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原文共 12 页,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窗体顶端
跨国并购中的跨国不确定性和控制水平
——以拉美与美国跨国公司的比较为例
作者:Shavin Malhotra 1, Xiaohua Lin2, Carlyle Farrell 3
摘要:本研究探讨了跨国不确定性如何影响拉美和美国跨国企业(MNE)在跨国并购(CBA)方面的谈判水平。衡量跨国不确定性使用三个指标 - 文化距离,地理距离和机构距离。假设,以交易成本经济学为基础,使用拉丁美洲和美国跨国公司在1996年至2013年期间990个跨国并购案例样本进行测试。使用对数,随机和随机效应回归分析数据。实证结果表明,跨国企业的共享倾向随文化,地域和机构距离增加而增加(?)与全部所有权的增长相反。然而,拉美跨国企业的上述关系明显弱于美国跨国公司。 具体来说,与美国跨国公司相比,随着跨国不确定性的增加,拉丁美洲企业有极大倾向去选择拥有完全所有权(高度控制)。 这项研究通过对跳板角度进行实证检验,为新兴市场跨国公司的国际化提供了一个新观点。
关键词:拉丁美洲跨国公司、跨国并购、文化距离、地域距离、机构距离、跳板观点
- 简介
本研究考察了跨国不确定性对拉美和美国跨国公司跨国并购(CBA)谈判控制水平的影响。这个研究是比较并研究了发达国家(即美国)和新兴市场(即拉丁美洲)跨国公司的国际化战略。Cuervo-Cazurra(2012)指出,自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来,学者们对新兴市场跨国公司(EMNE)对外直接投资战略的理解有了新的兴趣。这种新的兴趣跟随着之前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初的智力调查的涌现,同时出现了一些来自新兴市场的全球企业,以及他们对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的高调收购。印度汽车制造商塔塔汽车收购福特的捷豹和路虎品牌是一个值得注意的例子。同样,由墨西哥Cemex购买英国水泥制造商RMC也显示了当前新兴市场跨国公司收购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风向。这些和其他交易不仅引起了国际商业学者的关注,而且也引起了商业新闻的极大兴趣。毫无疑问,新兴市场跨国公司变得越来越重要,并且对全球经济增长作出了重大贡献(Ramamurti&Singh,2009; Cuervo-Cazurra,2012和Chattopadhyay,Batra和Ozsomer,2012)。然而,目前关于新兴市场跨国公司国际化工作的大部分工作是通过来自少数新兴市场的企业,特别是印度和中国(Ciravegna,Fitzgerald,Kundu,2013年)。例如,拉丁美洲等地区几乎没有引起国际商业学者关注尽管这些跨国企业也实施了积极和创新的扩张战略,并且现在在诸如水泥,葡萄酒,巧克力,面包和航空航天等行业中占据全球领先地位(Casanova,2009;Guilleacute;n&Garciacute;a-Canal,2009)。拉美跨国公司参与了许多重大交易,例如2006年巴西的Companhia Vale do Rio Doce以170亿美元收购的加拿大矿业巨头Inco有限公司,以及2014年墨西哥Grupo Bimbo收购加拿大Bread仅以低于20亿美元的价格。参考由墨西哥Cemex收购英国公司RMC。由于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数据显示拉丁美洲跨国公司的并购事件不是一次性事件,而是代表着增长的趋势,分析数据也不足为奇。参考由墨西哥Cemex收购英国公司RMC。匮乏的数据也并不出乎意料的显示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数据显示拉丁美洲跨国公司的并购事件不是一次性事件,而是代表着增长的趋势。在外商直接投资方面,拉美跨国企业正在海外市场上获得瞩目。 例如,拉丁美洲跨国公司跨国采购的价值从1990年的10亿美元增加到2012年的320亿美元(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2010年,2014年)。考虑到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衡量的区域规模,文献中缺乏代表性也令人惊讶,近6亿人,GDP换算出来的平均购买力约为8万亿美元(Fastoso&Whitelock,2007)。
有限的研究曾专门研究了拉美跨国企业的国际化战略。 例如,Dau(2012)认为制度环境影响拉丁美洲跨国公司国际化战略。近来的作者认为,政府改革对私营企业的国际化行为影响大于国有企业。然而尽管有这个例子,拉美的商业国际化在学术文献中只获得了有限的关注。事实上,对拉丁美洲跨国公司国际化战略的了解仍然相当薄弱(Peacute;rez-Batres,Pisani,&Doh,2010)以及现有的新兴市场跨国公司战略是否适用于该地区的企业仍不清楚。最近的几项研究表明,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跨国公司偏好获得目标公司的部分股权
(例如承包商,拉希里,Elango,&Kundu,2014; Malhotra,Sivakumar&Zhu,2011; Malhotra&Gaur,2014)。这些研究测量跨国差异主要是利用文化距离和并不区收购者来自发达国家还是新兴经济体。所以这些研究的结果是不同于发达国家的跨国并购还是同等适用到新兴经济体仍不清楚。学者们普遍建议经验来自发达市场的跨国企业的策略不太适合新兴市场跨国公司(Parmentola,2011; Luo&Tung,2007)。新兴市场的跨国公司在其国际化活动中似乎并未走上阶梯式的发展道路,可能鼓励他们在全球舞台上克服更高的风险水平(罗和东,2007)。这提出了一些重要但没有回答的问题。新兴市场的跨国公司更有可能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进行风险较高的跨境收购,如果是,为什么?另外,新兴市场的跨国公司是否受跨国公司的限制,远远低于来自发达国家的跨国企业?此外,与来自发达国家的跨国企业相比,新兴市场的跨国公司受到某些形式的跨国家距离的限制?本研究通过比较美国和拉丁美洲新兴市场跨国公司的跨国距离股权所有权策略来帮助回答这些问题。因此,本文有助于跨国公司所有权的文献以及关于拉美跨国企业国际化的文献。
从交易成本经济学(TCE)得出,本研究假设同时增加文化,地理和体制距离将导致较低的控制水平(即降低股权所有权)对于美国和拉美两国的跨国公司来说,这种负面关系美国跨国公司比拉美跨国公司更为明显。经验基于对9000个跨国并购案例的分析结果找到对这些的支持假设。这个发现,并不否定已经广泛使用的国际商业文献交易成本经济学的有用性,而是提醒我们基于经济理论对西方的经验可能不是全球通用的。虽然以前的研究一直表明西方跨国公司的趋势为了平衡控制需求和抑制成本的需要(例如,Xu&Shenkar,2002年),拉丁美洲的跨国企业在本研究中显示出压倒一切的控制需求,对成本问题的敏感性要低得多。 Brenes,Montoya和Ciravegna(2014)指出,面对最初为西方公司开发的具有拉丁美洲证据的战略概念可能会产生有价值的管理观点。
- 新兴市场跨国公司的国际化
从理论角度看,跨国企业国际化的大部分内容集中在发达国家的企业世界(Ciravegna et al。,2013)。例如,乌普萨拉模式(Johanson&Vahlne,1977)概念化跨国企业的国际化,这是一个进化过程,企业逐渐克服知识缺陷,通过增加文化距离扩大到具有特色的国外市场离。另一方面,Dunning的所有权位置内化(OLI)模式认为,企业的国际化行为是由三个因素驱动的,即:所有权优势,位置优势和内部化优势(Dunning,1980)。与发达国家跨国企业的国际化相关的是生命周期理论(见Vernon,1966),其中国内市场条件和国内外之间的技术差距是走出国门的主要动机。乌普萨拉模型和OLI框架都让人联想起这些文字,凯威(1971年)和海默(1976)都认为,企业在海外扩张首先是因为它们拥有可在国外市场上开发的宝贵资产,以增加企业的整体利润。
据一些学者认为,上述观点不符合新兴市场跨国公司的经验(Parmentola,2011; Luo&Tung,2007)。一般来说,当新兴市场跨国公司出国时,他们通常不具备强大的品牌和专有技术,可以在目标市场上受到威胁的竞争对手,即不具备Dunning所设想的传统所有权优势。此外,新兴市场跨国公司国际化迅速,与Johanson和Vahlne(1977)等作家提出的渐进(阶段)模式相一致。例如,拉美和亚洲跨国公司,由于经济自由化和政府对本国市场的保护受到损失,被迫陆续扩张到国外市场(Bonaglia,Goldstein,&Mathews,2007; Goldstein&Pusterla,2010)。这些企业在执行国外市场战略方面没有时间,所以国外市场的扩张发生的十分迅速。对于新兴市场跨国公司来说这种迅速的国际化和缺乏传统优势都表明需要更深入的分析,这种迅速国际化也许是新的模式(Mathews,2006 ; Luo&Tung,2007)。Ramamurti(2012a)认为,新兴市场跨国公司具有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所拥有的竞争优势,这种优势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所具有的竞争优势不同,但与国家具体优势相辅相成。 事实上,与发达国家的竞争对手相比,新兴市场跨国公司更依赖于国家的优势。据Ramamurti(2012a)的说法,新兴市场跨国公司寻求利用各国之间的差异而不是相似之处。相关性和原国家有关,这也反映在Cuervo-Cazurra(2012)的论点。这个作者认为,新兴市场跨国公司可以有助于了解多国企业理论,但只能在那些受到原国家影响显著的领域。在不受国家相关因素影响的跨国企业行为领域,可能预期新兴市场跨国公司的行为方式与发达国家的跨国企业一致。根据Cuervo-Cazurra(2012),新兴市场的跨国公司通过明确界定其适用范围的边界条件,帮助扩大现有的国际化理论。 新兴市场跨国公司的研究有助于扩大理论,但只有在国家因素影响最大的国际化的早期阶段才有用(Cuervo-Cazurra,2012)。
不同于赞成新的理论的作者如Luo和Tuag,和诸如Cuervo-Cazurra(2012)和Ramamurti(2012a)等人支持延伸现有理论的论点,有些作家认为不需要新的国际化理论解释新兴市场跨国公司的行为。例如,Narula(2012)认为,新兴市场跨国公司与来自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相似但利用不同的企业特定优势和国家具体优势。其他作家如鲁格曼(Rugman,2010)认为,现有的企业特定优势/国家优势模式适用于EMNE以及先进国家的跨国企业。作者认为,除了规模经济之外,新兴市场跨国公司还没有明确的具体优势,而是广泛利用国家特定的优势,如低成本,自然资源和获得资金来促进国际上的成功(Rugman,2010)。以上观点导致了Cuervo-Cazurra(2012)所描述的Goldilocks辩论,其中一些分析人士认为有助于新理论来解释新兴市场跨国公司行为(即新兴市场跨国公司很热),另一些则认为需要非理论(即新兴市场跨国公司很冷) ,而第三组则表示可以将其用于扩展现有理论(即新兴市场跨国公司正确)。在认识到需要新的或修改后的理论的学者中,有人试图对新兴市场跨国公司的国际化行为提供更有说服力的解释。例如,试图通过承认跨国界活动日益增加的重要性及其对合作联盟和国际合资企业的影响来适应OLI框架(Dunning,1995)。重新评估框架,实质上意味着不再承认多国企业具有OLI优势作为其国际化的先决条件。 其他作者,如Mathews和Zander(2007)试图通过引入国际创业动力学(IED)来克服OLI和阶段模型的局限性。另一方面,提出了企图纳入行业观点(波特,1980),资源观(Barney,1991)和制度观(Peng,2002)的战略三脚架的概念。网络在国际化进程中的作用也受到国际商业文献的关注(Blomstermo,Eriksson,Lindstrand&Sharma,2004; Ciravegna,Lopez,Kundu,2014)。 有人认为,个人联系和公司间关系在确定外商投资机会方面是有用的,可以支持企业的市场准入策略。此外,文献表明,新兴市场的企业比发达国家的企业更有可能依赖这些网络,因为强调社会和关系资本对于克服新兴市场经济体固有的体制弱点很有用(Khanna&Palepu, 2010; Ciravegna et al。,2014)。人们应该认识到网络的重要作用,这些在Mathews(2006)提出联系,杠杆,和学习(LLL)模型中显而易见。作者的LLL模式认为,新兴市场跨国公司通过与世界各地的公司联系加速国际化进程,利用这些联系来克服资源限制,最终从这些关系中学习,以不断提高自己的市场能力。
旨在更好地解释新兴市场跨国公司行为的另一个模型已经由Luo和Tung(2007)提出,被称为跳板(或后来者)观点。根据这些作者,新兴市场跨国公司使用国际扩张作为在国外获取战略资源的跳板,并在此方面克服本国的制度和市场限制。Luo和Tung(2007)预期跳板战略是新兴市场跨国公司在国际上扩张是刻意的可以归纳的例子,例如获得关键的全球品牌,在发达国家获得安全的制造能力,或者开发关键的营销技巧,以满足挑剔的消费者。跳板观点是全面的,讲述了新兴国家跨国公司国际化的吸引人的故事。然而,并没有没有尝试严格的测试这种模式的真实性。 本文尝试填补文献中的这一空白。 这项研究有助于越来越多的新兴市场跨国公司研究,并对跳板模型进行了全面的实证检验(Luo&Tung,2007)。 虽然案例研究表明新兴市场跨国公司可能跨越国际化进程,但这项研究是首先通过大规模样本和严格测试来展示这种风险承担策略。 比较拉美跨国企业与美国跨国企业,使我们能够表明,在国际化进程中,新兴市场跨国公司的行为与西方国家的行为不一样。
这项研究有助于Goldilocks的辩论(Cuervo-Cazurra,2012),表明拉丁美洲的EMNEs在国际化过程中与发达国家(即美国)跨国企业的行为有所不同。2012年,Couvo-Cazurra指出,这种行为差异是由国家相关因素的影响,在国际化的早期阶段是重要的,以及EMNEs经验较少的事实。根据后一作者的分析,差异也源于较低的制度障碍促使新兴市场跨国公司国际化。随着制度上的障碍越来越小,新兴市场跨国公司能够比发达国家的竞争对手更快地扩张,因为后者公司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和二十一世纪初期并没有受到广泛采用的运输和通信技术的好处。 Cu
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资料编号:[137977],资料为PDF文档或Word文档,PDF文档可免费转换为Word
以上是毕业论文外文翻译,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