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原文共 7 页
翻译
全球造船业发展、趋势及未来预测研究
Khandakar Akhter Hossain,N.M.Golam Zakaria
摘要
本文旨在简要分析全球商业造船的发展、趋势和未来的展望。首先讨论了全球造船业的固有特点。在造船市场细分、订单、国家份额等二手数据的基础上,对造船发展进行了分析。据透露,造船业在经济高峰和经济衰退期间有着丰富的经验,但由于其作为高度资本密集型产业的性质,强有力的政府支持和政治稳定是解决这一局面的先决条件。除此外,对推动造船市场发展的关键因素也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全球化;战略产业;发展;趋势;预测
- 引言
由于全球化需求的增加以及易于将原材料,零部件和成品转移到世界各地的水道,造船业已变得更加全球化而非本地化。造船业一直由海洋国家主导,如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日本,韩国和中国。造船有两个主要部分,被称为商业部门和海军部门。目前商业造船业主要由中国,日本,韩国,欧洲国家主导;而海军造船业则由美国,中国,欧洲国家,俄罗斯,日本,印度主导。造船业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具战略性,最古老,最开放和竞争激烈的市场之一。虽然造船业在经济高峰和经济衰退期间有着丰富的经验,但当前的全球经济和政治危机对造船业的影响更为严重。由于造船是一个高度资本密集型的行业,因此强有力的政府支持和政治稳定是这个行业生存的先决条件。造船业对全球远洋船舶的设计和建造负责。 该行业参与船舶的建造和改造,这些操作在称为造船厂的专门设施中进行。 推动市场增长的关键因素是GDP,全球海运贸易,经济增长改善,城市化进程加快,化石燃料价格上涨以及全球钢铁产量增加。 该行业的一些值得注意的趋势和发展是绿色造船技术,工业自动化,模块化造船技术,先进的装备,船舶发射气囊,LNG / LPG燃料发动机以及太阳能和风能船舶。然而,造船业的扩张可能受到竞争加剧,环境法规,全球化加强以及政治和金融不稳定的影响。 这是一份分析性研究论文,基于第一作者留在中国建造一艘海军舰艇时的数据收集。 在特别针对造船细分市场、订单、国家份额、政策等基础上,对造船业的增长进行了分析。还观察了造船业在世界经济高峰期和低迷期间的生存经验,推动造船市场增长的关键因素也受到了严峻的讨论。本文还简要分析了全球商业造船业; 特别是发展,需求,份额,趋势和未来预测。该简要分析将有助于所有相关的造船利益相关者。
- 全球造船趋势分析
从历史上看,造船业受到缺乏全球控制和作用的影响,并且由于造船厂提供广泛的技术,雇用大量工人并作为造船市场创造收入,因此存在过度投资的趋势。 另一方面,造船始终是国家支持的行业并享受政府补贴是很常见的。 因此,造船业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个具有吸引力的行业。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使用造船来重建其产业结构; 20世纪70年代,韩国再次开始将造船业作为一个战略性产业,中国现在正在重复这些模式,并在这个行业进行大规模的国家支持投资。相反,克罗地亚,巴西,菲律宾,缅甸,越南正在将其造船业私有化。由于国家补贴已被取消,国内产业政策不提供支持,造船业在高劳动力成本国家已经减少。英国造船业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其产业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遭受严重损失。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英国船厂仍然有能力建造各种类型和规模的商船,但今天它们已经减少到少数专门从事国防合同,豪华游艇和修理工作。其他欧洲国家也出现了衰退,尽管在一定程度上这已经通过保护措施和工业支持政策而减少。在美国,对可用于运输国内货物的船舶实施限制的“琼斯法案”意味着商业造船仍在继续,尽管速度有所降低,但这种保护未能对造船效率低下进行处罚。其结果是合同价格远高于建造远洋船舶的任何其他国家的合同价格。中国是一个新兴的造船国,在2008年至2010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期间超越了韩国。中国现在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造船国,占全球订单总量的45%左右,其质量和技术得到了显着改善。目前,韩国是世界第二大造船国,2014年全球市场份额约为29%(图1)。韩国在超级油轮,邮轮,液化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船,钻井船,海上结构(FSPO,FPO)和大型集装箱船等大型船舶的生产方面处于领先地位。韩国的造船厂效率很高,世界上最大的蔚山造船厂由现代重工运营,每四个工作日就有一艘新建的8000万美元船只下水。韩国的“三巨头”造船商,现代重工,三星重工和大宇造船及海洋工程,在全球造船业中占据主导地位,STX造船,现代三宝重工,韩进重工和Sungdong造船及海洋工程也位居全球前列世界上十个造船厂。在评估全球造船业的发展趋势时,发现日本从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末一直是主要的造船国,但逐渐失去了对韩国新兴产业的竞争优势,更便宜的工资,强大的政府支持和更便宜的货币。 2003年韩国产量超过日本,日本市场份额急剧下降(James,2009)。菲律宾在世界各地的造船国中排名第四,在2012年建造了超过六百万载重吨的船舶。图1显示了各国的世界造船市场份额。
图1:各国的世界造船市场份额
图2显示了自2005年以来的全球新建订单。该图表示新订单随时间的周期性变动。从该图可以看出,在正弦曲线的前半周期阶段,需求处于2005年的低谷,并且在2007年达到峰值并继续上升,然后 在下半年阶段,需求在2010年达到峰值并在2012年下降。从上半周期开始,需求曲线再次上升并达到2013年的最高点,然后逐渐下降。此外,从这一分析可以看出,造船市场总是不稳定的,存在于希望与挫折之间,永远不会是陈词滥调。 这种现象对造船厂的利益相关者和造船厂都是有希望的。
图2:以百万吨位计算的全球新船订单
图3比较了2014年至2015年世界新年订单的变化趋势。世界造船订单从2014年的72.2 百万吨位下降到2015年的68.7百万吨位。所有类型的船舶订单如Bulk 2014年至2015年,除两种类型(油轮和集装箱)外,航空公司,天然气运输船等均有所下降。然而,整体世界订单趋势为负,集装箱和油轮订单与波浪相反;这两种类型的船舶订单比去年增加了。此外,还观察到所有类型的船舶市场通常不会同时下降;一些市场下跌,一些市场上涨。 例如,2015年散货船市场下滑,但集装箱订单增加。
图3: 2014年至2015年世界新年度订单的比较
图4显示了自过去11年以来的全球拆毁量以及最高船舶拆毁国家。从图中可以看出,全球拆毁量一直在增加,直到2012年。但从那时起,它开始逐渐减少。船舶拆毁主要市场份额属于中国和希腊,因为它们拥有最大的商业船队。一个有趣的观点是,全球船舶拆毁与全球船舶订单之间存在直接关系。
图4:近十年船舶拆毁
从图5的饼状图中可以看出,全球订单中不同类型船舶的比例。 根据这个饼状图,油轮和集装箱的新订单需求高于其他船舶的需求。在图6中,已经显示了过去十年中不同类型的船舶订单。如果我们分析图表,我们可以发现一些现象在几年后重复。
图5:2015年百万吨位中不同类型船舶的全球新订单
图6::不同类型的船舶编号的全球新订单
-
全球造船市场行业现状分析
- 油轮市场
从2015年油轮订单的图表(图7)可以看出,除VLCC外,2015年油轮的所有类型(原油和涂层)数量逐渐增加。 全球经济增长以及消费和生产的错位推动了能源运输,并增加了油轮市场的供需。 新建和二手油轮的价格是反映行业动态的重要力量。 原油价格再次下跌使得石油采购具有吸引力,引发了储备和对油轮船的需求增加。
图7:在2015年的油轮订单图表
3.2 天然气运输船市场
2010年至2014年,几乎所有类型的LPG运输船(不同容量)的数量都在增加。有趣的是,2015年这一数字逐渐减少。
-
- 散货船市场
全球干散货船队根据船舶的承载能力分为四类。这些类别包括:好望角型船,巴拿马型船,大灵便型船和灵便型船。全球干散货航运业是国际航运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远洋船舶是运输大量基本商品和成品的最有效和最常用的方法。该行业本身极具周期性和波动性,其特点是大量繁荣和萧条。全球干散货行业增长的关键因素包括城市人口增长,全球经济发展加速,钢铁产量增长以及全球生铁行业不断增加。该行业的一些值得注意的发展包括干散货租赁市场的低迷和干散货的集装箱化。
-
- 集装箱船市场
过去五年来,集装箱运输业一直处于下游。更糟糕的是,收益异常波动。有几个因素是负责任的,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以及企业客户加倍努力控制成本。2006年和2007年之后,特别是2009年,集装箱船数量发生了巨大变化。包机费率可能是减少集装箱运输市场的另一个原因。市场需要大批量交易的增长,以便推动市场发展并创造超大型集装箱船的有效部署。我们预计挑战将持续存在,特别是在新产能的情况下,但他们认为,面对市场逆境,集装箱航运公司不能放弃。他们可以而且必须开展全面的转型,以解决技术问题以及组织和思维方面的挑战。这是保持领先竞争并实现难以捉摸的稳定状态的唯一途径。
- 造船发展及未来预测分析
世界GDP增长与造船业增长之间存在直接关系。另一方面,世界GDP增长,海运贸易增长和活跃的船队增长直接相关。从增长对比图中的图8可以清楚地看出,2009年所有三个参数都处于下游和非常低的位置。然后,这三个参数在2010年急剧上升,然后再次逐渐下降。但过去几年(2013-2015),GDP增长趋势几乎稳定或变化非常适度。因此,我们可以预测,未来几年的海运贸易增长和活跃的船队增长将像往年一样。造船业受到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的巨大打击,当时船舶需求下降,在接下来的七年里拖累了价格并减小了订单覆盖范围。尽管价格和需求出现大幅波动,但主要市场——中国,日本和韩国; 始终处于全球造船和船舶修理行业的最前沿。他们的造船市场增长背后有充分的理由。
图8:全球贸易增长,世界GDP增长与主动车队增长之间的关系
其政府的财政支持,本国的投资,劳动力成本降低导致的外国投资健康,定期基础设施发展和商业友好法规帮助他们在2015年达到了最高位置(图9)。
图9:2015年所属国对造船业的投资
通过对全球造船市场的分析,发现在不同的国家,造船产品的数量逐渐下降,如正弦曲线; 主要是由于经济增长缓慢和船舶供需不平衡。 需求疲软也是由于造船价格上涨。造船业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开放,竞争最激烈的市场之一。尽管造船业在经济高峰和经济衰退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但近期的全球危机对造船业的影响更为严重。由于高度资本密集,该行业需要强有力的政府支持和政治稳定。在图10中,很明显,政府支持和各国自己在这一领域的投资是在全球经济衰退的情况下生存的重要原动力。未来十年,造船业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日本,韩国和中国等国家正在增加国内需求,吸引全球造船市场。
图10:所属国投资的历史证据(政府支持)
- 全球造船预测
全球造船业将继续由亚洲,特别是中国,韩国和日本广泛主导,因为它们几乎没有明显的优势:如工资较低,政府支持力度强,前后联动产业强劲。我们预测,油轮和集装箱的造船市场将在未来几年内增长。另一方面,散货船的造船市场对未来十年的增长前景不大。由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经济放缓,因此未来十年商品价格将会延长疲软。另一方面,煤炭,铁矿石和原油的价格在未来几年内可能会继续低迷。强调价格疲软的是,除巴拿马型船队煤炭和谷物货船外,大多数船队相当年轻,几乎没有减少运力的空间。油轮运输的趋势,预计短期内将保持强劲。然而,较低的油价将刺激更多的消费,到2040年,全球石油需求总体增长率平均每年仅为0.6%。工业产能,住房库存和债务的过剩预计将进一步抑制中国国内需求。虽然较大的亚洲造船厂似乎可以使用,但较小的造船厂可能很脆弱,特别是那些专门从事干散货和近海船舶市场的造船厂。全球人口结构和人口增长率的变化,再加上发展中市场的长期经济增长,将在未来十年内对海事部门产生影响。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新兴经济体中,中产阶级正在增长,其中可支配收入将推动对商品和成品进口需求的增长。海运部门在发展中市场消费支出增加的一个后果将是集装箱船的长期增长机会。伊朗石油进入全球市场将进一步压低已经疲软的油价,抬高近期对石油,天然气和石油产品的需求,从而帮助全球航运。新造船价格表明运费将进一步下跌。航运的就业问题至关重要,因为与航空,汽车和技术等行业相比,船舶和造船业的技术含量较低。为了吸引下一代海事专业人员,造船厂必须变得更加技术先进和创新,航海必须学习新技能并整合新技术。推动造船市场增长的关键因素是GDP,全球海运贸易,经济增长改善,城市化进程加快,燃料价格上涨以及全球钢铁产量增加。造船业的扩张将受到竞争加剧,环境法规,全球化加强以及政治和金融不稳定的影响。很明显,政府对造船业的支持和补贴对于该行业的增长和长期生存是强制性的。
- 总结
造船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开放和竞争激烈的市场之一。虽然造船业在经济高峰和经济衰退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但目前的全球危机对造船业的影响更为严重。由于高度资本密集,该行业需要强有力的政府支持和政治稳定。未来十年
资料编号:[4276]
以上是毕业论文外文翻译,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