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介绍了父母参与中国儿童教育的情况外文翻译资料

 2021-12-12 21:18:12

教师介绍了父母参与中国儿童教育的情况

摘要:探讨幼儿教师在中国情境下的育儿观是本文的重点。这篇论文对教师职业描述进行批判性话语分析,在线讨论论坛揭示了父母在孩子教育中的作用代表。在分析中强调了教师话语情境化的重要性“全球本土化”的语境,承认儒家思想对其职业立场的影响,认识到西方方法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研究结果揭示了在教师的对话空间和实践中,教师与家长的伙伴关系处于脆弱的地位。

1.介绍

在儿童早期文学中,重塑教师与家长关系的呼声日益高涨。已有的研究强调了父母在孩子学习和发展中的重要性,强调了孩子在家庭中的经历,并认识到父母和老师之间的关系能够结合他们的努力来支持孩子的学习。然而,很明显,在中国背景下,关于幼儿教师对父母在儿童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他们与父母之间的工作关系的看法,相关的研究非常有限。在中国,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工作关系长期以来是分离的、离散的。然而,最近在幼儿政策和实践中出现了对教师-家长伙伴关系的强调。因此,从教师的角度来研究教师与家长的合作关系是一个及时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对中国幼儿教师专业论坛上的专业对话,对中国的亲子关系和教师与家长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本文认为,亲子关系的发展与教师如何理解父母和父母教养,包括父母在孩子学习中的角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Murray等人认为,教师与家长的伙伴关系是教师与家长之间的集体努力,主要目的是支持孩子的学习,让家长积极参与孩子的教育。在中国,关注教师对教师与家长关系的看法,以及家长在孩子教育中的角色,对全球幼儿教育都产生了影响。给定当前的焦点在儿童早期教育的全球公民,以及“中国人口包括大约20%的世界人口,是独一无二的习俗,价值观,和社会、经济和政治环境”,及时和重要的是进行研究,因为中国的话语使全球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球本土化”的概念(Schrottner, 2010euro;),或全球化与本土化的结合,塑造了研究的视角。我们试图勾勒出一个话语框架,以理解中国教师对家长教育的描述的语境基础。正如Schrottner所说,“全球流量的数量和速度都加剧了本地和全球的纠缠,因此许多本地发展具有巨大的全球影响,反之亦然”(第51页)。为了给研究提供一个语境上的理解,文献综述将从传统的育儿观和教师与家长的伙伴关系开始,然后转向更现代的理解。

2. 中国教育性质的变化

中国关于为人父母的理论和观点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初,当时孔子提出了道德和伦理准则,指导人们如何与他人和世界相处。孔子被公认为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哲学家,他的思想对中国人民生活的许多方面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包括学校环境中的社会交往、为人父母和父母在孩子教育中的角色。孔子认为父母有以下职责和角色:权威,管理家庭资产并提供资源,提高社会地位的家庭,控制和管理孩子的行为,以确保孩子们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和建立孩子对家庭的义务。儒家思想的基本前提是父母权威和责任的条件,以及如何“培养”学业有成的孩子对于那些信奉儒家思想的人来说,孩子的成长和教育被视为一种家庭义务。

尽管中国传统上认为养育子女是父母的责任,在父母的lsquo;控制rsquo;下,当代研究者主张“中国养育子女的方面包含了训练的概念”。对“赵”来说,用英语讨论中国的养育子女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为“这些观念(如爱、关怀、奉献)根植于一种文化传统之中,如果从文化的角度来考虑,它们可能有非常不同的含义”。引入培训是一种尝试,试图提供一个替代的概念,不仅表达中国养育子女的思想,而且给说其他语言的人提供一个相对有意义的术语,因为“培训意味着教学或教育”。培训概念的引入,认识到了当前理解中国养育子女的语境要求。罗等人(2013年)声称,由于当代社会的社会和文化背景的变化,当代中国养育子女需要超越儒家思想的框架。

目前对中国养育方式的理解可以在魏、罗等人的工作中找到。在中国广州的父母和中学生的研究中, 根据这些学者的观点,中国社会,政治和经济背景的变化,特别是近几十年来,已经重塑了养育方式和信仰。 例如,在她对中国父母和孩子的采访中,Wang(2014)报告说,父母受到西方自治,尊重,选择和独立价值观的强烈影响。 因此,她认为中国的新一代父母正在采用无数现代化和经常西方化的方法(Wang,2014)。

3.中国的家长教师合作伙伴关系

中国传统教育的核心是教师认为知识渊博,学校的教育和学习与家庭中的学习类型不同。)在一份声明中记录了教师的形象,其中指出:“中国传统的教育观将教师描绘为知识的存储库”。 传统上,中国父母尊重教师,并相信凭借他们的专业知识,他们最有能力在学校环境中教授儿童的知识和技能。

父母与教师关系的传统观点取决于教师作为专家的形象,以及父母对家庭中的孩子和家庭生活的责任。 因此,父母和教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角色是截然不同的,“中国教师倾向于认为自己在教育方面更专业,并期望父母协助教师支持儿童的教育”。

父母和养育子女的真正任务是教育孩子在自己的家庭中帮助孩子在学校学习,但这通常不包括父母在学校事务中与老师一起工作。 这种关系将教师的角色与父母的角色区分开来。 值得注意的是,父母与教师的关系被概念化为一种补救力量,这意味着如果父母需要与教师一起工作以协助他们的孩子接受教育,那么必须误入歧途。 传统上,中国教师“更喜欢父母参与家庭”。 Ng关于中国教师和家长合作的研究清楚地表明,“父母和老师都没有准备好在校内合作”。

自2000年以来,中国开始实施“雄心勃勃的课程改革系列,要求教师适应新的系统目标,学习新的教学方法”。作为课程改革的一部分,中国国家幼儿教育课程实施了幼儿园教育指导[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教育部中国,2001)。这表明教学实践发生了明显的转变,从教师 - 家长伙伴关系中的独立和不同角色转变为教师与父母的伙伴关系被视为更加互惠的角色。幼儿园教学指南包括家长在学校中的作用,这被公认为教学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中国,2001)。根据幼儿园教学指南,当代中国的幼儿教育注重“充分利用儿童周围的学习环境”,以便扩展儿童的学习经历(第27页)。因此,该文件包括关于建立“幼儿园和家庭之间的密切伙伴关系”和“与父母合作为儿童建立必要的生活习惯”和“将家庭视为最重要的伙伴”的声明(第30页)。教师 - 父母伙伴关系的核心是“尊重”,“公平”和“合作”的概念,旨在帮助父母改善养育方式,从而支持儿童的学习(第31页)。

正是在幼稚园教学指引等政策措施的背景下,很多幼稚园已设立与家庭合作的方法,以加强儿童的教育。 例如,设立“由董事,协调员和家长组成的幼儿园服务委员会,作为关键决策者,顾问,顾问和主管,以及家长学校[家长教育的地方”。 最近,也有证据表明中国幼儿教师对与父母一起工作表现出积极的态度。

相比之下,还有其他研究声称中国的教师与母公司的合作伙伴关系很难制定,而实际上,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可能具有挑战性。王教授强调了教师与家长伙伴关系中出现的一些复杂性,将中国父母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描述为“功利主义”,其中父母与教师的关系“经常访问学校”并私下与老师见面,希望老师能更多地帮助孩子学习。最近,在他们研究中国父母与教师合作的观点时,Chen和Agbenyega(2012)报告了父母在儿童幼儿园中作为“支持者”和“学习者”的作用,而不是“决策者”(第102页)。此外,胡(2009)发现中国教师没有与父母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父母倾向于成为旁观者和帮助者。 Lau等人强调了教师与父母之间的合作关系中可能出现的另一种复杂性。 (2012)表示他们对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合作持怀疑态度。对于他们的早期儿童专业政策,如幼儿教师专业标准(教育部,中国,2012),进一步强调教师专业知识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在儿童教育中作为“权威”的角色限制了父母在儿童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可能性,从而造成了不平等的关系。

教师与家长伙伴关系的另一个挑战是传统的教师对父母教育的看法。 近四十年来,在中国,父母或父母的教育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关注。 自1980年引入“父母教育”概念以来,继中国公开市场以及支持中国父母之后,父母教育已经成为中国教师或教育专业人员用来为父母提供知识和实践的主要途径。

4.背景和研究

通过对中国教师与家长伙伴关系的探讨,本研究对中国幼儿教师的专业话语以及他们对育儿在儿童教育中的作用的看法感兴趣。 在本研究中,话语被确定为社会背景中常识性假设中的特定社会实践和相关语言。

该研究发生在中国东北地区800万人口的长春市。在全国范围内,长春的教育标准被认为是高质量的,城市在儿童教育投资方面排名很高(BaiDuZhiDao,2016)。与中国许多其他城市类似,长春的幼儿教育通常容纳3至6岁的儿童,其中大多数服务招收200多名儿童。这些孩子根据年龄分为不同的班级。每个学前班通常有20到25个孩子,两个老师和两个看护人。教师负责教学,而护理人员则照顾孩子的身体健康,例如清洁和卫生。对于许多父母来说,他们孩子的幼儿教育是一项经济投资,很明显很多家长都参与了孩子的早期儿童教育计划。例如,研究员郭在长春进行了一项研究(Guo&Qu,2012,第14页),并报告了父母从事子女教育的方式。研究发现,每个学前班都有:

I 一个由四到五个家长组成的委员会,每个学期一到两次会面,讨论上级小组的问题,关注和意图,并向幼儿园报告;

II 一个互动的博客,教师与家长分享他们的每周教学计划,孩子的学习经历和家长提供的建议和意见;

III每天在教师和每个家长之间使用的移动电话信息系统,告知父母他们孩子的活动;

IV在到达和离开时间,教师和父母之间每天进行面对面的交谈;

V 教师对每个孩子进行一次一次的家访;

Vi将父母聚集在一个网络中,以便更密切地分享想法和意见;

Vii家长学校每学期一次;

Viii关于儿童学习和发展,当前幼儿期问题或育儿策略的双月育儿班

上面列出的用于吸引家庭成员的做法是对20世纪80年代以前传统教师家庭参与的改变。在当前,长春的父母向教师讲述孩子的学习和发展是一种常见的做法。针对这个确切的问题,父母接近幼儿教师的孩子的学习和发展问题,当地教育局,一个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组织,为一些早期儿童教师组织了一个在线讨论论坛。这个论坛是为幼儿教师解决一年中显而易见的一些家长问题和疑虑,以便为2015年制定战略。当地教育局邀请了该市20所幼儿园的教师代表。参加论坛。这些幼儿园的老师与当地教育局一起参加了其他形式的专业活动,因此这些特定的幼儿园被认为致力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在线讨论论坛开放两周,每天3小时,由一个教育角色的人员协助。虽然在线讨论论坛侧重于更广泛的职权范围,但为了本研究的目的,本文探讨了在论坛上提示教师讨论和反思的三种情景或问题。

5.讨论

根据中国幼儿教师的说法,这些发现提供了许多问题,可以在理解育儿和父母在儿童教育中的作用时加以考虑。 目前中国养育子女的知识相当丰富,但令人惊讶的是,关于养育子女教育的作用的研究成果有限。 到目前为止,努力探索中国教师关于中国养育子女和父母角色的话语基本上没有,特别是在幼儿教育领域。 然而,毫不奇怪,这项研究的结果与其他专注于与父母和养育方式合作的研究相呼应,尽管这项研究的结果为理解增添了新的内容。 从教师的角度看中国养育子女和教师伙伴关系。

在教师账户中发现的主要信息是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很重要。最好的例子是被访者G.提出的观点,她说:“与父母的一点改变会创造很多孩子的进步”。另外一个例子来自被访者L,她说“改善孩子的前提是改善父母。”在孩子的教育视角中,父母的重要性实际上是一个主导中国育儿奖学金的主题。儒家思想的一个基本前提,即儿童的成长被视为父母的责任,是中国社会嵌入的文化传统和共同的社会实践。对于中国而言,人们绝对重视教育和教育成就,并且希望儿童“适当”地教育儿童的家庭和家庭环境,这一点尤为重要,与此问题相关的是育儿角色的重要性。

教师观点的另一个特点是关注父母教育的需要。这一发现与先前的研究结果相吻合,他们强调“父母不足,因此需要向专家学习”这一观点,对于Lam和Kwong来说,中国社会的父母关系往往以“强大的父母教育者和无能为力的父母”为特征(第183页)。与Lam和Kwong的研究结果相似,本研究中教师对父母教育的共同看法是父母缺乏养育知识的观念。当被告M说:“关于孩子的许多问题是父母的问题......他们养育子女的问题”时,这种情绪总结为被告M.其他教师持有相似的观点,父母被要求对孩子的行为负责。例如,父母被视为“溺爱儿童”,或父母提供“不恰当的角色塑造”,甚至父母“忽视儿童的需求”。教师对育儿问题有一个明确的共识,即父母的行为,做法和对儿童教育的态度可能会影响甚至导致儿童经历学习困难。在儿童经历困难或表现出消极行为的情况下,对育儿的作用做出了假设。例如,被访者Q.指出:“我认为孩子是父母的副本。孩子的问题是父母的问题“。教师不是将其他潜在原因和背景问题考虑在内,而是将育儿主要视为主要的“问题”,或者不太常见的是“解决方案”。

如何改善育儿问题是教师话语中关注的一个问题。与传统的中国文化理解不同,父母和养育子女的角色不受教师的干扰,研究中的教师现在主张,他们的角色和幼儿园的作用是为父母提供有关子女教育的指导。受访者H说明了这一概念,她说:“幼儿园应该为父母提供有效的指导,逐步塑造他们的思想。幼儿园或教师需要正确引导父母“。这一点的前提是坚信教师可以,也许应该在指导父母接受孩子教育方面发挥作用。显然,这种观点与传统的中国观点联系在一起,即将教师描绘为知识的存储库,但它提供了与中国历史上教师责任观不同的东西。特别是,指导、纠正和教育父母并改变养育方式的教师实践与中国传统形成鲜明对比,后者声称教师家庭责任分开。同样,这种观点也与西方对教师和家长关系的强调形成鲜明对比,后者旨在促进儿童学习中的平等伙伴关系。

根据研究中的教师的说法,儿童教育问题以及如何将父母视为儿童学习中的“伙伴”是一个有争议的空间。 教师主要关心的是如何与父母一起工作,这样孩子就可以“更好”地抚养和教育,而不是专注于分担教学和学习责任。 许多教师认为

Teacher accounts of parent involvement in children#39;s education in China

Abstract: Discursive insights into early childhood teacher views of parenting in a Chinese context is the focus of this paper. A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was conducted on teachers#39; professional accounts captured on an online discussion forum uncovering how parenting and the role of parents in children#39;s education were represented. Emphasized in the analysis is the importance of situating teacher discourse within the context of lsquo;glocalizationrsquo;, acknowledging the influence of Confucian ideology on their professional stance, and recognizing the position of Western approaches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The findings reveal a tenuous place for teacher-parent partnerships in teachers#39; dialogic space and practice.

  1. Introduction

Calls to reframe teacher-parent partnerships have intensified in early childhood literature. Existing studies have highlighted the importance of parents in children#39;s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Goodall amp; Ghent, 2014), placing emphasis on children#39;s experiences in the home (Wang, 2014), and recognizing the capacity of parent-teacher relationships in combining their efforts to support children#39;s learning (Murray, Mereoiu, amp; Handyside, 2013). It is evident however, that there is limited research relating to early childhood teacher perceptions of the role of parents in children#39;s education in the Chinese context, and their working relationships with parents. China has a long history of separate and discrete worki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teachers and parents. More recently however, an emphasis on teacher-parent partnerships has emerged in early childhood policies and practices. As such, teacherparent partnership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achers is a timely issue to investigate. The study presented here provides a close analysis of Chinese parenting and teacher-parent relationships, found in Chinese early childhood teachers#39; professional dialogue captured on an online professional forum. The paper takes the view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parent-teacher partnerships is inextricably linked with how teachers understand parents and parenting, including the roles of parents in their child#39;s learning. A teacherparent partnership according to Murray et al. (2013) is a collective endeavour between teachers and parents with the main aim to support children#39;s learning in a way where parents are actively involved in their child#39;s education. The focus on teacher perceptions of teacher-parent partnerships and the role of parents in their child#39;s education in China has ramifications for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cross the globe. Given the current focus on global citizens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nd the fact that “the Chinese population comprises approximately 20% of the world#39;s population, and is unique in its customs, values, and social, economic and political contexts” (Luo, Tamis-LeMonda, amp; Song, 2013, p. 844), it is both timely and important to conduct the present research because Chinese discourse makes a significant part of the global discourse.

The concept of lsquo;glocalizationrsquo; (Schrottner, 2010 euro; ), or the combination of globalization and localization shapes the gaze of the research. We attempt to sketch a discursive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the contextual basis of Chinese teachers#39; accounts of parenting. As stated by Schrottner, euro; “both the volume and the speed of global flow have intensified the entanglement of the local and the global, thus many local developments have enormous global consequences and vice versa” (p. 51). To provide a contextual understanding for the study, the literature review will therefore commence with traditional views of parenting and teacher-parent partnerships and then move to more contemporary understandings.

  1. The changing nature of parenting in China

Theories and perspectives about parenting in China have a long history dating back to the beginning of 500BCE, when Confucius provided moral and ethical guidelines governing how people should relate to others and the world (Huang amp; Gove, 2015; Ng, Pomerantz, amp; Deng, 2014; Wang, 2014; Wee, 2014). Confucius has been acknowledged as the leading philosopher in Chinese history and his ideas have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many aspects of Chinese people#39;s lives, including social interactions in school settings (Liu, Hallinger, amp; Feng, 2016), parenting and the role of parents in children#39;s education (Huang amp; Gove, 2015; Ng et al., 2014; Wang, 2014). Confucius maintained that parents have the following responsibilities and roles: to be the authority, to manage family assets and provide resources, to enhance social status of the family, to govern and manage children#39;s behaviour, to ensure that children adhere to norms of social morality and to establish children#39;s obligations towards the family (Confucius, 1979; Huang amp; Gove, 2015; Ng et al., 2014; Wang, 2014). The underlying premise of Confucianism is the conditions of parent authority and responsibility and how to lsquo;producersquo; successful children, who academically achieve (Guo, 2013). For those who embrace Confucianism, children#39;s upbringing and education is viewed as a family obligation (Huang amp; Gove, 2015).

Although child rearing in China is traditionally believed to be a parent responsibility and under parent lsquo;controlrsquo;, contemporary researchers advocate that “Chinese child-rearing items [aspects] involve the concept of training” (Chao, 1994, p. 1111). For Chao, discussing Chinese parenting in English is a great challenge because “these concepts [such as love, care, devotion] are embedded in a cultural tradition and they may have very different implications when considered in light of the culture” (Chao, 1994, p. 1111). The introduction of training is an attempt to offer an alternative concept which not only expresses the ideas of Chinese parenting, but also presents a relatively me

资料编号:[5608]

原文和译文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30元 才能查看原文和译文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外文翻译,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