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原文共 11 页,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B. ELEMENTS
B1尺寸限制和注意事项
B1.1翼缘平宽度与厚度的考虑事项
(a) 最大平宽比
不考虑中间加劲肋,以t作为元件实际厚度的最大允许总平板宽厚比(W / t),应按照本节的规定确定如下:
-
具有一个纵向边缘连接到腹板或翼缘元件的加劲肋压缩元件,另一个由简单的唇缘、W/T小于60的任何加强筋构成。
- 当,W/t
- 当, W/t
其中
Is =全加强筋围绕其自身的与待加强元件平行的质心轴的实际惯性矩
Ia =加劲肋肋的足够转动惯量,因此每个构件的构件都可以作为加强构件
- 加强型压缩元件,其纵向边缘与其他加强元件相连,w/t
- 非加强型压缩元件,w/t
应当指出的是,具有超过大约30的w / t比的非加强的压缩元件和具有超过大约250的w / t 比的加劲肋的压缩元件可能在全部可用强度[因式阻力]下发生明显变形,而不影响能力的成员发展所需的强度[因子载荷的影响]。
w / t比值大于500的加强型构件提供足够的可用强度[耐受系数]以维持所需的载荷; 然而,这些元件的大量变形通常会使本规范的设计方程无效。
(b) 翼缘卷边
如果弯曲构件的翼缘非常宽并且希望限制翼缘朝向中性轴的卷曲或移动的最大量时,则式 B1.1-1应允许用于压缩和拉伸翼缘,加强或不加强如下:
其中
=工字梁和类似截面翼缘的宽度;或箱型或U型截面腹板之间的距离的一半
t =翼缘厚度
d =梁的高度
=完全未减小的翼缘宽度的平均应力。(当构件由有效设计宽度程序设计时,平均应力等于有效设计宽度与实际宽度之比乘以最大应力。)
=卷曲位移量
(c) 剪滞效应 - 支撑集中荷载的短跨度
如果梁的跨度小于30(,如下面所定义)且承载一个集中荷载,或者间隔大于2的多个载荷,则任何翼缘的有效设计宽度,无论在拉伸或压缩时,应受表B1.1(c)中的数值限制。
表B1.1(c)
短跨度,宽翼缘 - 有效设计宽度(b)与实际宽度(w)的最大允许比率
L / |
比率 b / w |
L / |
比率 b /w |
30 |
1.00 |
14 |
0.82 |
25 |
0.96 |
12 |
0.78 |
20 |
0.91 |
10 |
0.73 |
18 |
0.89 |
8 |
0.67 |
16 |
0.86 |
6 |
0.55 |
其中
L =简单梁的全跨度; 或连续梁的拐点之间的距离; 或悬臂梁长度的两倍
=工字梁和类似截面翼缘的宽度;或箱型或U型截面腹板之间的距离的一半一半距离
对于工字梁的边缘和类似的由边缘加强的部分,应取为翼缘突出部分超过腹板的总和加上唇缘的深度。
B1.2最大腹板深度与厚度比率
弯曲构件腹板的比率h / t不得超过下列限制:
- = 200
- 对于提供满足C3.7.1节要求的轴承加劲肋的腹板:
- = 260时,只使用轴承加劲肋
- 在使用轴承加劲肋和中间加劲肋时,= 300
其中
h =沿幅材平面测量的幅材平坦部分的深度
t =网页厚度。 如果网幅由两张或更多张纸张组成,则会为各张纸张计算h / t比率
B2加筋元素的有效宽度
B2.1均匀压缩的加筋元素
- 强度测定
有效宽度b应由公式 B2.1-1或Eq. B2.1-2计算如下:
当时 (B2.1-1)
当 时 (B2.1-2)
其中
w =平面宽度,如图B2.1-1所示
=局部折减系数
= (B2.1-3)
=长细比
其中
=压缩元件中的应力计算如下:对于弯曲构件:
- 如果使用C3.1.1的程序I:
当初始屈服在所考虑的单元中处于压缩状态时,f = Fy。 当初始屈服处于拉伸状态时,所考虑元素中的压应力f根据My(导致初始屈服的力矩)的有效截面来确定。
- 如果使用C3.1.1节的程序II,f是根据有效部分确定的Mn处考虑的单元中的应力。
- 如果使用C3.1.2.1节,f是确定有效剖面模数Sc的那部分所述的应力Fc。
对于压缩构件,按照C4节的规定,f等于Fn。
其中
k =板屈曲系数
= 4,用于在每个纵向边缘上由腹板支撑的加强元件。 不同类型元素的值在适用的章节中给出。
E =钢的弹性模量
t =均匀压缩的加强元件的厚度
=钢的泊松比
(b) 适用性确定
用于确定适用性的有效宽度应由公式 Eq.B2.1-6或Eq.B2.1-7如下:
当 时 (B2.1-6)
当 时 (B2.1-7)
其中
w =平面宽度
=由以下两个程序中的任何一个确定的折减系数:
- 程序I:
有效宽度的保守估计是从Eq.B2.1-3和Eq.B2.1-4获得的,用代替,其中是被考虑的元素中计算的压缩应力。
- 程序II:
对于在每个纵向边缘上由腹板支撑的加筋元件,通过计算如下所示的,获得了有效宽度的改进估计:
= 1 当 时
当时 (B2.1-8)
当时 (B2.1-9)
所有情况下均有。
其中
=由EqB2.1-4定义的值,除了用代替时。
(B2.1-11)
有效构件,b,应力,f,在构件上
图B2.1-1加强构件
B2.2圆形或非圆形孔的均匀受压加劲肋单元
(a) 强度测定:
对于圆孔:
有效宽度b,应按公式B2.2-1或方程B2.2-2:
对于 且且
孔中心距
- dh 当 时 (B2.2-1)
任何情况下有
其中
w =平面宽度
t =构件厚度
孔洞直径
= B2.1节中定义的值
对于非圆形孔:
一个具有非圆形孔的均匀受压加筋元件应假定由两个未加筋的扁平宽度的C条组成,它们与孔相邻(参见图B2.2-1)。 除孔板屈曲系数k应取为0.43和w为c外,其他与孔相邻的未加强筋的有效宽度b应按B2.1(a)确定。 这些规定应适用于以下限制:
- 中心到中心的孔间距,s 24英寸(610毫米),
- 距离孔两端的清晰距离s结束 10英寸(254毫米),
- 孔的深度,dh 2.5英寸(63.5毫米),
- 孔的长度,Lh 4.5英寸(114毫米)并且
- 孔的深度dh与输出宽度之比wo,dh/ woasymp;0.5。
或者,有效宽度b应允许根据试验程序AISI S902通过短柱试验确定。
(b) 适用性确定
用于确定适用性的有效宽度应等于根据B2.1(B)部分的程序I计算的B,除了代替,其中是所考虑的元件中计算的压应力。
图B2.2-1非圆孔均匀受压加筋构件
B2.3应力梯度下的腹板和其他加筋构件
本部分适用下列符号:
=图B2.3-1 b2中定义的有效宽度,
=有效宽度,尺寸如图B2.3-1
=有效宽度b按照B2.1部分确定,其中f1代替f并且k按本节给出的方法确定
=图B2.3-2中定义的压紧翼缘的外伸宽度
,=根据有效截面计算的图B2.3-1所示的应力。 当f1和f2都是压缩时,
=图B2.3-2 k中定义的网的外伸深度
k=板屈曲系数
(绝对值) (等式B2.3-1)
(a) 强度测定
- 对于应力梯度(压缩和如图B2.3-1(a)所示)的腹板,有效宽度和板屈曲系数计算如下:
(B2.3-2)
对于
(B2.3-3)
当 (B2.3-4)
图B2.3-1应力梯度下的腹板和其他加筋构件
当时 (B2.3-5)
此外, 不应超过基于有效截面计算的腹板的压缩部分。
对于ho/ bogt; 4
(B2.3-6)
(B2.3-7)
- 对于如图B2.3-1(b)所示的应力梯度下的其他加筋元素(f1和f2),
(B2.3-8)
(B2.3-9)
(B2.3-10)
(b) 适用性确定
用于确定可使用性的有效宽度应根据B2.3(a)部分计算,但和替代和,其中和是基于可测性确定的负载的有效截面的计算应力和。
图B2.3-2应力梯度下腹板和加筋构件的外伸尺寸
B2.4在应力梯度下有孔的C形截面腹板
B2.4节的规定应在下列限度内适用:
- 0.7,
- 200,
- 以网络中间深度为中心的孔,
- 孔之间的距离 18英寸(457毫米),
- 非圆形孔,圆角 2t,
- 非圆形孔 2.5英寸(64毫米)和 4.5英寸(114毫米),
- 圆孔直径 6英寸(152毫米)而且
- 英寸(14毫米)
其中
网孔深度
h=沿腹板平面测量的腹板平面深度lt;
全文共9164字,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资料编号:[14421],资料为PDF文档或Word文档,PDF文档可免费转换为Word
以上是毕业论文外文翻译,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