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AEC产业的BIM外文翻译资料

 2022-04-17 22:58:07

英语原文共 12 页,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附录A 译文

面向AEC产业的BIM

建筑信息管理模型(BIM)是一个总称,是描述生产,管理,施工以及各种功能特性的建筑物模型。BIM是采用预建模型来控制施工和建筑周期,在能源方面,以尽量减少成本为目的,降低材料和劳动力的花费,数字建模提供了几个好处,包括无纸化编辑和版本控制,可增加建筑利用率以及合理利用他们的属性,如建筑性能、成本、寿命、自动检查一些建筑本身的标准和规章制度,以及网络和集成数据库,促使公司和公司之间的协作。BIM在设计、建造、维护和拆卸/再利用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节约,同时它的采用也对工业界在技能和技术方面的必要投资提出了重大挑战。它们之间的促进力和抑制力的张力在中国行业环境下特别适用,中国在建筑开发建设上相继超过其他国家,虽然每天的工作可能是低技能或基本技术水平。除了在软件业试营销BIM工具,中国政府才是一个主要推动了BIM在中国应用的力量,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雄心勃勃地认为国家的BIM采纳率在2020年会达到90%(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5、3页)。这个数字是一个猜测的数字,例如,一个项目或建筑被认为是基于BIM的一个阈值,是一个建筑整体的比例衡量,剩余的10%可能会打破之前的想法,会有不完全的BIM应用,那么因此可知BIM项目此时将被视为不适用。

2、文献综述

除了BIM的好处,BIM在使用和改进修补的建议也已发表在相关文献中,如GCCG。BIM的一种应用模型如BIM成熟度模型,也被称为“BIM楔”由Mark Bew和Mervyn Richards提出的收养点模型 (Succar amp; Kassem 2016,p. 7)转化得出,现已提出了评估和应用于BIM推广。该领域的作者不仅继续列出BIM的好处,而且还提出了BIM在采用的过程中持续出现的问题。Lind-blad(2013)举例说明了BIM的大量好处(即BIM应用的支持因素),包括处理工程或建筑相关信息的效率高,简化了施工工艺,提高了生产力、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还包括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建筑的可持续性,改进时间管理,更方便设计人员的数据交换,改善了客户和客户的沟通,具有更快的分析数据能力,减少了输入和输出的误差,实现公司之间的高效合作,以及提高了建筑的性能。Lind-blad(2013)还指出BIM应用中出现的一系列障碍,包括技术发展缓慢,有限的相容性和交互能力,难以使用BIM来组合已经支离破碎的AEC行业,在整个设计过程中难以应用BIM,原因有建筑的生命周期有限,标准对象库有限,对计算机硬件要求较高,在BIM的大背景下出现了新的职业和竞争,缺乏国际化标准,难以使BIM模型达到预期的目的,专业人士缺乏对BIM软件充分的了解,BIM培训所需的时间和成本高,对数据安全有限的信心,以及在商定所有权、项目责任、访问权、知识产权、合同责任等方面面临的挑战,提高了客户的不确定性和付款的迟疑性。Eadie等人(2015)进一步提出政府客户的压力才是作为促进BIM采购能力的主要驱动因素,而且他们指出在缺乏针对BIM具体服务的收费结构的情况下,有限的培训资料,以及可能没有专家参与培训也是BIM无法应用的因素之一,整体规划方法有限也是因素之一。现有的文献中提到的更多的障碍是投资BIM的必要资本大,而且针对小型的实践,案例研究的样本不足;大环境中有限的BIM合作伙伴;行业内基于2D的工作习惯;工作人员有限的高等教育培训,以及缺乏应用于合同文件的BIM样品;建筑业主需要自己聘请BIM团队才可以利用BIM在整个建筑生命周期中的效益;BIM技术有限公司短期利益的需要不能被满足;缺乏成熟的政策和相关的BIM标准,缺乏BIM软件是否适应当地情况的分析(Mohurd 2015)。一些专家则认为BIM专家/经理的有限数量才是BIM广泛应用的障碍。

3、扩展BIM应用模型

我们注意到,目前的BIM模型既不允许对不同的建筑生命周期阶段进行区分性评估,也不允许对采用程度进行区分性的定量评估。如Bew和Richards所著的“BIM楔形”,实际上只是一个一维的四点量表,用来衡量质量而不是采用程度。捕捉这些额外的维度,虽然看起来是明智的,但是最重要的是通过建筑生命周期的应用程度(并因此跨越AEC行业)评估BIM应用的一致性,这是利用BIM应用效益的一个关键要求。为此,我们提出了BIM应用的可视化和可区分性评估的一种扩展模型,其中包含了Bew和Richards的“BIM楔形”(GCCG):沿着一个轴构建基础,沿着第二个轴构建生命周期阶段,沿着第三个轴构建量化维度。

4、BIM在中国建筑实践中的应用概况

为了证实上述BIM应用模式的好处,我们与中国BIM从业人员进行了一次深入交谈,从建筑,工程和建筑三个方面得出了同样的结论。这项调查的目的是寻求以下核心问题的答案:

国外的BIM使用模式是否适用于当代中国的A/E/C行业?

中国企业如何在实践中采用BIM?

BIM的采用会导致更紧密的跨学科协作和整合吗?

作为中国的AEC公司很可能会被政府要求在正式合同中采用BIM,以满足政府的规定,实际BIM在中国使用的根源也就是如此了;而不是从那些公开的报道中了解到的海外的BIM使用模式。中国本土的建设实践与国外的建设实践有很大的不同,这就要求关于使用BIM要有不同的观点。这就需要一个更加高度线性差异化的BIM应用于中国大多数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并且支持业务分离。中国大多数施工过程依赖于2D图纸,以满足客户对高速设计和施工的要求。虽然许多公司声明了BIM的高效采用率,但因为现有的职业需求关系的变化,目前尚不清楚BIM应用模型是否被广泛接受。对于本文所阐述的研究,我们重点深入调查了在上海/苏州地区企业工作的13名AEC员工。在这一地区的建筑行业是中国技术最先进的地区之一,可以作为目前先进的BIM应用过程中的代表之一。调查参与者都是从为客户提供BIM服务的公司中抽取的,参与者往往在是否采用BIM过程中占据着关键的角色。我们发现所有符合标准的参与者都在中型或大型的地方设计院或建筑公司工作。较小的公司似乎还没有采用BIM技术或得到支持BIM的工作。虽然调查中没有调查到参与调查人员所使用的软件类型,但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在中国的绝大多数AEC行业都使用Revit作为BIM模型构建的通用平台。本研究于2016夏季在新疆交通大学三名本科专业学生的帮助下进行规划和实施。调查的问题是在文献回顾和前面章节提出的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本次调查以中英文双语版本进行,但主要用中文进行。它由146个问题构成的,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在设计和施工的不同阶段,对是否采用BIM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第二,一组与国外研究报告中BIM使用率的有关的问题;第三、开放式问题,在简短的结构化面试中回答。

5、调查结果分析

5.1.在设计和施工的不同阶段中采用BIM

对收集的调查数据分析,证实了除了一些先进的高端项目,大部分中国的设计与施工是高度线性并特征分离的。大多数被调查的AEC专业人员描述他们行业典型的工作流程,主要是以line-era为主,在设计体系和工程施工阶段的时间重叠有限。对于在大型设计院工作的专业人士来说,情况也是如此,不同行业的人在工作上彼此接近但又不接触。根据调查人员的自我评估,BIM是中国在AEC工业过程设计中一个比较高的水平,还没有被广泛采用。不同水平的BIM应用取决于他们不同学科的专业类型:建筑工程的专业人员往往采用BIM在建设设计的早期过程中,而专业施工人员主要采用BIM在施工图和施工阶段。整体而言,专业人士强烈关注BIM在施工阶段的使用。调查的专业人员很少指出BIM用于建筑维修的目的。外加调查数据进一步表明,BIM服务的绝大多数是企业的内部,是企业建立内部BIM部门而不是依靠外部专业的BIM服务商

5.2 BIM在中国建筑实践中的应用与国外BIM研究的比较

这部分的调查是基于对Likert量表中回答的问题的总结。调查参与者往往回答在中央五点范围内,避免极端的一致和分歧。总的来说,结果证实了海外研究的结果。接受调查的AEC行业人员都认为采用BIM是为了应对政府的方针和政策,而实际的标准和准则,则不完善。BIM的相关合同文件的法律效力,通常被认为约束力不强。以下调查部分中不限成员名额访谈收集到的数据提供了相对较多且不受影响的见解。

5.3.开放式面试

开放式访谈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信息的来源,补充和解释了调查的前两部分的结果。本节中提出的两个主要问题,调查影响采用BIM的因素,我们注意到大多数调查参与者只讨论了他们自己的学科需求,很少提到与其他学科交互的需求和工作交流。大多数接受调查的专业人士似乎并不认为BIM的采用与跨部门交叉学科协作和工作集成的增加有关。调查参与者的答复表明,在中国的A/E/C职业中采用BIM的核心动机是政府标准和客户要求。建筑和工程人员的调查报告显示,BIM的能力是帮助他们公司获得与海外客户的合同的有效武器,而许多中国客户目前认为BIM是不必要的投资项目。中国客户仅要求提供BIM模型,而不要求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使用BIM模型。 对于建筑专业人员来讲BIM模型的最大好处是涉及预制的项目。建筑和工程专业人员对BIM采用的看法更为复杂。一些建筑专业人士介绍BIM模型作为建造完成的建筑物的三维可视化的一个延伸,向客户展示公司的实力和项目的附加值。建筑师进一步评论说,投入BIM模型的时间和努力不会给他们的学科工作带来好处,而建筑专业人士则评论说,从建筑师那里继承来的BIM对新建筑没有什么用处,必须重新建造。总体来说,BIM使得建筑环境的质量有所提高。 由于“中国大多数建筑都是常规建筑”,在二维图纸中留下了太多的建筑公司现场案例,可以根据先例快速、高效地设计和建造;工程和建筑专业人士评论说,3D BIM模型则需要更精确和详细的操作,因此相比以往的工作习惯数据输入时间更长。开放式问题的答案进一步表明,BIM实际局限于特定的模式;要使每个学科建立起具体的BIM模型。调查参与者评论说,其他学科构建的BIM模型包含太多不相关的数据,这些数据产生大而难处理的文件。有报道称,在中国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阻碍采用BIM的一个核心因素是,官方合同相关文件目前都是2D图纸。BIM模型通常由客户要求,但尚未与合同相关。因此,BIM模型通常不用于设计和施工过程,但通常只在正式合同文件的2D图纸完成之后才建立。因此BIM成为一个附加的设计,主要用于2D CAD图纸的附加值。调查参与者将这一过程描述为(从中文翻译)“后BIM”或“BIM之后”,只有在相关的决策过程结束后,BIM模型的创建才结束。 通常,除了服务工程中具有检测出冲突问题被视为一个主要的好处,工作中使用BIM的大多数专业人士较为缓慢、低效。只有一个调查参与者提到在实际设计过程中使用过BIM,也是在一个大型的具有国际客户的高知名度项目的情况下。在这种情况下,每个建筑物都要预先详细定义,BIM被使用(除其他原因外)是为了确保高质量的施工和防止现场的混乱。

6、结果与讨论:在中国BIM应用的一个新视角

虽然对于采用BIM的官方成功案例很好而且由此产生的机会也很诱人,但是公司更倾向于根据政府的指导原则来确定方向,接受调查的中国A/E/C专业人员讨论了BIM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点和缺点。我们发现,同一设计过程中的不同参与者对BIM在同一过程中的作用和使用进行了不同的评估。调查表明,BIM在中国应用更侧重于BIM模型的存在,而不是通过这样的模型来支持工作。例如,如何解释中国政府在2020年有信心达到对 BIM 90%的采用率——这是否描述了BIM模型的存在是涉及到了特定的工作流程?如何衡量BIM的采用? BIM在中国还是一个新颖的设计和施工过程,工作实践和过程尚未清晰。虽然政府的指导方针鼓励广泛采用BIM,但许多专业人士并不认为在这个发展阶段采用BIM确实需要或者有很大的收益。指导方针被视为干扰市场动力的根源,强调速度和成本效率超过了集成数据和质量。为了应对这些挑战,BIM模型在中国的采用很难,而海外的A / E / C行业则不能充分考虑有关时间和效率的因素。中国企业面临过度紧缩的时间常数的约束,限制了BIM应用的范围和集成以及协同工作的发展。研究的结果表明,BIM模型的存在并不代表实际的BIM应用,大多数受访公司生产的BIM模型只能作为附加产品,附加到现有的设计过程中。调查结果表明,需要建立新的合同模式,真正建立BIM模型作为不同行业之间的交流平台。这种平台

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资料编号:[466667],资料为PDF文档或Word文档,PDF文档可免费转换为Word

原文和译文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30元 才能查看原文和译文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外文翻译,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