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Social Mobility and Political Instability
Christian Houle1
Abstract
Does social mobility foster political stability? While there is a vibrant literature on the effect of economic inequality on political unrest, the recent literature has remained silent about the effect of social mobility on instability. Yet, inequality and social mobility, although related, are fundamentally distinct, and immobility is likely to be perceived as even more unfair than inequality, meaning that it may generate at least as much grievances. In this article, I argue that social immobility fuels political instability. To test this hypothesis, I develop an indicator of social mobility covering more than 100 countries worldwide. I then conduct the first large-N cross-national test of the effect of social mobility on political instability to date. Consistent with my argument, I find that countries with low social mobility levels are more likely to experience riots, general strikes, antigovernment demonstrations, political assassinations, guerillas, revolutions, and civil wars.
Keywords
social mobility, political instability, civil wars, economic inequality, equality of opportunities, revolutions
Does social mobility foster political stability?1 While there is a vibrant literature on the effect of economic inequality on political unrest (e.g., Baten and Mumme 2013; Boix 2008), the recent literature has remained silent about the effect of social mobility on instability. Yet, inequality and social mobility, although related, are fundamentally distinct, and immobility is likely to be perceived as even more unfair than inequality (Andrews and Leigh 2009; Jencks and Tach 2006), meaning that it may generate at least as much grievances.
The lack of attention given to the effect of social mobility is particularly puzzling in light of the central role played by social mobility in the pioneer literature on political instability. Pareto ([1916] 1983) in his path breaking book The Mind and Society, for example, argued that revolutions occur when there is a “slowdown in the circulation of the elite.” de Tocqueville ([1835] 2004) viewed social mobility as one of the main sources of democratic stabil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This idea was later developed further by Blau and Duncan, who wrote that “The stability of American democracy is undoubtedly related to the superior chances of upward mobility in this country” (1967, 439). Finally, Marx ([1852] 1944) argued that class conscious-ness—and thus the potential for class mobilization and class-based conflict—in the United States is low because “though classes, indeed, exist, they have not yet become fixed, but continually change and interchange their elements in a constant state of flux” (p. 324).
Multiple case studies support the idea that low levels of social mobility induce instability. For example, looking at the causes of the Arab Spring, Malik and Awa-dallah (2013) argue that “Arab revolutions were fueled by poverty, unemployment and lack of economic opportunity” (p. 296) and that they involved “the young who see little hope for economic and social mobility” (p. 297). Moreover, Zhao (2001) posits that one of the main causes of the Tiananmen Square protests of 1989 was the worsening prospect of upward mo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Similarly, Bai and Jai (2016) show that the abolition of the civil exam system in China in 1905—which was the main source of upward mobility for commoners—was one of the main causes of the 1911 Xinhai Revolution that overthrew the Qing dynasty. Yet, despite the central role played by social mobility in early theories of political stability and in the case study literature, to my knowledge, there is not a single large-N cross-national test of the effect of social mobility on instability.
This article bridges this gap by analyzing and testing the effect of social mobi-lity—defined “as the process by which individuals move from one stratum of society to another” (Lipset and Bendix 1959, 6)—on political unrest. I argue that social immobility breeds instability through four closely related mechanisms. First, social immobility, like inequality, generates grievances, which, in turn, incite the masses to challenge the established order. Second, the lack of social mobility creates incentives for individuals in the lower class to employ political violence as a mean to alter the social hierarchy, for example, through revolutionary action.
Third, low social mobility reduces the opportunity cost of taking part in instability-generating activities. Social immobility thus creates opportunities for political violence because it reduces the cost of potential recruits, which facilitates mobilization. Fourth, individuals who have personally experienced mobility—either upward or downward—tend to espouse conservative political ideologies and to be more supportive of the political system and economic hierarchy in place (Clifford and Heath 1993). Therefore, in countries in which a larger share of the population
has experienced mobility, there should be fewer people willing to support anti-regime movements.
To test this hypothesis, I develop a country-level indicator of social mobility using the International Social Survey Programme (ISSP), Afrobarometer (2004; round 2), Latinobarometer, and Demographic and Health Surveys (DHS). While previous country-level data sets cover a maximum of about twenty-five countries, most of which are from the developed world, the data set I employ covers more than 100 countries worldwide.
I then conduct the first cross-national test of the effect of social mobility on political instability to date. More specially, I test the effect of mobility on civil war onset as well as riots, general strikes, antigovernment demonstrations, political assassinations, guerillas, and revolutions. I find that countries with low mobility levels are indeed more likely t
社会流动性和政治不稳定性
作者:克里斯汀·霍勒
摘要
社会流动促进政治稳定吗?虽然有很多关于经济不平等对政治动荡影响的文献,但最近的文献对社会流动对不稳定的影响一直保持沉默。然而,不平等和社会流动虽然相关,但从根本上是截然不同的,而不流动很可能被视为比不平等更不公平,这意味着它可能至少会引发同样多的不满。在这篇文章中,我认为社会的不稳定加剧了政治的不稳定。为了验证这一假设,我开发了一个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的社会流动性指标。然后,我对社会流动对政治不稳定的影响进行了迄今为止的第一次大n跨国测试。与我的观点一致,我发现社会流动性低的国家更容易发生骚乱、大罢工、反政府示威、政治暗杀、游击队、革命和内战。
关键字
社会流动性,政治不稳定,内战,经济不平等,机会平等,革命
社会流动促进政治稳定吗?虽然有很多关于经济不平等对政治动荡影响的文献(例如,Baten和Mumme 2013;最近的文献对社会流动对不稳定的影响一直保持沉默。然而,不平等和社会流动虽然相关,但从根本上是截然不同的,而不流动很可能被视为更加不公平,比不平等(安德鲁斯和利2009;Jencks和Tach 2006),这意味着它可能至少会引发同样多的不满。
鉴于社会流动在政治不稳定的先驱文献中所起的中心作用,对社会流动的影响缺乏重视尤其令人费解。例如,帕累托([1916]1983)在他开创性的著作《思想与社会》(The Mind and Society)中指出,革命发生在“精英阶层流动放缓”的时候。德托克维尔([1835]2004)认为社会流动性是美国民主稳定的主要来源之一。这一观点后来由布劳和邓肯进一步发展,他们写道“美国民主的稳定无疑与这个国家向上流动的优越机会有关”(1967年,439年)。最后,马克思([1852]1944)认为阶级意识——因此阶级动员和基于阶级的冲突的可能性——在美国是低的,因为“虽然阶级确实存在,但它们还没有固定下来,而是在不断变化的状态中不断改变和交换它们的要素”(第324页)。
多个案例研究支持低水平的社会流动会导致不稳定的观点。例如,马利克(Malik)和阿瓦-达拉(Awa-dallah, 2013)在研究阿拉伯之春的原因时认为,“阿拉伯革命是由贫困、失业和缺乏经济机会推动的”(第296页),他们涉及“对经济和社会流动性几乎没有希望的年轻人”(第297页)。此外,赵(2001)认为1989年天安门事件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大学生向上流动的前景日益恶化。同样,白和洁(2016)表明,1905年中国废除的科举制度是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的主要原因之一,而科举制度是平民向上流动的主要来源。然而,尽管社会流动在早期的政治稳定理论和案例研究文献中发挥了核心作用,但据我所知,并没有一个单一的大n跨国家的社会流动对不稳定影响的测试。
本文通过分析和测试社会莫比-利特定义的“个人从社会的一个阶层转移到另一个阶层的过程”(利普塞特和本迪克斯1959,6)对政治动荡的影响,来弥合这一差距。我认为,社会的不流动性通过四个密切相关的机制滋生不稳定。首先,社会的不稳定,就像不平等一样,会产生不满,反过来又会煽动群众挑战既定秩序。第二,社会流动性的缺乏促使下层社会的个人利用政治暴力作为改变社会等级制度的手段,例如通过革命行动。
- 低社会流动性降低了参与不稳定活动的机会成本。因此,社会的不稳定为政治暴力创造了机会,因为它降低了潜在的新兵的成本,从而促进了动员。第四,个人经历过向上或向下流动的个人倾向于拥护保守的政治意识形态,并且更支持现有的政治制度和经济等级制度(Clifford和Heath 1993)。因此,在人口比例较大的国家经历过流动,应该会有更少的人愿意支持反政府运动。
为了验证这一假设,我使用国际社会调查计划(ISSP)的《非洲晴雨表》(2004;第二轮),拉丁比重计,人口和健康调查(DHS)。虽然以前的国家一级数据集最多涵盖大约25个国家,其中大多数来自发达国家,但我使用的数据集涵盖了全世界100多个国家。
然后,我进行了迄今为止第一个关于社会流动对政治不稳定影响的跨国测试。更特别的是,我测试了流动性对内战爆发、骚乱、大罢工、反政府示威、政治暗杀、游击队和革命的影响。我发现,流动性较低的国家确实更有可能经历所有七种形式的政治动荡。研究发现,流动性的影响比经济不平等的影响更为显著。我还对文献进行了首次族群层面的分析,分析族群层面的流动对族群内战爆发的影响(在线附录第4和5节)。我发现,向上流动性较低的族群更有可能发动内战。
什么是社会流动性?它与不平等有何不同?
一般而言,社会流动性指的是一个人在某一时刻(如童年)的地位(如收入或职业)能够预测他或她在稍后时刻(如成年)的地位的程度。我称第一个时间点为原点,第二个时间点为终点。然而,除了这个一般的定义之外,还有许多不同的方法可以用来概念化社会流动性。首先,我们可以考虑水平或垂直移动。前者指的是没有明显秩序的群体之间的流动,如职业;后者指的是有序群体之间的流动,如财富五等分位数。我关注的是纵向流动,尤其是因为缺乏跨有序群体的流动可能会引发更多的不满。
其次,相对于绝对的社会流动性,我对相对流动性的政治含义感兴趣。相对流动性是指个体在不同时间点在社会等级体系中处于不同等级的程度。绝对流动性是指个人收入在不同时间点之间的增减程度。前者是关于同一社会中个人相对于其他个人的等级,后者是关于他们的绝对收入/财富。相对流动性不可能对社会的所有成员都是积极的(或消极的)。一个人要想在社会阶层中往上爬,另一个人就得往下爬。然而,绝对流动性并非如此,因为一个人的收入可以增加(减少),而另一个人不会变得更穷(更富)。
相对流动性更好地抓住了我的论点,因为相对流动性对经济表现的敏感度不如绝对流动性。例如,如果社会中所有个人的收入都以相同的幅度增长,相对流动性水平将为零,因为排名将保持不变。然而,绝对流动性水平将是正的,因为每个人都会向上移动。此外,相对流动性对不平等程度的敏感度低于绝对不平等(Drsquo;agostino和Dardanoni 2009)。相对流动性使我能够区分流动性的影响,一方面,增长和不平等,另一方面。在整篇文章中,迁移一词仅指相对迁移。
另一个相关的区别是向上和向下的流动性。有人可能会说,缺乏向上流动应该与动荡有关,而向下流动的影响则不那么明显。这一区别与绝对流动性最为相关,因为较高的相对流动性必然包括较高的向上和向下流动性:一个人在排名中的位置必须下降,另一个人的位置才能上升。然而,这种区别显然与社会流动对不稳定的影响有关。因此,实证分析确实提供了证据,表明向上流动水平较低的国家——不仅是整体(相对)流动水平较低——更不稳定(在线附录第3节)。
人们还可以区分代际性和代内性。前者指跨代流动,后者指个人一生中的流动。本文关注的是这两种形式的迁移。我预计,代际流动和/或跨代流动较低的社会将更加不稳定。
社会流动和不平等的概念虽然相关,但从根本上是不同的。经济不平等指的是同一社会中人们收入/财富水平的不同程度。原则上,一个社会可能是高度不平等的,例如,没有低的社会流动性。在这样的社会中,富人和穷人的收入/财富差距会很大,但出生在后者之间的人可能能够加入前者,这取决于他们的能力和他们所做的选择。
这并不是说这两个概念没有联系。事实上,根据“了不起的盖茨比曲线”,经济不平等与社会流动性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Jerrin and Macmillian 2015)。例如,与出生在富裕家庭的孩子相比,出生在贫困家庭的孩子的机会可能会更加不平等,从而降低了流动性。换句话说,当不平等程度很高时,穷人为了加入富人而需要弥合的差距就会更大。然而,不平等和社会流动性在概念上是截然不同的。
社会流动性和政治不稳定性
尽管社会流动在早期政治不稳定理论中发挥着核心作用,但社会流动对不稳定的影响的问题已经聚集起来
最近的作者对此关注甚少。在本节中,我以政治稳定的先驱文献为基础,认为社会的不流动通过四个相关机制加剧了不稳定。首先,相对流动性的缺乏造成了穷人的不满,这增加了其成员参与破坏稳定活动的可能性,如骚乱、示威,甚至内战。如果个人知道无论他们的努力和能力如何,他们不太可能改善自己的相对地位,他们就更有可能认为现有秩序从根本上是不公平的,并最终通过制造不稳定来表达他们的不满。
这一论点与前几位作者的观点密切相关,他们认为,不平等(包括横向不平等)会导致政治不稳定(例如,见Alesina和Perotti 1996年的文章;Baten和Mumme 2013;Bartuse-vic 2014国际单位;Houle 2016;Oslash;stby 2008;Roe和Siegel 2011;Russett 1964)。其基本观点是,不平等在穷人中产生不满,而这种不满反过来又刺激他们参与反叛活动。这些作者的论点也与社会不流动的影响问题有关。社会的不稳定可能至少会像经济不平等一样引发不满。事实上,不平等被认为是不公平的原因之一是,它降低了那些碰巧出生在贫困家庭的人流动的可能性。正如弗里德曼和弗里德曼(198,127)所指出的那样,“推动结果平等背后的道德热情,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一种普遍的信念,即仅仅因为一些孩子碰巧有富裕的父母,就认为他们比其他人拥有更大的优势,这是不公平的。”
确实有证据表明,大多数人认为缺乏流动性比不平等更不公平(安德鲁斯和利2009;Jencks和Tach 2006)。例如,在一系列的调查在1991年和1996年在13个国家,国际社会正义项目发现,平均而言,75.8%的受访者强烈或者有点同意以下声明:“公平如果人们有更多的钱和财富,但前提是有平等的机会。只有12.6%的受访者强烈或多少不同意这一说法(11.6%的人表示无所谓)。与此同时,64.9%的受访者强烈或多少不同意“分配财富和收入最公平的方式是让每个人平等分享”的说法。这表明,缺乏流动性被认为比不平等更不公平,而且它至少应该引发同样多的不满和政治动荡。
其次,当流动性前景黯淡时,恰好出生在较低阶层的人有动机利用政治暴力作为改变社会等级制度的手段(利普塞特和本迪克斯1959年;帕累托[1916]1983号)。例如,他们可以通过革命行动推翻当前的秩序,利用政治权力从根本上改造社会。除非他们挑战现有的规则,否则不管他们的努力和能力如何,穷人很可能仍然处于社会排名的底部。革命和其他形式的政治暴力可以改变社会阶级之间的基本权力关系;因此,使以前被剥夺的类能够增加它们在社会层次结构中的地位。
例如,白和贾(2016)认为,缺乏流动性在1911年推翻清朝的辛亥革命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1905年废除了文官考试制度后,平民在社会阶层中往上爬的希望很小。1905年以前,文官考试一直是有抱负和天赋的平民向上流动的主要渠道。它的废除刺激了平民加入革命,推翻了现行制度,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新的制度,他们相信在这种制度下,他们可以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革命主要领导人之一胡汉民的一句话就说明了这一点:“如果没有废除高考,谁还会追随革命呢?”(引用于白和贾2016,695)。
不平等本身可能不会产生同样的动力,促使人们利用暴力作为改善自己相对地位的工具。即使在不平等程度很高的时候,个人也可以通过“常规的”非暴力手段在社会阶层中往上爬。然而,从定义上说,社会的不流动表明穷人缺乏这种机会。这一机制与第一个机制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主要不是由不满驱动的。相反,它意味着,在相对流动性较低的国家,除了使用暴力,穷人几乎没有其他选择来改善他们的相对地位。此外,如下解释,这两种机制可能会导致不同形式的政治不稳定:虽然申诉机制更相关的小规模和自发形式的冲突,第二个机制是更相关的中期和大规模冲突,如革命,涉及社会的基本变换和推翻政权。
第三,在任何固定的平均收入水平上,较低的相对流动性通过降低招聘成本,为冲突创造了机会。这种机制建立在基于贪婪的不稳定性方法的基础上(例如,Collier和Hoeffler 2004)。当前景黯淡时,出生在较低阶层的个人机会成本较低,这降低了政治企业家动员他们所需的成本,从而增加了冲突的可能性(Houle 2016)。这对于需要大规模动员的政治暴力形式,例如内战,特别重要。相对较低的流动性创造了大量愿意加入冲突的个人,以换取微薄的工资和获取战利品的机会。然而,当相对机动性较高时,招募潜在人员的机会成本(因此调动一支大规模战斗部队的成本)就会更高。
这一观点与Esteban and Ray(2011)和Huber and Mayoral(2014)的观点密切相关,他们认为同一种族成员之间的不平等增加了发生内战的可能性。他们认为,种族群体内部的不平等通过创造大量潜在的廉价战士群体,降低了动员的成本。虽然群体内部的不平等并不等同于社会的不流动,但它们都有助于动员。
前三种机制与相对流动性的前景如何影响不稳定性有关,而第四种机制则通过个人的流动性体验来运作。以前的文献已经发现,个体谁
经验丰富的行动——向上或向下——倾向于支持保守的政治意识形态,并更支持现有的政治和社会经济体系(克利福德和希思1993年;De Graaf, Nieuwbeerta, and Heath 1995;5 .利普塞特和本迪克斯(1959)
一方面,经历过向上流动的人往往认同他们的新社会阶层的意识形态,并支持使他们能够向上流动的现行制度。另一方面,那些经历过向下流动的人更认同他们的出身阶级,而不是他们的新阶级。因此,与其他穷人相比,他们更倾向于支持现有的体制,表达不满的可能性更小(尽管他们可能比没有经历过向下流动的富人更有可能这样做)。这一观点与Shayo(2009)的观点相一致,他认为个人更容易认同地位高的群体,而不是地位低的群体。
相对流动性高的国家——也就是说,许多个人上下流动的国家——因此应该更稳定,因为他们人口中愿意支持反政府运动的比例更小。那些经历过向上流动的人比其他人更不愿意改变现状,这意味着他们不会比那些一直富有的人更愿意参与反叛活动。与此同时,那些最初富有,但经历
以上是毕业论文外文翻译,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