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二:外文原文
Using WTO Countervailing Duty Law To Combat Illegally Subsidized Chinese Enterprises Operating Ina Nonmarket-Economy: Deciphering The Writing On The Wall
Ⅴ.Chinarsquo;s WTO Accession Protocol: Analyzing The Ambiguity In Section 15 And Prescribing Solution
Recall the introductory hypothetical where Joe seeks recourse against illegal Chinese subsidies. If the U.S. attempts to launch CVDs against China, it will need to use the surrogate approach to find a FMV for the Chinese widgets.Yet in doing so the U.S. must fulfill its WTO obligations. When analyzing the WTO CVD law to make sure if its selected surrogate is legal, the U.S. will find that section 15(b) of China#39;s Accession Protocol—which pertains to the use ofthe surrogate approach in the contextof CVDs that target Chinese NME enterprises—has several blatant ambiguities.Thus, the U.S. must address these ambiguities in order to clarify how it can use the surrogate approach when launching CVDs.In doing so, the U.S. will find that several problems—namely, the inconsistent temporal limitations between section 15(b) and section 15(d) and the unconditional application of section 15(b)—emphasize that section 15 needs revision. The following discussion stresses that if section 15(b) is not revised, then the U.S. will not be able to swiftly launch CVDs against China for illegally subsidizing NME enterprises due to the threat of WTO litigation.
Luckily, a revision of section 15(b) can occur. A revision is plausible because China also needs a revision of section 15(b) in order to protect itself from unfairly harsh CVDs. Although China could seize upon the ambiguity to enjoin some CVDs, it might not be able to enjoin all CVDs launched against it. The following discussion explains that if China fails to enjoin a CVD, then the ambiguities in section 15(b) give the launching country a 'blank check' to deploy severely punitive CVDs against China for as long as the launching country deems necessary. To avoid this danger, China would be wise to agree to this Note#39;s suggested U.S.-led renegotiation.
- Background on China#39;s Accession
China was an original signatory to the GATT 1947.Although China seemed to withdraw from the GATT 1947, it sought to resume its status as a contracting party in 1986.When it applied for WTO member-ship, China claimed that it was implementing economic reforms to enable its economy to fit the market-based framework of the WTO.
However, China#39;s promises of economic reform did not convince WTO Members that they should treat China like other market-economies. China#39;s unique economy stood in contrast to the economies of other Members, and a Working Party composed of interested Members sought to integrate China#39;s unique economy into the WTO.This Working Party used a pragmatic approach in determining how to incorporate China into the WTO due to China#39;s significant size, rapid growth, and transitional economy.
A substantial part of China#39;s accession consisted of negoti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the Working Party.During these negotiations. Members of the Working Party bargained bilaterally with China in order to influence changes in its trading regime The negotiations took place behind closed doors and their minutes are unavailable.
Since the records of these negotiations are unavailable, interpreting WTO documents pertaining to China#39;s WTO accession—such as China#39;s Accession Protocol—is limited. Apart from writing China#39;s Accession Protocol, the Working Party provided a Working Report that elaborated upon its deliberations.' Beyond the Working Report, no authority exists to clarify the Protocol#39;s ambiguities.
- Section 15(b) of China#39;s Accession Protocol
Section 15(b) of China#39;s Accession Protocol authorizes the use of the surrogate approach when launching CVDs against China for illegally subsidizing NME enterprises. However, considering the impact that section 15(b) could have on international trade, its language is haphazardly vague.Relative to its significance, the language of section 15(b) needs further tailoring to provide concrete guidance as to how Members may use the surrogate approach when launching CVDs against China.
The following discussion highlights why China and the other Members should agree to a renegotiation of section 15(b). Specifically, section15(b) has several problems that highlight the need for its renegotiation. Remedying these problems will better serve the interests of China and other Members, such as the U.S. The underlying theme linking each of these problems is that there are inconsistencies in section 15(b) that clash with the surrounding circumstances of China#39;s Accession Protocol. These inconsistencies make it unclear as to whether the ambiguity in section 15(b) permits Members wide latitude in selecting surrogates and, consequently, wide latitude in launching CVDs against China for illegally subsidizing NME enterprises.
Of course, some might argue that Members should apply China#39;s Accession Protocol as written to negate these problems. After all, China#39;s Accession Protocol was negotiated at arm#39;s length,so perhaps the plain text represents the desired outcome of the parties. However, relying on the plain text of China#39;s Accession Protocol discounts how difficult it would be for the WTO Dispute Settlement Bodyto apply section 15(b)#39;s glaring ambiguities. Furthermore, given the fact that the arm#39;s length negotiations occurred behind closed doors, no interpretive documents exist besides the Working Party#39;s Report for resolving section 15(b)#39;s ambiguities. Since section 15(b) is ambiguous—and the Working Party#39;s Report fails to ex-plain the following problems—Members cannot swiftly launch CVDs against China for illegally subsidizing NME enterprises due to the WTO litigation that would almost certainly ensue. Alternatively stated, simply applying section 15(b) of China#39;s Accession Protocol as written will be
全文共27844字,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附录一:外文文献的中文翻译
利用世贸组织反补贴法对中国非法补贴非市场经济企业进行反击:解读墙上的文字
五、中国入世议定书:第15条歧义分析及处理办法
回想一下乔在寻求中国非法补贴补偿方面的介绍性假设。如果美国试图向中国征收反补贴税,它将需要用替代方法为中国的小部件找到合理的市场价值。然而在这样做的时候,美国必须履行其世贸组织义务。当分析世贸的反补贴法以确定其选定的替代物是否合法时,美国将发现中国入世议定书第15条(b)款涉及在针对中国非市场经济企业的反补贴中使用替代方法有几个明显的含糊之处。因此,美国必须解决这些歧义之处,以澄清在适用反补贴法时如何使用替代方法。因此这样做,美国会发现几个问题即第15条(b)款和第15条(d)款以及无条件适用第15条(b)款 - 强调第15条需要修订。以下讨论强调,如果第15条(b)款没有被修改,那么由于世贸组织诉讼的威胁,美国将无法迅速针对中国非法资助非市场经济企业征收反补贴税。
幸运的是,可以对第15条(b)款进行修订。修改是有道理的,因为中国也需要修改第15条(b)款以保护自己免受不公平反补贴税的侵害。虽然中国可以利用含糊不清的方式来禁止一些反补贴税,但它可能无法将所有针对它所发生的反补贴税加以禁止。下面的讨论将解释如果中国不接受反补贴税,那么只要出口国认为必要,第15条(b)款中的含糊不清将给予出口国一个空白支票,以针对中国部署严厉惩罚性的反补贴税。为了避免这种风险,中国应该明智地同意本说明提出的以美国为首的重新谈判。
A.中国加入的背景
中国是1947年关贸总协定的原始签署国。虽然中国似乎退出了1947年的关贸总协定,但中国试着寻找在1986年恢复其缔约国的地位。当它申请加入世贸组织成员国时,中国宣称它正在实行经济改革战略使其经济适应世贸组织的市场框架。
然而,中国承诺的经济改革并没有让世贸组织成员相信他们应该像对待其他市场经济那样对待中国市场。中国独有的经济体制与其他会员国的经济形成鲜明对比,并且有兴趣的会员组成的工作组试图将中国独特的经济纳入世贸组织中。这个工作团体采用务实的方式确定如何将中国纳入世贸组织中,因为中国的经济规模巨大、增长迅速,同时经济还在转型中。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实质部分由中国与工作组之间的谈判组成。工作组成员与中国双边多次谈判讨价还价就是为了影响其贸易体制的变化。谈判会议是在闭门进行的,没有会议记录。
由于没有这些谈判的记录,因此解释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有关的世贸组织文件,例如中国入世议定书,这些是有限的。除了编写中国入世议定书以外,工作组还提供了一份工作报告,报告详细阐述了其审议意见。除工作报告外,还没有其他权威机构来澄清议定书的歧义之处。
B.中国入世议定书第15条(b)款
中国入世议定书第15条(b)款授权在对中国非法补贴非国有企业时可以使用替代方法。然而在考虑到第15条(b)款对国际贸易可能产生的影响,里面的措辞随意杂乱无章。与其重要性相比,第15条(b)款的语言需要进一步修改以提供具体指导,也便利于成员在针对中国实行反补贴税时如何使用替代方法。
以下讨论强调了为什么中国和其他成员应该同意重新谈判第15条(b)款。具体而言,第15条(b)款有几个问题突出了重新谈判的必要性。弥补这些问题将更好地服务于中国和美国等其他成员国的利益。将这些问题联系起来的基本主题是第15条(b)款中存在的不一致与中国入世议定书的周边情况相冲突。这些冲突不一致的地方使得大家不清楚第15条(b)款中的含糊不清是否允许成员在选择代理人方面有很大的自由度,因此在针对中国非法资助非国有企业企业发起对中国的反补贴税方面有很大的自由度。
当然,有一些人会争辩认为会员们应该使用中国入世议定书来否定这些问题。毕竟,中国的入世议定书是经过公平磋商的,所以可以想象也许纯文本代表了双方所期望的结果。然而,依靠中国入世议定书的明文规定,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构将难以利用第15条(b)款明显的含糊之处。此外,鉴于公开磋商是私下公开进行的,所以除了解决第15条(b)款的含糊之处的工作组报告之外,不存在任何解释性文件。由于第15条(b)款含糊不清,工作组报告也未能解释以下问题,并且世贸组织诉讼几乎肯定会发生,因此成员不能迅速针对中国非法资助非国有企业而对其征收反补贴税。换句话说,仅仅适用中国入世议定书第15条(b)款将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如下面的小节所讨论的那样,这对中国和美国而言都是一把双刃剑。
1.为什么中国应该同意重新谈判入世议定书第15条(b)款
a.第15条(a)款和第15条(b)款之间的时间限制不一致,使中国无限期地容易受到严重的反补贴措施的影响
中国应该同意重新谈判其入世议定书第15条(b)款的第一个原因是对中国实施反倾销税时使用替代方法存在时间限制,但在启动时没有使用反补贴税的替代方法。鉴于其他世贸组织加入者依赖申请国进行特定经济改革的情况,中国入世议定书具有特定的截止日期即加入后15年,除此之外,成员国不得在反倾销程序中使用外国代理方法。因此,即使美国在2016年后继续将中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它也必须限制其在按照第15条(d)款对中国征收反倾销税时采用替代国方法。考虑到中国入世议定书的目的是强调确定中国追求过渡时期的必要性的方法,这样的规定是合情合理的。
由于没有时间限制,第15条(b)款是中国入世议定书的一个不寻常的异常点。在反补贴税诉讼中没有时间限制,与第15条(d)款所强调的反倾销程序的15年限制形成鲜明对照。我们不清楚为何中国会无限期地给予成员在反补贴税法律程序中使用代理方法的自由,但在反倾销诉讼中没有。一位评论家认为15条(b)款和第15条(a)款之间的不一致的时间限制“违背逻辑”。实际上,对反补贴税程序缺乏时间限制似乎违背了中国入世议定书的规定,即过渡协议中包含永久条款似乎是错误的。
b.第15条(b)款与中国入世议定书的意图之间的不一致意味着中国无法保护自己免受替代方法的侵害
中国应该同意重新谈判第15条(b)款的第二个原因是工作组打算中国入世议定书在某些领域为中国提供优惠待遇。在其报告中工作组确认中国坚持将中国分类作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需求的目的是寻求对发展中国家成员给予的优惠待遇。工作组对中国经济规模巨大,快速增长和过渡性质表示了担忧,并宣称世贸组织将提供有利的待遇,但只有在系统的基础上谨慎解释中国的经济转型。这些例外也构成了中国入世议定书的主体。
中国入世议定书第15条(a)款涉及成员国如何在对中国反倾销程序中使用替代国方法,这是工作组妥协的例证。第15条(a)款允许成员在针对中国非市场经济企业发起反倾销税时使用替代国方法,但仅限于中国无法证明中国产业生产同类产品时市场经济条件符合市场经济国家的程度。
为了说明这一规定,就想象美国对中国征收反倾销税惩罚乔的非市场经济竞争对手。在2016年之前,美国对使用替代方法对非市场经济地位的中国发起反倾销税的宽松程度低于征收反补贴税的程度,这是因为中国有权指出一个“同类产品”的中国替代品。例如,这个同类产品可能不是中国市场化的中国产业中的中国产品。中国的小部件不是一个小工具,但它与中国的小工具处于竞争关系,因此它的合理的市场价格是一个可接受的替代价值。如果存在“同类产品”,美国必须将合理的市场价格作为反倾销程序的替代价格。另外,如果美国不使用中国的合理市场价值,第15条(a)款给了中国抗议的机会。例如,如果商务部使用印度小工具的合理市场价格来替代中国的生产价格,中国可以向世贸组织提出异议。
由于第15条(a)款的规定,如果中国存在另一适合的代替物,中国不需要在反倾销程序中受制于任意的外国代理人。这种保护体现了工作组意图推进的谨慎妥协,因为它使中国有能力反驳调查国不能将中国非市场经济企业与其市场经济企业进行比较的假设。然而中国入世议定书中处理反补贴税和反倾销税的方式是不对称的。与第15条(a)款相比,第15条(b)款在反补贴税中没有使用替代方法的类似准则。因此,世贸组织的反补贴税法不允许中国反驳其非市场经济企业无法与其他中国市场经济企业进行比较的假设。反补贴程序或反倾销程序没有任何内在的理由来证明这种不对称的方式。
此外,第15条(b)款未能推进中国入世议定书的意图,因为第15条(b)款只是植入了通用的世贸组织反补贴税法,并没有为系统的基础提供有利的待遇,也没有认真解释中国的转型经济。并没有解释为什么中国入世议定书在为中国特定条款保留的空间中重申了这一违反世贸组织的反补贴税法。
c.无论中国是否仍被列为非市场经济,第15条(b)款均无条件适用
中国还应同意重新谈判其入世议定书第15条(b)款,因为不管中国是否是非市场经济国家或市场经济国家的地位,第15条(b)授权在反补贴程序中使用替代方法的含义不明确。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承诺进行经济改革。如果发生这些改革,人们会认为世贸组织的默认规则反补贴法将生效,中国加入议定书的临时条款将不再具有约束力。但是,第15条(b)款并没有说中国改革经济后其条款将不再具有约束力。
因此,无论中国经济如何透明和以市场为导向,中国仍然必须遵守第15条(b)款。理论上,中国的经济可以完全以市场为导向,但第15条(b)款仍然适用。这会使中国在世贸组织中处于严重劣势,因为不会对其他成员使用第15条(b )利用不公平的议价方式。因此,允许成员滥用第15条(b)款授予的权力可能会造成一个与世贸组织总体目标相冲突的漏洞。
2.为什么其他会员如美国应同意重新谈判中国入世议定书第15条(b)款
a.第15条(b)款对于会员如何针对中国非法补贴非市场经济企业而启动反补贴税而没有作出有用的说明
成员必须重新谈判第15条(b)款,因为不清楚会员如何根据第15条(b)款打击向中国非市场经济企业提供的非法补贴时启动反补贴税。在选择替代方法时,第15条(b)款允许会员使用代替方法,但前提是不存在中国代替物或调整中国代替物是行不通的。许多问题依然存在,即使调整了国内数据,忽略国内数据是否“实际”?“实际”甚至意味着什么?大家如何调整中国的“主流条款”?中国入世议定书和工作组报告在这些问题上保持沉默。考虑到对这些问题的不同解释可能直接影响大量的国际贸易,会员必须修改第15条(b)款的模糊措辞以避免不必要和不想要的复杂情况。
b.第15条(b)款是针对中国的,并没有包含对不断变化的世贸组织反补贴税法的说明
成员必须重新谈判第15条(b)款的第二个原因是第15条(b)款以与1994年关贸总协定和补贴与反补贴协定取代“补贴准则”相同的方式清除了有用的指导。世贸组织上诉机构扩大了会员如何在世贸组织的一般反补贴税法的背景下使用替代方法,但这一解释说明不适用于中国,因为上诉机构的裁决不是针对中国的。
例如,在US-Lumber反补贴税最后阶段中,上诉机构澄清了成员如何在补贴与反补贴协议第14条(d)款的范围内使用替代方法。第14条(d)款涉及通过提供商品或政府服务不准确的报酬,而且由于政府对非市场经济进行了中央计划,所以理论上可以适用于非市场经济地位的中国。上诉机构认为只要国际代理机构在14条(d)款反补贴程序中使用替代国方法,(1)目标政府的非法行为扭曲了整体市场价格;(2)替代国反映目标国家当前的市场状况。
然而,第15条(b)款规定中国不受US-Lumber反补贴税最终决定和其他世贸组织案例的澄清限制,因为第15条(b)款是针对中国的。而关于成员国如何使用在世贸组织一般反补贴税法的背景下采用替代方法,究竟会员在使用针对中国的非法补贴非市场经济企业的反补贴税时如何使用替代方法仍不清楚。除非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构对中国做出具体的裁决,或者在成员修改中国入世议定书的措辞之前,第15条(b)款将永远不明确。
c.中国入世议定书的意图不是要解决成员在针对其他成员非法资助非市场经济企业时如何使用替代方法的长期存在模棱两可的问题
成员国应重新谈判中国入世议定书第15条(b)款,因为在将中国纳入世贸组织的斗争中,成员国可能制定了有风险的捷径。由于世贸组织通用的反补贴税法没有明确授权在非市场经济的反补贴税诉讼中使用替代方法,在中国加入时适用于非市场经济的反补贴税尚未解决,工作组不希望中国的入世议定书即过渡性协议去澄清长期存在的不确定性。此外,中国入世议定书反映了通过公平原则谈判的结果,而不是世贸组织关于寻求解决长期以来成员针对非市场经济发起反补贴税时如何使用替代方法任务的结果。
事实上,在中国加入世贸谈判期间,规避这个有争议的问题可能更符合中国和谈判成员的最大利益。鉴于中国拥有国际贸易支持者的地位,公平交易的主要利益可能是先创造一个框架,尽管这个框架还不完善,但短期内各方都可以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受益。实质上,谈判的重点可能是实际行动最基本的必需品,并在今后的道路上对改进措施感到担忧。由于短期利益在不完善的条款方面发挥了作用,第15条(b)款提供了一个软弱的先例,给予会员使用替代方法的权利,因为他们认为可以在中国非法资助非国有企业时对中国启动反补贴税。
C.第15条(b)款中模糊的短期解决方案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已近九年。成员需要重新谈判第15条(b)款以弥补其六个问题。如果这没有发生。成员将阻碍他们迅速采取单方面行动来打击中国非法补贴的能力。另外,没有重新谈判,中国很容易受到不公平的反补贴税措施。有幸的是还有一个短期框架来弥补这些担忧。
在短期内,各成员国应与中国谈判以第15条(a)款的相似方式来重建第15条(b)款。这基本上将反倾销程序和反补贴税纳入单一测试以确定非市场经济出口的价值,就像所做的一样,在过时的补贴代码中。这一修改将允许成员在启动针对中国的非法资助非国有企业补贴时使用替代国方法,但仅限于不存在其他中国“同类产品”的情况下。允许中国部分控制对其提起的惩罚性措施将使中国更可能同意重新谈判的条款,并应激励中国遵守其承诺的经济改革。另外,如果市场经济状况是中国经济的特征那么修订第15条(b)款将保护中国,从而增加谈判成功的机会。以下讨论进一步强
全文共36369字,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资料编号:[15567],资料为PDF文档或Word文档,PDF文档可免费转换为Word
以上是毕业论文外文翻译,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