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原文共 34 页,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在内部和外部协作中管理技术距离:吸收能力惯例和创新的社会整合
(选自Ellen Enkel,Annika Groemminger,Sebastian Heil.Managing technological distance in internal and external collaborations:absorptive capacity routines and social integration for innovation[J]. The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2018,43(5):1257~1290.)
摘要:虽然与既定价值链之外的项目合作伙伴的高技术距离可以对创新绩效产生积极影响,但项目目标只能通过项目成员的社会整合来实现,而不是通过协调和沟通。本文利用嵌入性和吸收能力文献来探讨社会整合机制如何在组织内部和跨组织的远程协作中转化为不同的学习结果。利用对项目成员的专家访谈作为我们的主要数据来源,我们对许多跨组织项目进行了深入的多案例研究分析。我们的发现表明,不同类型的社会整合机制对学习结果的影响可能会影响加工和生产技术的能力。此外,他们认为,不仅是范围,而且是围绕内部和外部吸收能力惯例的社会融合机制的相互作用,使项目成员能够参与探索、转化和利用远程知识。在研究社会整合机制如何促进远程协作中的学习成果时,我们的研究为吸收能力的文献做出了贡献。
关键词:创新;协作;技术距离;知识转移;社会整合;吸收能力
1 导论
创新过程涉及资源密集型搜索,旨在探索与现有产品完全不同的新领域,以找到可商业开发的新技术知识组合((Laursen,2012;Rosenkopf和Nerkar,2001)。因此,组织需要与组织内外的众多行为者合作并从他们那里获取知识(Katila和Ahuja,2002)。在以前的论文中经常描述的创新过程的一个关键方面是利用内部和外部知识来源来开发创新并使创新商业化,以防止不可接受的狭隘的内部焦点(Love等,2014)。
企业不仅仅着眼于自身组织的边界之外,而是超越其主要行业去获取新的和外部的知识,因为它们认识到在既定价值链之外的潜在合作伙伴的价值。伙伴关系可能是非正式合作、战略联盟或合资企业的结果。它们提供了丰富新技术和创新知识的机会((Datta和Jessup,2013;Rosenkopf和Almeida,2003;Rosenkopf和Nerkar,2001)。通过从自己行业之外寻求创新,企业扩大了其范围,以获得不同于目前在其产品组合中的技术,并增加具有高度创新解决方案潜力的可能新技术组合的数量和种类(Fleming,2001)。因此,技术距离反映了“企业在技术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的差异程度”(Gilsing等,2008)。
高技术距离使得组织在协作过程中更有可能遇到潜在的有价值的内部和外部合作伙伴[1]。这些相遇增加了交流的知识的新颖性和价值,进而导致激进的创新(Enkel和Heil,2014)。然而,在某一点上,技术距离变得如此之高,以至于它排除了利用合作创造的知识和机会所需的相互理解(Gilsing等,2008;Nooteboom等,2007;Wuyts等,2005)。为了应对高技术距离,当组织在其核心产业之外冒险以确保成功的探索性学习和知识创造时,避免不确定的知识交流是至关重要的(Ahuja和Morris Lampert,2001)。在这种情况下,促进与合作伙伴的个人互动是有益的,因为这可以促进远程知识的共享,降低整合(Katila和Ahuja,2002)和重组创新(Phelps,2010)的许多成本。尤其是吸收能力文献(Cohen和Levinthal,1990;Lewin等,2011;Todorova和Durisin,2007;Zahra和George,2002)指出了当必须吸收外部知识时,社会融合和互动的重要性,即获得、同化、转化和探索(同上)。已经发现不同的社会融合机制超越了内部和外部吸收能力的常规,促进了合作组织内部和之间的协调和沟通(Ebers和Maurer,2014;Hotho等,2012;Lewin,Massini和Peeters,2011;Todorova和Durisin,2007;Zahra和George,2002)。Jansen等(2005)经验表明,吸收能力通过社会融合机制得到加强,如与不同层级的内部知识来源的联系以及组织中个人的社会化策略。同时,Ebers和Maurer(2014)展示了组织边界管理者的外部和内部联系如何分别影响组织的潜力和实现的吸收能力。这与强调一个组织与外部知识来源的联系如何在获取和利用外部知识方面提供好处的其他文献是一致的(Cockburn和Henderson,1998;Zucker等,1994;Zucker等,2002,1998)和创新绩效((Owen-Smith和Powell,2004;Powell等,1996)。此外,文献指出了社会接近伙伴在组织通过互动学习和创新能力中的作用(Granovetter,1985;Uzzi,1997)。因此,强大的社会联系有助于整合难以转移的知识。此外,对于与高技术或认知距离的合作伙伴的合作尤为重要(Nooteboom等,2007),即当涉及到协调和交流私有和专有知识时,远程协作、强大的联系和嵌入性被认为提供了替代解决方案。更具体地说,这种协调和交流专有知识的替代方式可以提高团队生产率,促进探索性学习((Reagans和McEvily,2003;Uzzi和Lancaster,2003)。
换言之,旨在与外部或内部伙伴交流高技术距离知识以进行创新的组织可以从各种社会融合机制中受益。社会整合使组织能够认识和理解外部知识,将其与现有知识同化和重组,并应用所创造的新知识,即它使其能够吸收外部知识。相关机制包括联系、内部和外部伙伴,与伙伴的社会互动、沟通和社会化。
虽然介绍的文献强调了社会整合在吸收与组织知识库相关的外部知识方面的重要性,但它没有提供经验证据来说明来自较低级别的参与者(如单个项目团队成员或项目助理)的不同社会整合机制如何丰富组织充分整合远程知识和创新的能力。也不清楚社会融合机制如何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促进外部知识吸收以及一个组织及其学习能力(Nooteboom等,2007)。因此,Volberda等(2010)建议进一步研究这一问题,以探索组织内和组织间促进社会融合的吸收能力发展之间的互补性。同样,研究人员呼吁进行调查(Bartsch等,2013; Ebers和Maurer,2014)对不同社会融合机制的重要性和相互作用,例如影响组织吸收能力的联系或社会化。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打算解决以下研究问题:在处理高技术距离时,社会融合机制如何促进与来自内部或外部组织的合作伙伴的创新合作?
对德国制造业26个项目的定性分析表明,有四种社会整合机制类型,单独或结合起来,会影响一个组织在相关创新项目中吸收远程知识的能力。此外,我们的结果表明,能够实现全面吸收的不一定是程度,而是社会融合机制在处理外部知识方面的多样性和相互作用。通过区分和阐述内部联系、外部联系、系统沟通和社会化作为不同的社会融合机制,本研究有助于吸收能力概念的具体化(Cohen和Levinthal,1990;Hotho等,2012;Jansen等,2005;Lane等,2006;Lewin等,2011;Volberda等,2010;Zahra和George,2002)。
2 理论框架
2.1 技术距离和吸收能力
正如熊彼特(1939)所提出的,新知识的创造是现有知识重组的结果。因此,我们的研究从知识的角度调查了技术距离作为合作创新的障碍。与此同时,多样性和资源异质性是组织间学习的宝贵来源,并有可能提供新的知识(Ahuja,2000;Leyden等,2014; Phelps,2010;Powell等,1996;Rosenkopf和Almeida, 2003;Wuyts等,2005)。源自认知距离的概念(Nooteboom ,2000;Nooteboom等,2007),技术距离可以被认为是从组织层面到技术层面的认知距离概念的“翻译”。因此,技术距离是指合作组织的技术经验和知识基础之间的差异。合作项目团队成员之间的技术距离(即较低层次的参与者)在过程技术的层次上,它在输入和输出之间起中介作用,在产品技术的层次上,它创造新产品或服务(Knoben和Oerlemans,2006)。
关于知识吸收和创新的合作期间最佳技术距离的一般影响和重要性(Nooteboom,1992,1999)已经被大量的研究从经验上证明了(Gilsing等,2008;Nooteboom等,2007;Wuyts等,2005)。这些研究在认知距离的概念和合作成功之间建立了一种倒U型关系(同上)。分别来说,技术距离和创新的关系既是福也是祸。一方面,随着合作伙伴之间技术距离的增加,知识交流的新鲜感增加,从而导致根本性的创新(Ahuja和Morris Lampert,2001;Phene等,2006)。 另一方面,随着技术距离的增加,合作伙伴之间的理解减少,知识交流变得更加复杂,在某一点上,合作伙伴之间不再可能进行知识交流。如果合作伙伴的技术知识基础过于相似,合作只会带来低水平的创新价值,从而导致增量创新。这可能是技术锁定的结果,类似的知识库限制了新技术或新市场可能性的开发,因为没有什么可学习的了(Boschma,2005;Knoben和Oerlemans,2006)。
已经表明,克服技术距离的风险以便从其机会中获益的决定性因素是组织的吸收能力(Broring和Leker,2007;Gilsing等,2008;Nooteboom等,2007;Wuyts等,2005)。换句话说,高度发达的吸收能力加强了组织在高技术距离上合作创新的能力(Lewin等,2011;Todorova和Durisin,2007;Zahra和George,2002)。在下文中,我们将详细阐述吸收能力在成功地与在遥远的技术环境中运作的伙伴合作中的作用,以及社会融合如何发挥独特的作用。吸收能力为组织提供了丰富的外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额外选择,使他们能够通过现有知识的罕见组合进行探索性创新(Jansen等,2006)。虽然吸收能力的各种概念之间存在一些重叠(Cohen和Levinthal,1990;Lane等,2006;Todorova和Durisin,2007;Zahra和George,2002),但一个共同的概念化尚未出现,并且是当前的一个文学辩论的主题(Volberda 等,2010)。为了这项研究的目的,我们巩固了Lane等人(2006)基于过程的吸收能力概念化与Todorova和Durisin (2007)的组件能力。这种吸收能力的动态表现包括三个阶段。首先,潜在的有价值的外部新知识需要被认可和理解(探索性学习)。第二,知识被同化并与公司内部的知识基础和过程相关联(变革性学习)。第三,新知识是通过将被吸收的知识与现有知识重组而创造和应用的(开发性学习)(Lane等,2006;Todorova和Durisin,2007)。此外,我们参考Lewin等人(Lewin等,2011)的内部和外部吸收能力常规框架。内部吸收能力程序涉及内部变异、选择和复制过程的管理。另一方面,外部吸收能力例程包含在外部环境中获取新知识的探索管理(Lewin等,2011)。
将技术距离的概念与其潜力和挑战以及吸收能力的概念结合起来,一个组织就能从一些机制中受益,这些机制使其能够在与合作伙伴合作进行创新时提高吸收能力并克服技术距离(见图1)。因此,在这项研究中,我们研究了社会融合机制如何影响吸收能力的不同组成部分,包括个人和集体,同时促进高技术距离的知识交流。
图1社会融合机制对能力和技术距离的概念化影响(改编自Nooteboom等,2007)
2.2 社会整合
一个公司的知识基础越多样化,其员工就越习惯于与拥有不同技术专业领域的个人合作(Schilling等,2003)。因此,选择个人作为组织内的分析单位和合作项目团队的成员,是因为社会融合在吸收能力和学习的发展中反复与个人的潜在知识相关活动联系在一起(Mowery等,1996;Schilling等,2003)。这种活动既发生在内部,也发生在外部,表现出不同的过程维度和吸收能力的组成部分(Volberda等,2010)。随后,社会整合机制“使组织能够分享、交流并将个人层面的学习转移到组织层面”(Lane等,2006)。
社会融合是指建立联系的共同价值观、规范和其他机制(Jansen等,2005; Tsai和Ghoshal,1998;Walker等,1997)和社会化(Adler和Kwon,2002;Nahapiet和Ghoshal,1998)在一个组织的成员之间,但也在不属于同一组织的合作伙伴之间。它有助于组织内部或外部知识的集体开发、共享和整合(Jaworski和Kohli,1993;Lewin等,2011)。已经证明超越内部和外部吸收
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资料编号:[259021],资料为PDF文档或Word文档,PDF文档可免费转换为Word
以上是毕业论文外文翻译,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