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5
The Mythos of the
Electronic Revolution
With John J. Quirk
I
In Thornton Wilderrsquo;s novel The Eighth Day, a typical Illinois town provides the setting for a turn-of-the-century celebration that reflects the anticipations of those Americans who identified change and hope with the coming of the year 1900. Toward the end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Americans who had wit- nessed the destructive effects of industrialization were subject to a naive yearn- ing for a rebirth of native optimism and a resuscitation of the bright promis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ilderrsquo;s title is taken from the theme of a speech by a community leader who voices the concerns and expectations of those times in words of evolutionary religion. Wilderrsquo;s speaker envisions the new century as an “eighth day,” after Genesis, and men of this century as a new breed, free from the past and heir to the future.
As we near the end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we are witnessing another prophecy of an “eighth day,” punctuated by sophisticated projections of the Year 2000, Mankind 2000, and announcements of an “electronic revolution.” In the past, industrial exhibitions and addresses by prominent figures at worldrsquo;s fairs have been employed to enhance the prestige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 and to enlist the support of public opinion on behalf of science. Today the Commission on the Year 2000, The World Future Society, and Rand Corporation have become the agencies of prophecy; the public is invited to participate in such elaborate devices as the “World Future Game” of
R. Buckminster Fuller. Nevertheless, the language of contemporary futurology contains an orientation of secular religiosity that surfaces whenever the name of technology is invoked.
This futurist mentality has much in common with the outlook of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which was heralded by Enlightenment philosophers and nineteenth-century moralists as the vehicle of general progress, moral as well as material. Contemporary images of the future also echo the promise of
an eighth day and thus predict a radical discontinuity from history and the present human condition. The dawn of this new era is alternatively termed the “postindustrial society,” “post-civilization,” “the technetronic society,” and “the global village.” The new breed of man inhabiting the future is character- ized as the “post-modern man,” “the protean personality,” and “the post- literate-electronic man.”
An increasingly prevalent and popular brand of the futurist ethos is one that identifies electricity and electrical power, electronics and cybernetics, com- puters and information with a new birth of community, decentralization, ecological balance, and social harmony. This set of notions has been most readily associated with Marshall McLuhan, but his position is one in a school of thought that has been articulated and reiterated over many decades and has many spokespersons in our time. The notion of an electronic revolution is supported by a diverse consensus that includes designer R. Buckminster Fuller, musicologist John Cage, futurologist Alvin Toffler, policy scientist Zbigniew Brzezinski, elements of the New Left, theologians inspired by Teilhard de Chardin and computerologists such as Edward Feigenbaum. Outside intel- lectual circles the notion of an electronic revolution has been repeated and embraced by coteries of advertisers and engineers, corporate and foundation executives, and government personnel.
What brings together this anomalous collection under the banner of the electronic revolution is that they are in a real sense the children of the “eighth day,” of the millennial impulse resurfacing in response to social crises and technical change. They have cast themselves in the role of secular theologians composing theodicies for electricity and its technological progeny.
Despite the diversity of their backgrounds and positions on other ques- tions, there is within their rhetorical descriptions of the electronic revolu- tion a common set of ideas. They all convey an impression that electrical technology is the great benefactor of mankind. Simultaneously, they hail electrical techniques as the motive force of desired social change, the key to the re-creation of a humane community, the means for returning to a cherished naturalistic bliss. Their shared belief is that electricity will overcome historical forces and political obstacles that prevented previous utopias.
Zbigniew Brzezinski pins his view of the future to the belief that “ours is no longer the conventional revolutionary era; we are entering a novel meta- morphic phase in human history” that is “imposing upon Americans a special obligation to ease the pains of the resulting confrontation” between our society and the rest of the world. In his new version of manifest destiny, Brzezinski suggests that technetronic America will supersede any other social system because all other revolutions have only “scratched the surface . . . alterations in
the distribution of power and wealth,” whereas the technetronic revolution will “affect the essence of individual and social existence.”
With typically American optimism, Brzezinski enunciates the compatibility of democracy, decentralism and technology. “Yet,” he continues, “it would be highly misleading to construct a one-sided picture, a new Orwellian piece. Many of the changes transforming American society augur well for the future.” Among those trends Brzezinski identifies “greater devolution of authority” and “massive diffus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knowledge as a principal focus of American involvement in world affairs” given that “technetronics are eliminat- ing the twin insulants of time and space.” The resulting situation is one in which
全文共62086字,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电子革命的神话
录顿・怀尔德的《第八日》描写了伊利诺伊一个小镇庆祝世纪之交的场景,小说反映了当时一部分国人的期待之情,以为变化与希望会随着1900年而到来。19世纪末,亲历了工业化破坏后果的美国人,常常渴望本土乐观主义的再生和科学技术光明前景的复兴。怀尔德这部小说的题目,取自一位社区头领的演说,它道出了那个时代对进化宗教的殷切期待。怀尔德的这位代言人设想,在创世纪之后有一个名为“第八日”的新纪元,那里有新的人种,他们没有过去,是未来的后嗣。
20世纪末的我们正亲眼目睹另一个“第八日”的预言,它穿插着“千年”、“人类2000”之类蛊惑人心的幻想,以及“电子革命的直言。过去,工业展览会和世界交易会上,一些名人致词常被用来抬高技术发明的声望,代表科学以博取公众舆论的支持。如今,对2000年、未来世界的承诺成了预言的代名词;公众甚至可以亲身参与富勒精心设计的“未来世界游戏”。然而,一提到技术这个词,当代未来学话语中就难免含有某种世俗的如宗教般虔诚的意味。
这种未来主义者的心态与启蒙主义学家、19世纪道德学家对工业革命所发表的观点如出一辙。当时那些人把工业革命看作进步、道德与物质的载体。而眼下有关未来的意象,同样回响着类似“第八日”的希冀,它预言了一个与历史及当今人类环境毫不相干的世界,这一新时代的黎明被称为“后工业社会”、“后文明”“电子技术主导社会”“地球村”等等,不一而足。气息这一未来世界的新人种,则被称为“后现代人”、“多样化人”或“后电子人”。
有一种日渐流行并深入人心的未来主义风尚,将电与电力、电子学与控制论、计算机与信息这类事物和新兴的社区、分权、生态平衡、社会和谐等同起来。这一套观念与麦克卢汉的关系最为密切,但在那些已经喋喋不休了好几十年、在我们这个时代也有不少代言人的思想流派中,麦氏只是其中的一位。为电子革命大唱赞歌的人形形色色,包括设计家高勒,音乐学家约翰凯,未来学家支尔文托夫勒,政策学家布热津斯基,有新左成员,受夏尔丹有发的神学家们以及像费厦邦姆这样的计算机学家。在知识分子圈外,还有广告商、工程师、企业与基金会执行人,就连政府职员也时不时提到并信奉电子革命。
聚集在电子革命这旗帜下的那帮人,具有一定的共性:他们是真正意义上的“第八日”的后裔,是为了回应社会危机与技术变革重新浮出水面的“千禧动力”( millennial impulse),他们以世俗宗教学家自居,以神的名义为电正名,他们是技术的后衡。
尽管所处的背景各不相同,在其他问题上立场各异,但所有对电子革命的歌功颂德都有一套共同的理念,这些思想均传递着这样一个印象:电子技术是人类的伟大施主。同时,这些思想都将电子技术奉为人们期待的社会变革的动力、重建人道主义社会的关键所在、回归珍贵的自然乐园的途径。他们的共同信念是:电将克服曾经妨碍实现乌托邦理想的历史力量和政治障碍。
布热津斯基的未来观确信“我们所处的已不再是传统革命时代,我们正在进人人类历史一个全新的转型期”,“它予美国人特殊的使命”,即缓解美国社会与世界其他地区之间因对抗“所产生的痛苦”。在新的未来观中,布热津斯基认为,一个电子技术化的美国将取代其他所有的杜会体制,因为所有其他的革命只不过“到了改变权力与财富分配的皮毛”,而电子技术化革命将“影响个人与社会存在的本质”。
带着典型的美国式乐观,布热津斯基阐明了民主、分权、技术三者的兼容性。“但是,”他接着说,“它很容易错误地建构一幅单向的图景,一幅新的奥威尔式的图景。许多使美国社会发生转型的变化,对未来做出了很好的预言。”在这些趋势中,布热津斯基认为,“更多的权力下放”和“美国在干预世界事务的同时大规模地传播科学与技术知识”,使得“电子技术正在消除时间与空间的双重绝缘”。结果,一帮超越了政党与派系的社会科学家,能够“将社会冲突减少到可计量、可测量的的范畴,对社会问题有了更切实的解决方法”。
在麦克卢汉的设想中,艺术家而不是科学家才是未来的后嗣。但麦克卢汉给电披上了一件神秘的外衣,电成了上帝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电子时代,如果假以时日,将自然而然地形成和谐的人道主义模式。”麦克卢汉远比布热斯基更为形而上地看到了电“使今天通工业与社会生活产生神秘感”的同时,还有“消除空间和时间”的能力。最后,麦克卢汉以擅长的宗教作比附,将电视为一种神力:“总之,技术为计算机创造了普天下相互理解与团结的圣灵降临节般的环境。”无论电子革命论以宗教形式还是以世俗形式出现,其本质中良性和进步的特性,都归于电及对电的应用。同时,电子革命论也表达了一种信仰:电将驱除社会混乱与环境破坏,消除政治冲突与个人疏离,重获生态平衡及人与自然的和谐。
新兴高科技的魔力体现在电子学、计算机、传播手段、机器人技术和遗传工程,这些高科技似乎无所不在地提供了无数可能,包括充分的就业,丰富的市场与产品,对不景气的经济的复兴,为日薄西山的大学提供资金,给失业者、城市剩余人口、劳动力新军提供大量的机遇,以高科技替代烟卤,并创造和谐的环境,基至最终消除人与机器之间的距离和疏远。但是,这种信仰却与近十几年电与电子技术的发展状况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电所产生的一目了然的后果,显然与那种分权的、有机的、和谐的秩序背道而驰。电子技术的使用在计算机中心与能源网、五角大楼与国家宇航局,通用电器与国家电力公司之间,已经滋生了新的集权化倾向。而且“电子社会”造成了这样的恶果:发电产生了热量与空气污染,电视与广播网不惜牺牲地方方言与利益,只注重单一的全国口音与报道题材,从而侵蚀了地方文化。
电子高科技工业要求一个宽松的人文环境,少一些限制性的社会立法和好斗的工会组织。但这与其说是客观需求,不如说是人为的要求,它引发了州与州之间白热化的竞争,结果使中上阶层一直处于逍遥之境,免受贫困与社会地位低下者的侵扰,也不受哪怕最小限度的政府管制,基至还取缔了工会。
有思想的社会精英认识到:竞争所产生的缺陷源自对科学普遍缺乏了解,就像斯隆基金会对人文科学的新界定强调的是数学、计算机科学及技术特长。焦虑的中产阶级家长迫不及待地为自己的孩子在职业阶层中争购一席之地,将他们送到计算机夏令营,或早在婴儿期就试图用个人家电引导孩子走上哈佛之路。电脑公司的广告则体现了文化人的传统形象,并将它与新的计算机设备结合在一起:所有信徒都拥有神父般的地位,人人都拥有自己的《圣经》。换言之,人人都成了计算机神父。每个人都成了手中拥有自己机器的先知,但同时也受机器的掌控。
这就带来了一个两难之境:要么现代“电子学家”拥有我们所没有的洞察未来的能力,要么他们在修辞上所宜称的革命只不过是一厢情愿,或更糟糕,是现状的新的合法化。后者的设想尤其令人困感,因为,我们亲眼目睹了作为21世纪构想的某些美国政治和工业政策在过去产生了严重的破坏作用。跟电有关的天花乱坠的术语,也让我们备感迷惑:电不仅仅是一种新生事物,在技术史及社会应用中不难发现,人们对电力革命之可能性与潜力竭尽溢美之词。
如果不联系美国人对技术的一贯态度,我们就无法对电子乌托邦理想做出明智的解释,这里,有必要回顾一下美国人对早期工业化与机技术发展的典型反应。
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前,欧洲人就已经做起了美洲梦。在美国社会形成之前,人们们曾将美洲大陆称为亚特兰蒂斯、乌托邦、印度之路一这片土地,曾是欧洲历史上的救赎之地。这片乐土所引发的宗教影响来自大自然,这里的自然具有未经污染的处女地的复原力,美国人后来继承了欧洲人的这一乌托邦理想,并用这种田园生活般的表述来定义他们“国家的性质”。在美国,机械技术大受欢迎,但当技术被运用到“亚美利加园”时,发生了个性化的变化:机器被移植到一个理想的田园乡村,而且这个理想的田园乡村使机器变得人性化。欧洲城市固有的污秽、不幸、贫穷、不平和阶级斗争在这里不复重演。那得天独厚的未经污染的大自然,使美国从欧洲的历史中得以数赎,让我们拥有没有工厂的工厂体制和没有机械化社会的机器。
在美国,一项与上述相关的重要研究传统由派瑞·米勒和利纳什·史密斯开创,里奥·马克斯和阿兰·切克腾伯格继承了这一传统,他们追溯了一再出现的“园中机器”。这是美国人思想中特有的关于社会存在的新视野,人们可以通过自然与制造业的和结合,回归伊甸园般的胜地。因此,每一项新的发明创造,都被当作迈向新世界的必由之路而大受欢迎,而新生国度在地理和历史上的选择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可能。这一景象是一种中间地带,它被悬置在艺术与自然、乡村风光与工业城市之间,在那里,技术力量与民主地方主义建构起理想的生活方式。正如知识分子所梦想的、部长大臣所鼓吹的、艺术家所描绘的、政治家所罗曼蒂克化了的、小说家所戏剧化了的,这个社会被符号化、文学化地悬置于过度开发的欧洲国家与西部原始边疆之间。处女地和丰饶的资源将在这片大陆上为工业化提供本土的解决方法,这一解决方法将使所有冒险闯荡新世界的欧洲人获得新生,避免欧洲工业体制的缺陷。总之,美国将摆脱历史:我们将从机器和工业革命中得到财高、权力和生产力;从自然中获取和平、和谐和自足。
著名的启蒙主义哲学家在展望未来美国时,曾预言了上述美好前景。例如,孔多塞确信,美国将摆脱过去这一阴魂,以“加倍进步的步伐”取得“加倍快速的进步”。他相信美国将安全地挣脱旧世界的混乱,拥有足够的空间保存纯朴的美德,并将物质进步转化为道德进化与社会幸福。正是这种想法,使杰斐逊及其代表农村利益的追随者们接受了汉密尔顿对制造业与初期工业的规划。其实,杰斐逊将其对工厂式经济的质疑暂时搁置一边,而且区别了这样两种社会形态:一种是“过去那些缺衣少粮的大城市,堕落、依赖性强而且腐败”;另一种则是美国,它拥有“独立的制造业、如农民般纯朴的道德水准,只要还有多余的土地可供开垦,就一直能维持这种状态”。这些定期提供重要服务的技术具有了特殊的重要性。杰斐逊本人就曾提到报纸的必要性超过了政府本身,他将印刷技术与保护出版自由、识字能力及自由相提并论。爱国的历史学家甚至将国家意识的起源一直追溯到1704年波士顿第一份报纸的出版。最后,权力法案利用出版自由条例,从宪法上保护了技术。
后来,蒸汽机在技术的殿堂里占据了特殊的地位,它利用铁路水路连接大陆,创造了新的商业纽带,于是就有了“蒸汽机对伦理的影响”“铁路的间接影响”之类的文章与赞誉。这是一个时代的转型。从查利斯·弗莱瑟的演讲,到南卡罗来纳州查尔斯顿商业图书馆协会,蒸汽机都被赋予了形而上学的特性:“我们身边有一种动力,它能给任何事物带来协调的合作hellip;hellip;它能战胜时间与空间hellip;hellip;它能征服偏见,用快捷而友好的交流将整个国家团结在一起;这一伟大的动力便是蒸汽机。”
爱默生把蒸汽、电磁与先验主义联系在一起,将技术上升到了哲学层面:“机器和先验主义如出一撤hellip;hellip;量公共马车和铁路如柳枝抽芽般冲破了旧的律法hellip;hellip;文明及思想使我们胸怀地球,看看如何用电报和蒸汽使地球更适合人类。”爱默生的这段话就是知识分子对技术充满敬畏并将技术事实与精神符号混为一谈的活生生的例子。里奥·马克斯恰如其分地给那些关于蒸汽和机器技术的溢美之词贴上了“技术至上论”的标签。这种对技术的歌功颂德在南北战争前几十年里形成了错误的认识,结果证明,无论是印刷机还是蒸汽机都没能阻止注定要发生的冲突,没能保证林肯一定会赢而格兰特在战后重建中一定不会输。在内战及以后的几十年里,美国人的机器至上梦发生了决定性的逆转。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美国既没有摆脱历史,也没有摆脱欧洲的工业化经历,南北战争本身就给大陆民主梦打上了问号。其后果是:美国的城市变成了工业贫民窟,阶级与种族冲突成了家常便饭,经济萧条始终影响着经济的稳定,铁路、煤矿、铁矿使乡村满目疮痍,森林资源遭到破坏。但是,现实无法彻底改变浮夸,在19世纪后三分之一的时间里,当机器乌托邦的梦想让位于工业化的现实时,新的思想派别又蠢蠢欲动,认为力学与电学、机械化与电气化之间存在着质的不同,电的威力能迅速弥补所有被机器出卖了的梦想。
从机器至上到电力至上的转变有许多实例,但开创性的人物是19世纪美国最重要的经济学家亨利·查利斯·凯瑞。其父马修凯瑞曾是一位爱尔兰流亡者,同时也是宾夕法尼亚“国家工业促进会”的发起人,他出版了一系列很有影响的、被亨利·克莱称为旨在保护国家工业和大力发展内陆运河与高速公路的“美国计划”。亨利·查利斯·凯瑞本人放弃了在曼彻斯特的经济学学业,并对美国的工业政策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在美国这样的本土场景下引进工厂和工业,将产生与欧洲的情形大不相同的结果。在美国,技术将创造财富和效率,且不会出现像英国和欧洲其他主要国家那样的金钱奴隶或环境灾难。
1848年,凯瑞写了《过去、现在和未来》一书,他采用完全不同的“地方联盟主义'的提法,对上述理想做了纲领性的阐述。他认为当工业与农业之间成立地方性“联盟”模式并合并成一种合作经济时,新的体制就能成为现实。他认为,这个规划将保证政治与经济水远处于权力分散的、小规模的状态。另外,凯瑞相信,工农联盟与机械技能方面的普及教育,将防止城乡差别和阶级冲突。
凯瑞出生时正值华盛顿任总统期间,他去世那年刚好享利·福特开始了密欧根汽车厂的工作。在凯瑞的一生中,由于工业、金钱、影响的集中化,地方联盟并未实现,对移民劳工的剥削倒成了美国生活中压倒一切的现实。但是,凯没有放弃他的美国计划,并用电的语言进行描绘。在他最后一本著作《法的统一》中,凯瑞用电的语言代替机器语言,将电和刚刚发现的电磁的物理定律与社会法则相提并论,把电看作是连接自然与社会的新纽带。下面这段晦涩却又重要的引言正反映了他的这一转变:
在与社会生活的相互关联上,电呈现出与人脑极为惊人的相似。这种相似是如此惊人,以至于当我们需要快速表达社会思想与意愿时,发现自己不得不从物质世界中寻找可被应用的术语,那些与电和电磁相关的术语hellip;hellip;
社会中每个成员之间的关系,如施子者与接受者、教师与学生、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正负交替,在这样的联结中其功能和力量各有不同。全体公众组成了一个巨型的电池,每个人都是这电池上的一对电极,由此建立的完美的电循环是所有个体完善发展的结果,经济力量顺畅地在每个政治实体之间流通,接下来就是普天下的幸福与繁荣,改良了的精神与道德行为hellip;hellip;还有权力与财富hellip;hellip;到处都协调有序。每一对电极都相互保持着适当的关
全文共17247字,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资料编号:[16101],资料为PDF文档或Word文档,PDF文档可免费转换为Word
以上是毕业论文外文翻译,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网络传播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策略研究外文翻译资料
- 互联网营销趋势:纽约州马业网站和社交媒体使用现状分析 短标:互联网营销趋势外文翻译资料
- Facebook的竞争优势外文翻译资料
- 自我转型:通过社交媒体重新定位名人品牌 ——以伊丽莎白·吉尔伯特为例外文翻译资料
- 媒介融合和在不同层次的共同演化外文翻译资料
- 基于新媒体时代的国家软实力建构对策研究外文翻译资料
- 广告购买什么?关于意大利媒体股票上市公司的日常报道外文翻译资料
- 社交类客户端持续使用意愿研究:满意度、习惯和顾客价值的角度外文翻译资料
- 基于三阶段DEA模型的社会媒体对中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运行效率的影响研究外文翻译资料
- 信息技术和线上社交网络管理效率分析:基于DEA模型的评估外文翻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