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青岛港经济发展分析外文翻译资料

 2021-12-02 22:27:26

英语原文共 13 页

摘要

在这项研究中,我们调查了海港对其所在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根据中国41个主要港口城市2003~2010年的数据,我们的计量经济分析表明,港口货物吞吐量对其所在城市的经济增长有积极影响。此外,邻近的竞争港口与当地港口城市有更大的积极联系。通过研究世界上一些最具活力的港口,本研究重新了解了海港的经济重要性。

关键词:港口;吞吐量;经济增长;实证分析;中国

1. 介绍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生产区域化,国际贸易在过去几十年中蓬勃发展。海洋运输,尤其是集装箱运输,在国际贸易中的货物运输中起着最重要的作用。海洋运输促进了全球贸易总量的80%以上,占全球贸易额的70%以上。全球化趋势加强了全球供应链的整合。特别是,海港已从单一设施转变为全球物流网络和价值链中的关键组成部分。连同其所在城市,海港形成了一个促进全球市场的物流中心。

港口城市既是港口又是城市。海港及其港口城市非常依赖彼此。一方面,海港的发展可能有助于改善港口所在城市的经济。毕竟,通过海港的货物流量带来了港口城市交易,信息流,资金流和许多其他增值服务。海港的存在也可能促使政府建设支持性基础设施,如铁路和高速公路,这将刺激港口城市的经济。另一方面,港口城市的经济发展,人口因素和民用建筑都有利于海港。

城市发展的历史表明,海港和海运枢纽趋向于成为比其他国家更经济发达的大城市。以中国为例,主要城市几乎都是港口城市,要么是港口所在城市,要么位于繁忙的港口附近。根据文献,港口活动以多种方式为港口城市的经济做出贡献:(1)增加当地就业(Bottasso等,2013);(2)改善物流(Notteboom和Winkelmans,2001);(3)降低生产成本(Gripaiosa和Gripaiosa,1995);(4)吸引其他与港口有关的活动(Ferrari等,2010,Castro-Villaverde和Millan-Coto,1998)。尽管从文献中的不同角度讨论了海港的经济影响,但得出的结论主要基于小样本或个别案例。由此获得的大多数见解缺乏统计意义,因此不具有推广性。

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实证研究了中国海港对其所在港口城市的经济影响。利用中国41个主要港口城市及其当地港口在2003~2010年期间的数据,我们对港口活动与其所在城市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计量经济分析。我们的分析旨在为以下问题提供答案:(1)海港是否会对其所在城市的经济发展产生任何(正面或负面)影响?(2)海港的货运活动对其所在城市的经济发展有多大影响?

我们认为,中国的环境对于研究港口与经济发展联系是很合适和必要的。中国现在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入境和出境货物流量逐年增加的推动下,中国的海港已发展成为世界领先的港口。如表A1所示,进入世界十大集装箱港口名单的中国港口数量正在增长(2000年有两个港口,而2011年为6个),其排名每年都在上升。如今,世界港口业务主要由中国海港主导,如上海港,香港港和深圳港。因此,如果不讨论中国海港的影响,对海港经济影响的研究将是不完整的。

附近港口码头的运营和管理逐步改善,吸引了现有主要港口的货物流量。为了鼓励港口发展,港口城市政府通过提供优惠政策帮助港口吸引业务。因此,近年来中国港口城市(例如香港和深圳)之间的激烈竞争已经出现。虽然竞争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例如刺激港口运营效率的提高),但许多港口城市政府都非常担心竞争港口的业务远离当地经济。因此,在本研究中,我们通过计量经济学分析研究竞争港口的吞吐量对港口城市的经济发展产生的是正面影响还是负面影响。

总之,本文旨在提供一些实证证据,证明当地海港是否对其所在城市的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以及邻近港口是否对港口城市的经济发展产生正面或负面影响。本文的其余部分安排如下。第2节讨论了相关文献。第3节描述了数据并定义了变量。回归模型和结果将在第4节中讨论。我们在第5节的结束语中结束本文。

2 文献综述

我们的论文涉及三个研究流程:港口活动对港口所在地区的经济影响2;港口对邻近地区的溢出效应;相邻港口之间的关系和互动。我们在下面回顾相关论文。

2.1 港口对当地的经济影响

在一般经济理论中,有人认为存在天然优势,例如良好的港口,有助于大城市的出现和发展。理论模型用于表明港口的存在有助于降低运输成本,从而推动城市中心的兴起(参见Fujita等,1999,相关理论的总结)。因此,理论结果意味着港口活动加速了城市经济。

在港口政策和管理领域,港口的经济影响是一个传统的研究课题。投入产出(IO)分析,经济基础(EB)研究和收入-支出法是现存文献中最常用的方法(Mulligan,1994)。

大多数相关文献使用投入产出法研究港口对当地经济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如对就业和收入的影响)。可以在文献中找到实证研究(Bossche,1997,Castro-Villaverde和Millan-Coto,1998,Davis,1983,Ferrari等,2010,Yochum和Agarwal,1987; 1988)Yochum和Agarwal(1987)指出,以前的文献很难估计主要港口的影响,港口的影响往往被高估或低估。他们建议使用港口相关行业的每位员工的支出来表示影响。Acciaro(2008)分析了港口对意大利撒丁岛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该研究的重点是港口(直接影响)和港口相关产业(间接影响)产生的就业。他们表明,港口在为撒丁岛地区创造就业和刺激经济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Guerrero等。(2008)记录了西地中海地区(特别是瓦伦西亚和意大利)休闲港口而非货物港口的影响。他们的结论是,经济影响主要是来自设施采购和增值服务。通过对南威尔士联合英国港口进行投入产出分析,Bryan人。(2006)提供了港口对南威尔士当地经济影响的证据。他们的分析表明,港口相关产业是当地经济的主要贡献者。

EB方法假设经济活动是由当地/内生需求或出口/外生需求产生的。这种方法已被接受为估算经济影响的一种具有成本效益和适当的手段,特别是当评估区域较小且经济影响短期或中期时(Mulligan和Gibson,1984,Mulligan和Fik,1994)。在回应关于EB和IO方法相对优点的争论时,Hughes(1997)在新泽西州陶朗加港的调查研究中得出了两种方法的经济影响乘数。

回归分析相较的IO或EB法对我们的研究具有一些优势。首先,它基于大样本,结果具有统计意义。以前的大多数研究都是基于小样本或特定病例。他们的见解很难概(Bottasso等,2013)。其次,回归分析可以通过保持其他因素不变来估计海港的“其他条件不变”效应。这在因果关系分析中起着重要作用(Wooldridge,2012)。第三,回归分析使我们能够用公开数据调查主题,而IO分析依赖于昂贵的调查3。此外,我们的研究旨在估计港口对港口城市总体经济增长的影响,而不是特定行业(IO或EB方法更适合)的影响。

由于这些优点,我们目睹了越来越多基于近年来回归分析的港口相关研究。 Bottasso等。(2013)分析了2000~2006年期间10个西欧国家的港口样本,发现港口所在地区的就业与港口吞吐量正相关。我们的研究与他们的研究不同,我们研究了港口吞吐量与港口城市整体经济发展之间的关联,而不是就业。我们从中国港口城市中选择一个样本。Cheung和Yip(2011)也关注中国港口,进行实证研究,分析有助于港口生产增长的城市因素。根据1995年至2007年中国七个主要港口城市及其相关港口的数据,他们的回归结果表明,港口城市的经济和人口因素对港口吞吐量的贡献很大。在本研究中,我们进行了与Cheung和Yip(2011)相反方向的回归分析,涵盖了不同的时间段,并使用来自更多城市的数据。

2.2 港口的溢出效应

除了对当地的直接影响外,港口发展对邻近地区的溢出效应也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兴趣。文献中的一些研究发现,一个地区的经济不仅与当地港口有关,而且(实际上甚至更紧密地)与附近的港口有关。

Gripaiosa和Gripaiosa(1995)研究了港口发展对英格兰西南部普利茅斯当地经济的影响。他们的结论是,港口对附近地区的经济贡献大于对当地经济的贡献。 Cohen和Monaco(2008)利用美国的州级数据,研究港口和公路基础设施投资对制造成本的影响。他们发现这种投资降低了本国的制造成本,同时增加了邻国的制造成本。Oosterhaven等(2001)利用荷兰的双区域IO表数据来分析行业之间的区域内联系和区域间溢出效应。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两个主要港口区域交通运输部门可能没有我们传统上认为的那么重要。但他们的研究并不关心港口的影响。

在本文中,我们还调查了附近海港对同一地区港口城市的溢出效应。我们的重点在于研究直接和溢出效应对港口城市总体经济发展的影响。我们使用比Gripaiosa和Gripaiosa(1995)更大的样本,并通过进行回归分析超越案例研究。

2.3 相邻港口之间的关系

在莱茵-斯凯尔特三角洲地区的案例研究中,Notteboom(2009)通过揭示班轮公司呼叫模式的偏好来分析相邻集装箱港口之间的可替代性。他的分析表明,该地区的大型装载中心越来越多地作为替代品,而每个较小的集装箱港口更多地作用为其中一个大型装载中心的补充。

Song(2002)讨论了香港和深圳相邻集装箱港口之间可能的竞争和合作。他认为,合作和竞争,即“竞合组织”联盟可以加强两个港口对抗外来者。

Hwang和Chiang(2010)研究了港口合作对港口竞争力的影响。他们发现,两种类型的港口合作,即互补合作和合作竞争,对同一地区相邻港口的竞争力产生积极影响。航线和码头运营商的竞争强度和战略也通过这两种合作间接影响区域港口竞争力。

Yap和Lam(2006)利用这些港口吞吐量的时间序列数据调查了东亚几个主要集装箱港口之间的竞争。他们发现香港和釜山受益于港口间的竞争。他们还指出,中国的经济繁荣吸引了巨大的货运量,因此研究也应该考虑中国的港口。

我们的论文与这一文献流不同,表现在我们不研究直接港口到港口关系。 相反,我们的重点是邻近港口的货物吞吐量与城市整体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3.数据和变量

3.1 数据

我们从2003年至2010年期间收集了中国41个主要沿海城市的一组面板数据。这些年来,城市级宏观经济数据来自“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和“香港年度统计摘要”。年鉴(针对大陆城市)提供两组统计数据。一组数据仅描述了这些城市的城市区域,而另一组数据描述了城市和农村地区。我们使用后者,以便我们可以考虑到中国任何地区可能发生的所有经济活动。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值可能无法在城市一级获得。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使用中国统计年鉴中的省级CPI。这意味着假设同一省份的城市具有相同的CPI值。

港口货物吞吐量数据来自2003~2010年的中国港口年鉴和香港港口统计表。由中国港口协会出版,前者汇集了来自多个来源的港口数据,包括省交通部和港务局。后者由香港海事处出版。由于我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海港,我们从样本中排除了河港。此外,我们考虑大规模的中国港口,因为只有那些港口在有意义的时间段内拥有数据4。具体而言,我们排除2010年年吞吐量低于5亿吨的港口。筛选过程后,仍有41个港口。这些港口与41个港口城市相关联。尽管进行了筛选,我们的样本实际上涵盖了中国大部分沿海城市。根据他们的位置,我们将这些海港及其所在城市划分为六个区域,如图15所示。我们的研究基于2003~2010年期间这41个港口城市的年度数据。表1列出了样本中包含的港口城市。

表1.本研究中检查的港口城市。

地区

港口城市

渤海圈

丹东,大连,营口,锦州,秦皇岛,唐山,天津,沧州,威海,烟台

华东(不包括长江三角洲)

日照,青岛,连云港

长江三角洲

上海,宁波(包括舟山),嘉兴,温州,台州

台湾海峡

宁德,福州,莆田,泉州,厦门,漳州,汕头,汕尾

珠江三角洲

香港,深圳,珠海,东莞,广州,惠州,江门,中山

北部湾

北海,湛江,茂名,阳江,海口,防城港,钦州

3.2 变量

为了调查港口活动是否对港口所在城市的经济产生积极影响,我们建立了增长回归模型。回归模型的因变量是城市经济增长的指标。根据文献(例如,Cheung和Yip,2011,Guariglia和Poncet,2008,Zhang等,2012),我们使用人均GDP的年增长率(GpcGDP)作为因变量。在稳健性检查中,我们使用年人均GDP的实际值(用PCGDP表示)代替。自变量包括港口活动指标和一组控制变量,用于捕捉与城市经济增长相关的其他因素。

港口货物流量通常以所有类型货物的吨位吞吐量来衡量,包括集装箱货物,散装货物和油。由于我们使用的是在城市级经济数据,我们使用城市级港口货物吞吐量(由Thrp表示)作为一个独立变量,这意味着,虽然港口城市可能拥有多个货运站,但我们考虑的是城市的货物总流量。由于集装箱货物在全球海运中变得非常重要,我们进一步采用以二十英尺当量(TEU)计数测量的城市级集装箱吞吐量,我们将其称为Container Thrp,作为替代的独立变量来指示港口活动。货物/集装箱吞吐量被广泛接受为港口生产力的重要指标(Cheung

原文和译文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30元 才能查看原文和译文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外文翻译,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