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原文共 20 页,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总部位置:集聚,集群或流动节点?
概要:我们如何才能了解知识密集型城市经济中的总部所在地?这是本文讨论的基本问题。即使邻近性对于理解位置很重要,研究也必须强调超过集群或城市层面的多重连接,这对于总部的运作至关重要。该研究为总部位置分类提供了新的见解,并通过分析总部作为内部的、区域的和外部的知识和信息流系统内的节点,说明了多层次视角的重要性。这种理论方法受到Amin和Thrift的启发。该论文的理论知识讨论是基于对挪威最大公司的调查的实证数据和来自这些公司的精选案例研究。
1.介绍
在分析挪威的公司总部区位时,重点关注的是大公司,即在其公司内部具有特定总部职能的公司。重点是组织的主要总部或最高管理层,与公司总部一样,大公司可以设立二级总部,这与分部或地区有关。由于挪威的大公司是我们最关心的问题,我们也考虑过跨国公司的国家总部。总部是公司的最高行政级别或公司中心。总部有三个核心职能或角色:战略(制定公司战略,确定业务组合,发展公司组织结构); 协调(利用各业务部门之间的协同作用,发展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并为不同单位提供专家意见); 控制和行政规则(对业务单位进行基本控制,设定单位绩效目标,监督单位绩效,确保公司形象和影响政治权威);(Chandler,1966; Rusten,1990; Hungenberg,1993; Young等,2001)。我们可以区分综合总部(即生产单位与总部位于同一地点的总部)和“纯粹的”总部(即与生产空间分离的总部)之间的区别。总的来说,大公司的总部往往位于大都市区。传统区位理论强调了大都市区的一系列区位优势,例如面对面接触业务联系的广泛可能性以及全面的专业服务供应。最近的研究受到集群理论的启发,在讨论总部的空间分布时,分析企业和地点之间的互动以及累积因果关系的过程。然而,这些研究倾向于根据线路和边界对城市经济进行分析,并强调纯粹的地域竞争力来源(Porter,1998)。因此,我们引入了一个新的视角,这是由Amin和Thrift(2002)在他们最近关于城市经济的书中发展起来的。 他们的另一种方法旨在将城市理解为“世界潮流中的中继站”。城市围绕人员流动,信息和金钱构成,而且是不同层次或不同层次经济关系的集合,在不同地点有不同的强度。总部涉及多种连接,其中许多连接超出集群或城市层面。这些外部关系在集体学习过程中以及在公司内部发展具有竞争力的组织结构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在本文中的基本目标是对知识密集型经济中总部的位置进行理论上的理解。讨论以下问题:
- 总部位置的类型是什么以及影响总部地理分布的因素?
- 总部与地区间的联系和联系是什么特点,以及哪些联系将总部与该地区联系在一起?
本文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理论讨论(第2节),方法论(第3节)和经验证据(第4节)。最后一节(第5)增加了理论争议
2.理论方法:聚集和流动节点。
2.1总部区位集聚
在传统的新古典地理位置理论中,有大量的文献采用坚定的观点来解释为什么大都会中心对企业总部来说尤其具有吸引力。拥有受过高等教育的大量工人是大都市区的一个区位优势(Hayter,1979)。经济中心地区的特点还包括提供全面的专业服务,如管理,财务,法律和通信职能。在大城市地区,先进的基础设施和通信系统(如国际机场)的存在也可以增加这些地点的吸引力。一个发达的基础设施可以更方便地访问公司的其他单位和外部业务联系人(Hayter,1997)。此外,与位于大都市地区的总部相关的声望可能是重要的区位因素。公司选择将总部设在极具吸引力的地区,以提高其在市场上的地位和形象(Ahnstroslash;m,1973; Hutton and Ley,1987)。此外,大都会地区还可提供与其他总部,服务提供商,政治机构和商业联系等公司和机构进行面对面的接触的机会。总部主要从事信息处理,与其他重要实体的直接联系的职能,对收集,解释和传播信息有很高的要求。(Pred,1977; Chapman和Walker,1992; Hayter,1997)。随着更强大的国际竞争,“更快”的资本主义和“时空压缩”(即加速转移资本,知识和货物),信息的有效收集和解释对于大公司总部来说日益重要 (Harvey,1989; Lash和Urry,1994)。鉴于区位理论中的许多新古典研究集中于静态位置优势,新的贡献凸显了代表企业集群的环境和城市的动态效率。此外,他们关注于一系列解释性因素,而不是关于总部区位和城市发展的单一决定因素(Porter,1998; Sassen,2000)。对局部空间增长的新兴趣和局部生产配置的作用来自不同的方面。在商业和管理文献中,集群理论的发展强调国内竞争和地理产业集聚对于创建动态集群尤为重要(Porter,1990,2000)。同一地区公司之间往往存在激烈的竞争,刺激了创新过程。 同时,协同定位还可以刺激企业之间的横向合作,进而产生外部规模效应(Appold,1995; Storper,1997)。在新古典经济学中,新的贡献强调了在确定经济格局中规模报酬递增所起的作用(Krugman,1991),而受进化理论启发,强调了集群化对本地化学习的重要性(Rosenfeld,1997; Maskell 等人,1998)。这些关于区域和城市增长研究的关键概念是知识溢出和累积因果关系的过程。知识溢出是局部的,并且在跨地理空间传播时往往会迅速衰减。这种溢出效应的强度对该地区的发展和发展非常重要(Krugman,1991)。这对于理解集聚和区域之间增长率不同的原因也很重要。集群的本质往往与专业知识的存在有关,专门知识是从地方一级的溢出机制发展而来的。因此,在这些创新体系中,地理邻近对于促进企业间人与人之间新知识的交流非常重要(Capello,2002)。知识溢出还促进了信任的发展和建立一套复杂的地方联系,这导致了集体学习过程(Becattini,1992; Morgan,1997)。采用集群方法的研究也侧重于动态城市生产系统中累积因果关系的过程。例如,知识溢出的存在通过信任的发展降低了经济关系的不确定性,从而导致了集体学习。这反过来又加剧了知识溢出,这是大都市区总部集聚的重要原因。Pred(1977)的经典著作也关注累积因果关系(他称之为累积反馈过程)。 他认为这些过程对于大都市总部集聚来说非常重要:随着每一次高层管理活动的增加或显着扩张,这些优势往往会得到加强和需求累计,新的或扩大的业务服务实际上已经实现,整个反馈过程得到了加强,由于大都市综合体已拥有最多的多地区商业组织总部,因此它们获得空间上转移的总部职能的可能性最高(Pred,1977,p。117)。尽管受到集群理论或演化理论的启发,许多研究侧重于地方关系,知识溢出和专业知识,但城市经济学中的一些著作强调了大型多样化城市系统内地理区位的优势。即城市化优势(Knox和Agnew,1994)。大城市地区的特点是特殊化,区位优势与先进的基础设施,高素质的工人群体以及大学和研究中心的存在。城市系统内的知识溢出往往取决于“科学知识溢出”。即企业可以从中受益的外部因素:与大学和研究中心的集聚地共处一地。
2.2节点方法
这些关于区域和城市发展的研究强调了机构和知识溢出度是城市对企业总部充满吸引力的重要原因。最近引入了一个新的观点,我们称之为“节点法”(Amin and Thrift,2002)。Amin和Thrift对近期在城市经济线路和边界方面进行的分析至关重要。在这个观点中,城市被视为中心点和以知识为基础的聚集区,面对面接触强度高,内部知识流动强。他们的总体重要性是通过他们在全球城市等级中的形象来衡量的,城市的地位越高,其作为总部所在地就越重要。然而,根据Amin和Thrift的说法,城市不能被理解为边界系统或者有界的经济实体。相反,他们将城市系统视为世界潮流中的中转站。Amin和Thrift将城市定义为或多或少具有不同程度的经济关系的组合,这些关系在不同方面会有不同的强度(Amin and Thrift,2000,p。52)。经济活动被视为空间聚集,例如,在首都城市,它依赖于多种机构和联系,超越这些集群,但在其建设中发挥作用。大部分现有的集群和环境文献都侧重于本地和区域创新过程,并没有强调集群企业之外的集群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并非孤立存在的。公司和组织依赖于外部市场,资源和能力。例如,当涉及到劳动力供应,研究型知识和轻型机构的存在时,当地地区非常重要。此外,供应商,客户和其他业务联系人的联系网络也很有价值。然而,随着行业迅速变化并变得更加国际化,应对新的社会环境的技能和在更大范围内运作的能力往往比信任和强有力的地方关系更有用。(Green et al。,2001;Floslash;ysandand Jakobsen,2002 ; Jakobsen等,2005)。Amin和Thrift的思路意味着总部必须被理解为内部(区域内部)和外部(区域外部)知识和信息流系统内的节点。此外,知识的内部组织流动影响总部的运作。 这表明多层次观点对总部位置的重要性。 总部涉及多种联系,其中许多联系超出集群或城市。我们对挪威企业总部所在地的实证分析的出发点是,组织内部的联系,区域内的联系以及区域外部的联系会影响该企业总部的运作。我们的研究面临的挑战是确定组织内,区域或外部联系对总部运营至关重要的环境,从而确定定位过程。我们分析了当前企业总部的位置模式(子部分4.1),企业总部所在地的类别(子部分4.2),解释企业总部区位的因子(子部分4.3)以及总部所在地的迁移(子部分4.4)。
3. 方法和数据
我们的理论知识讨论基于挪威最大公司的调查的经验数据,以及来自这些研究的深入案例研究。最大的公司名单由Kapital和Norgesstoslash;rstebedrifter [挪威最大的公司]数据库构建而成。初步筛选后,根据其营业额,潜在样本减至200家最大公司。大部分工业部门都包括在内,但投资公司和“纯粹的”销售公司即高营业额和低员工人数的公司被排除在外。对这200家公司的总部进行了调查,并进行了电话访谈。该调查包括与总部所在地,组织和通信有关的问题。由于其中两家公司参与了兼并或收购,我们的运营人口减少到198家。我们获得了123个可用回复,回复率为62%。在我们123家公司的数据库中,67家(54%)位于首都地区。这包括首都奥斯陆和阿克什胡斯县的周边市镇,挪威首都是一个多元化的国家大都会中心。2003年该地区的居民总数约为100万,占挪威总人口的22%。总部有17家(14%)设在卑尔根和斯塔万格的专业区域中心。卑尔根地区包括卑尔根市和Os,Fjell和Askoslash;y周边市镇。根据挪威统计局(SSB)制定的集中性和安置命运的标准,这些城市构成一个功能区。该地区的居民总数为29万(6.4%)。斯塔万格地区包括斯塔万格市和周边城市桑内斯,索拉和兰达伯格,这些地区形成了一个功能区,拥有195 000(4.3%)居民。斯塔万格地区主要是石油部门,而航运和渔业/养鱼业是卑尔根地区的主要部门。 其余的39家(32%)总部位于其他地区,主要是非大都市地区。在我们123家公司的数据库中,69家(56%)是至少有1000人年的公司,22家(18%)有500至999人,而其余的32家(26%)有200至99人。92家企业总部(75%)中,总部是整个公司(公司总部)的总部,其余的企业总部是外国公司的位于挪威的总部。制造业是我们数据库中52家公司(42%)的主要经营方向。其余公司来自商业服务,信息和通信技术(ICT),贸易,运输和航运部门。如前所述,我们的198家公司中有75家运营人口没有对调查作出回应或回应不足。在这些公司中,有38家企业总部(51%)位于首都地区,9家企业总部(12%)位于卑尔根和斯塔万格的专业区域中心,其余28家企业总部(37%)位于其他地区。根据这些公司的初步数据,这些没有回应的公司中有25家(33%)是至少有1000人年的公司。这些数据表明,大型企业的回应率较高。对于1000人以下的企业,答复率为73%,对于1000人以下的企业,答复率为52%。为了获得有关企业总部位置历史及其联系和关系的更详细信息,调查随后进行了21个密集的案例研究。选择这些案例的标准是国家中心城市地区(首都地区和区域中心的总部),企业总部(传统行业和新部门公司的总部)以及地位/所有权(外资企业的公司和国家总部)。我们还试图选择总部在某一地区的公司以及公司总部区位迁移的公司。 在所有情况下,被访者都是公司的最高管理层的一部分(例如CEO /总裁或执行副总裁)。 我们将案例研究集中于在奥斯陆首都地区(11起)以及卑尔根和斯塔万格专业区域中心(10起),因为这些地区是挪威首要的总部办公地点和三个最大的城市地区。
4.分析挪威企业总部的地点
4.1地点模式:概述
在大多数先进的工业化国家,企业总部集中于大都市地区尤其是首都地区。大型公司总部位于城市等级较高的那些城市,其中经济和政治决策是影响城市系统较大的区位因子(Ross,1987; Lyons,1994)。在英国,100家最大的制造业公司中有74家的总部设在伦敦地区(Healey and Watts,1987)。在加拿大100家最大的制造企业中,75家的总部设在多伦多或蒙特利尔(Ley and Hutton,1987)。在澳大利亚排名前100的公司中,有60家总部位于悉尼,1989年(Sassen,2000,p.98)。在美国,公司总部更加分散,尽管40%的美国公司的公司收入的50%来自与国外,但是他们的公司总部仍然位于纽约(Sassen,2000年,第82页)。尽管计算机信息技术有助于公司总部区位分散,但指挥职能仍集中在主要城市(Sassen,2000,p.22)。然而,经济中最发达的公司是制造公司,其中许多公司的总部都位于其主要工厂区附近,该工厂区通常位于首都区或国家商业中心之外。还有一些情况是大公司总部迁出首府城市,因为他们更喜欢专业化的地区城市,例如一些公司在20世纪70年代将其总部迁离纽约(Sassen,2000,p .82)。2000年,挪威前100的公司中有70家总部位于首都地区(见表1)。自1970年以来,这种情况或多或少地趋于稳定,区域集中度有所上升。斯塔万格的专业区域中心也加强了自己的地位。在排名前100位的公司中,有
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资料编号:[24660],资料为PDF文档或Word文档,PDF文档可免费转换为Word
以上是毕业论文外文翻译,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基于改进TOPSIS法的我国省级高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外文翻译资料
- 城市绿地,公共卫生和环境正义:使城市变得“足够绿色”的挑战外文翻译资料
- 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区位研究外文翻译资料
- 扬州市乡村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外文翻译资料
- 亚洲前所未有的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1]外文翻译资料
- 从1661年到1996年中国耕地覆盖的空间显性重建外文翻译资料
- 江苏省十三市产业结构与环境污染关系的研究外文翻译资料
- 基于1960-2013年观测数据的中国夏季极端高温的时间和空间变化特征外文翻译资料
- 亚太地区资源利用与资源效率外文翻译资料
- 转型视角下1970-2008年中日韩三国的物质流与资源产出率分析外文翻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