Word

原文和译文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30元 才能查看原文和译文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外文翻译,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