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ationalization through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In search of relevant design dimensions and elements
Abstract:Internationalization through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involves the creation, or reinvention, of the business itself. This paper aims to integrate basic insight from the literature on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firm, 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ship, and global marketing into a conceptual model. Our model illustrates that internationalization through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includes design dimensions, which are domestic or globalized in upstream production as well as in downstream markets. The outcome of this paper is four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odel types each with a specific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dealing with differences across geographical locations and entry mode elements. We address the interrelation of these dimensions and elements in firmsrsquo; international activities.
Keywords Businessmodel innovation .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firm. 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ship . International businessmodels . Entrymodes . Resource allocation to
dealwith differences among geographical locations
Introduction
This paper aims to expand our understanding of business models,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and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a firmrsquo;s nexus. Moreover, in order to create models that provide managers and researchers with terminology to describe internationalization through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as well as a language that fosters dialog and promotes a common understanding,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of business activities spanning multiple national contexts. Innovation is vital in a world characterized by globalized competition (Tidd 2006).
We see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as more than a question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hesbrough 2007), rather as the creation, or reinvention, of the business itself.When a firm decides to internationalize its activities, its focus is on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It leads to globalized competition not only in the value proposition of offerings in a domestic context but also in the global sourcing and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and activities. Also, the firmrsquo;s enhancement of its value proposition and creation of new market channels and segments will be impacted. This is in-line with the traditional understanding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firm, namely the process of adaptation, change, and development of a firmrsquo;s fundamental functions, systems, and structures through successive transformations, as a consequence of interaction with its multinational and transnational environment (Rask et al. 2008).
Globalization can be understood as a process leading to greater interdependence and mutual awareness among economic, political, and social units in the world (Guillen 2001). The meaning and significance of localization have developed through an extensive use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reating new forms of global market presence,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Companies like eBay, Starbucks, IKEA, 7-Eleven, and McDonaldrsquo;s have developed business models and successfully applied them to international expansion. While their operations may revolve around the export (or import) of products, it is really the models they use that offer them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ten, business models that are successful on the domestic market require adjustment to fit an economic, political, legal, or cultural environment abroad (Albaum et al. 2005). However, we still live in a world where “semi-globalization characterizes the true state of cross-border integration: borders still matter a great deal, but so do flows across them” (Ghemawat 2007b, 2011). Semi- globalization, understood as incomplete cross-border integration, is also the setting for firms like McDonaldrsquo;s; they find that the most successful business strategy is an adaptive approach that combines the standardization of certain core elements with the localization of others (Ghemawat 2007b, 2011).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construct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to understand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odels where locational aspects are integrated. Some scholars argue that business models must include geographical location (Yip 2004;Onettietal. 2012b) because understanding the local context is vital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eyer2013).More research on location and its impact on business models has been called for
(Cannone et al. 2012); also, more knowledge on business models that facilitates early and rapid internationalization is needed (Onetti et al. 2012a). Our search for literature in relation to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firm found that it lacks integration with business model literature. Therefore, this paper aims to answer the research question: What are the relevant design dimensions and elements for internationalization through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and how do these dimensions and elements relate to the firmrsquo; s international activities? Our point of departure is the work of Onetti et al. (2012b), which is seen as being the first to criticize the business model literature for overlooking the geographical dimension (Cannone et al. 2012; Cortili and Menegotto 2010;Groslash;nning 2013). Onetti et al.(2012b) sought to create theories reflecting actual practice, namely the ever-increasing intertwinement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innovation (Halilem et al. 2013; Glavas and Mathews 2014). Furthermore, it is argued that business models and strategies are concepts that must be considered separately (Burkhart et al. 2011; Balboni et al.2013; Cortili and Menegotto 2010; Groslash;nning 2013). Therefore, facilitating internationalization through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requires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and international strategy.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is the generic term for the creati
全文共36388字,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实现国际化:
寻找相关的设计尺寸和元素
摘要:通过商业模式创新进行国际化涉及到企业自身的创造或再创造。 本文旨在将关于商业模式创新,企业国际化,国际创业和全球营销的基础知识整合到概念模型中。 我们的模型表明,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实现的国际化包括设计维度,这些维度在上游和下游市场都是国内或全球化的。 本文的结果是四种国际商业模式类型,每种类型都有一个特定的资源分配来处理跨地理位置和进入模式元素的差异。 我们解决这些维度和要素与企业国际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商业模式创新 公司的国际化 国际创业 国际商业模式 入门模式 资源分配给处理地理位置之间的差异
介绍
本文旨在扩展我们对商业模式,商业模式创新以及公司关系国际化的理解。 此外,为了创建模型,为管理人员和研究人员提供通过商业模式创新来描述国际化的术语,以及促进对话和促进共同理解的语言,本文讨论跨越多个国家背景的商业活动的发展。 在以全球化竞争为特征的世界中,创新至关重要(Tidd 2006)。
我们将商业模式创新视为不仅仅是技术创新问题(Chesbrough,2007),而是创造或重塑企业本身。当企业决定将其活动国际化时,其重点是商业模式创新。 它不仅导致了全球化的竞争,而且还导致了国内背景下的产品价值主张,也导致了全球资源和活动的采购和分配。 此外,该公司提升其价值主张并创造新的市场渠道和细分市场也将受到影响。 这与公司国际化的传统理解是一致的,即通过连续的变革适应,变化和发展公司的基本职能,体系和结构的过程,这是与其跨国和跨国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Rask等2008)。
全球化可以理解为一个导致世界经济,政治和社会单位之间更加相互依存和相互认识的过程(Guillen 2001)。 本地化的意义和意义是通过广泛使用信息和通信技术而发展起来的,创造了全球市场形象,管理和组织的新形式。 eBay,星巴克,宜家,7-Eleven和麦当劳等公司已经开发出商业模式,并成功应用于国际扩张。 虽然他们的业务可能围绕产品的出口(或进口),但实际上他们使用的模式为其提供了竞争优势。 通常,在国内市场取得成功的商业模式需要进行调整以适应国外的经济,政治,法律或文化环境(Albaum et al。2005)。 然而,我们仍然生活在一个“半全球化表征了跨境一体化的真实状态的世界:边界仍然很重要,但跨界流动也是如此”(Ghemawat 2007b,2011)。 半全球化,被理解为不完整的跨境一体化,也是麦当劳等企业的场所; 他们发现最成功的商业策略是将某些核心元素的标准化与其他本地化相结合的自适应方法(Ghemawat 2007b,2011)。 本文的目的是构建一个理论框架,以了解位置方面整合的国际商业模式。 一些学者认为商业模式必须包括地理位置(Yip 2004; Onettietal。2012b),因为了解当地情况在国际商业中至关重要(Meyer2013)。更多关于位置及其对商业模式的影响的研究一直被要求(Cannone等,2012;另外,还需要更多关于促进早期和快速国际化的商业模式知识(Onetti et al。2012a)。 我们对与公司国际化相关的文献进行搜索发现,它缺乏与商业模式文献的整合。 因此,本文旨在回答研究问题:通过业务模式创新实现国际化的相关设计维度和要素是什么?这些维度和要素与公司的国际活动有何关系? 我们的出发点是Onetti等人的工作。 (2012b),这是第一个批评商业模式文献忽略地理层面(Cannone et al。2012; Cortili and Menegotto 2010;Groslash;nning2013)。 Onetti等人(2012b)试图创建反映实际做法的理论,即国际化和创新的不断增加的交织(Halilem et al。2013; Glavas and Mathews 2014)。 此外,有人认为,商业模式和策略是必须单独考虑的概念(Burkhart等2011; Balboni等2013; Cortili和Menegotto 2010;Groslash;nning2013)。 因此,通过商业模式创新促进国际化需要了解商业模式创新与国际战略之间的差异。 商业模式创新是企业自身创造或再创造的通用术语,而国际战略则是指导企业在全球市场定位的管理选择方面的商业模式创新(Zott and Amit 2008).Onetti et al。 (2012b)提出了以下相关的战略问题:(1)公司的重点是什么? 即为支持价值主张的流程和活动分配资源,(2)模式,即谁来管理活动,以及如何? 最后,(3)轨迹,活动在哪里发生? 在本文中,我们首先解释以下内容来解决这些问题。 首先是公司国际化领域与商业模式创新领域之间的联系。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关于国际商业模式的设计维度的场所战略问题,包括空间地理以及位置价值链维度。 这些设计维度将通过将着名的商业模式构建块画布与新的国际企业文献相结合来解决。 然后,我们集中讨论包含资源分配设计要素的模式战略问题。 文献研究了促进下游市场和上游生产的国内和国际市场机遇的国际进入模式要素。 在此之后,我们将讨论在为全球活动分配资源时处理跨地域差异的设计要素的焦点战略问题。 讨论了由此产生的概念模型的介绍,并在论文的最后部分提供结论性意见。 商业模式创新和公司的国际化进程根据Markides(2006)的说法,“商业模式创新是在现有业务中发现完全不同的商业模式”,这意味着商业模式可以被创新。 这个定义类似于将企业国际化理解为创新决策过程(Andersen 1993; Rogers 1962)。
在本文中,商业模式创新利用了研究流,该研究流侧重于其他研究流注重于从商业模式创新中产生效应的先决条件(Schneider and Spieth 2012)。 我们对关注元素和过程的商业模式创新研究文献的回顾表明,很少有作者(Onetti et al。2012b)关注国际化。 但是,有一些例外与国际化有一些间接关系。 Casadesus-Masanell和Ricart(2010)在没有解决国际化问题的情况下使用了全球战略案例(瑞安航空)。 Demil和Lecocq(2010)在Penrosian观点的启发下,从动态角度理解商业模式创新(Penrose 1959),最初是对乌普萨拉国际化过程模型创造者的强烈启发(Johanson and Vahlne 1977, 1990,2009; Johanson和Wiedersheim-Paul 1975)。 此外,这个彭罗斯对企业的动态观点支配了另外两篇文献,但是有两个不同的结果。 Smith,Binns和Tushman(2010)建议在新(和外国)市场上推出产品和服务涉及冒险和增加差异的活动时采取探索策略。 Sosna,Trevinyo-Rodriacute;guez和Velamuri(2010)侧重于国际化,而不是在勘探阶段,而是在开发阶段将业务模式复制应用到类似的国外市场和适应不同的国外市场。 本文后面将讨论处理不同背景的设计元素以及促进国际活动作为另一个重要设计元素的输入模式。 在解决这些问题之前,
我们将通过商业模式创新画布(Osterwalder et al。2010)中介绍的商业模式创新以及由此产生的国际商业模式类型来讨论国际化的维度。 国际商业模式设计维度在本研究中,“模型”被理解为理想的追随者(Rask et al。2008)。 其目的是在系统调查中降低目标现象的复杂性(Seelos 2010)。 更确切地说,一个模型是一个简化的图像 - 一个抽象概念 - 一个实际或想象的现实,以研究因素之间的关系的形式出现。 在本文中,我们将重点放在被理解为理想类型(Weber 1948)的解释示意模型(Aronsson et al。1973)上。 换句话说,重要的不是模型假设的真实性,而是如何应用模型,即模型允许公司做出的预测(Ghemawat 2007b,2011)。必须给出商业模式的常识定义,作为企业如何开展业务的模型,以揭示相关的设计维度和要素。 根据Baden-Fuller和Morgan(2010)的说法,商业模型有许多标签:商业模型可以理解为分类,角色和规模模型和遵循和复制的过程等。商业模型可以被看作是一个结构模板,概述了公司与价值链中所有外部上游和下游合作伙伴的互动(Sainio et al。2011)。 此外,商业模式可以被理解为一个新的分析单元,它解释了企业如何开展业务,概念化了企业活动如何发挥作用,并解释了企业获取的价值及其创造方式(Zott et al。 2010)。 这些结构设计的维度和要素应该以业务模式的内容为基础,以哪些活动的执行方式和方式为依据; 此外,应重点关注对活动负责的治理以及应在何处开展这些活动(Zott和Amit,2010)。 这与战略设计的莲花,工作方式和重点框架相一致,其中组件和构件块表达了业务模型的定义(Onetti et al。2012b)。 业务模型画布(Osterwalder et al。2010)有助于在全球价值创造视角中使用业务模型构建块进行战略定位的过程。 这个画布“是一个突出的例子......这在企业中经常使用”(Eppler et al。2011)。 Peter Dicken的书Global Shift(1986)使读者不仅能够遵循下游市场的全球化,而且能够关注生产的上游全球化(Ghemawat2007b,2010)。 他的研究表明商业模式构建模块不能孤立地看待,而必须在相互关联的背景下讨论。 企业,而不是市场,调解大部分国际交换(Ghemawat 2007b,2011)。 商业模式画布引发了可能推动公司国际化的问题。 在战略创新中,提出这些经典问题很重要(Markides 1997):“提供哪些产品? 我们如何创造与产品相关的价值? 谁是我们的客户,哪些需要我们履行,谁是协助这个价值创造过程的供应商?“由于商业模式创新不是产品创新(Markides 2006),我们留下了两个基本的方式和问题。 上游部分的主要活动和资源以及下游部分的客户关系和渠道回答了如何处理与产品相关的价值创造。 主要合作伙伴和客户群体回答以下问题:谁是我们的客户,哪些需要我们履行,谁是我们的供应商,谁协助完成价值创造过程?
市场全球化涉及下游客户活动,生产全球化涉及上游活动。 关于市场的全球化,近几十年来,全球同质化现象在文化障碍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消退,但仍然非常重要,并将继续如此。 而且,生产的全球化反映了企业利用差异的最近发展 - 通过在一个国家购买低价而在另一个国家销售高价。 由于国家间持续存在的巨大差异以及降低成本的普遍压力,这一点仍然很重要(Ghemawat 2007b,2011)。
大多数商业模式的思想和理论来自dot.com时代(Amit和Zott 2001; ZottandAmit 2010; Zottetal。2010; Osterwalder等人2005; Chesbrough 2006; Onettietal。2012b),因为万维网造成了全球化的局面(电子)业务,为同质市场提供服务。 在这个半全球化的世界中(Ghemawat 2007b,2011),区分国内和国际市场非常重要。 正如在国际新企业文献(Di Gregorio et al。2008; Oviatt and McDougall 1994b)中,可以区分下游和上游活动的国内和国际市场机会。 图2说明了这种简单的区分导致了四种类型的商业模式。国内企业只使用基于国内的商业模式。 即使该公司在国内行事,其产品和服务也可以通过出口公司和类似的间接销售渠道等其他公司进行国际销售。 本地生产也是如此:一些供应是从当地经销商购买的进口品。当本地食品生产商将其产品出售给全球食品公司(如Uhrenholt A / S,以同一品牌出口产品)时,通常采用基于国内的商业模式。 拥有以进口为基础的商业模式的公司寻求国内市场的销售机会,并依赖全球供应市场,例如国内连锁超市就是如此。 基于出口的商业模式与基于导入的商业模式相反。 出口公司在当地集中资源,将他们的商品出口到国际市场,并通过畅销国内市场获得更高的收益。 与进口商一样,出口商的需求和供应市场知识通过发现和应对新兴机会的能力为他们提供竞争优势。 基于出口的商业模式是大多数出口营销文献关注的商业模式。 最后,半全球商业模式具有进口和出口为基础的商业模式的特点。半全球商业模式是最激进的扩张模式,因为它从国际销售和国际采购活动中获得竞争优势,相关知识。 这在全球行业尤为重要,“一个公司在一个国家的地位受其在其他国家的地位显着影响,反之亦然”(Porter 1986)。 这些机会是通过查找发现最佳成本/价值比的来源,装配,分销和销售活动来创造的(Mudambi 2008),从而反映了生产和市场的全球化(Ghemawat 2007b,2011)。文章所有苹果电话都将半全球商业模式很好:“由苹果公司在加州设计。 中国组装。”
国际商业模式设计元素
从前一部分中,我们知道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实现的国际化应该反映基于国内,基于出口的,基于进口的和半全球商业模式的上游和下游维度。 在下一节中,我们关注的是谁来处理这些活动,或者什么是国际商业文献术语输入模式。 促进国际商业模式创新的各种进入模式反映了上游和下游以及国内和国际背景层面。 随后将讨论各种商业模式背景下的全球战略决策,其目的是回答这个问题:商业模式创新如何处理。 本部分的最后部分总结了最终模型的初步框架,通过商业模式创新说明了国际化。
促进不同背景下商业模式创新活动的入口模式在国际商业中,关于外国市场进入模式的讨论涉及谁处理下游和上游价值创造活动。 进入模式通常被定义为一种机构设置,目的是促进商品和服务从一个市场环境转移到另一个市场环境(Root,1987; Andersen,2005),即关于承诺的国际活动的形式和性质用于国际活动的资源以及转移到或复制到国外市场背景下的活动和资源(Strandskov,1995)。进入模式的选择都是Onetti et al。(2012b)框架作为方式决定(由内部
全文共11349字,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资料编号:[12110],资料为PDF文档或Word文档,PDF文档可免费转换为Word
以上是毕业论文外文翻译,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