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原文共 18 页,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介绍
大多数社会学对残疾的描述掩盖了正常性、一致性和差异性等方面,而侧重于残疾的表现性方面。激进的残疾观点试图将他们的分析牢牢地放在社会学中:因此奥利弗借鉴了康德、马克思和韦伯对残疾经验的非常传统的分析。在明确拒绝方法论个人主义的同时,也拒绝了“心理倾向”的解释:奥利弗用“唯物主义”的方法取代了这种解释,把重点放在社会结构上。在某种程度上,这是对心理研究对残疾的态度的一种反应,心理学研究从来没有质疑过个人对残疾的理解(“个人医疗悲剧理论”)。然而,其结果是忽视了社会心理学和人类学对残疾理解的潜在贡献:将文化、表征和意义问题分为三类。
奥利弗在他关于残疾的主要专著中仅用了两页篇幅讨论文化意象问题。芬克尔斯坦(Finkelstein)等作家以及支撑残疾人解放政治运动的“社会压迫”理论的主流正统理论,大体上符合奥利弗的立场。直到最近,以女权主义者为主的作家才重新认识到残疾。我认为,文化意象和差异缺乏分量的部分原因是忽视了损伤:Liz Crow最近提出,需要发展社会模式,以便将这种体验概念化(Crow,1992)。如果社会模型分析试图忽略而不是探索个体的损伤体验(不管是失明、身材矮小还是其他原因),那么,它也应该掩盖文化上的缺陷,这就不足为奇了,因为如果不这样做,就有可能破坏这一论点。
然而,这显然不是强调损害的作用的必然结果。罗伯特·康奈尔(Robert Connell)在性别/性别区分的背景下,阐述了生物过程和社会过程之间不存在因果联系的必要性:后者集中关注意义问题,这些问题是由社会投资的:
事实上,社会实践并没有反映出与这些性别区分标志的自然差异。他们在他们周围编织一个符号和解释的结构,并经常极大地夸大或扭曲他们。(康奈尔,1987年,第80页)
本文首先探讨了残疾意象的作用,然后从意识形态、他者性、反常性和边缘性等方面探讨了残疾人的文化表征。
意象与损伤
在这里,我将探讨西方文化中对损伤的一些含义。随后,我将尝试对这一过程发展理论上的见解,然后再问为什么损伤对人类文化如此重要。
最近一些关于残疾的文本涉及文化表征的各个方面。总的来说,这些方法更有可能受到女权主义者的启发,并从女权主义者对女性特质的社会表现、文化定型观念、身体美规范等方面进行关注。从这个角度看,残疾人的特殊处境,特别是妇女的特殊处境,是对所有妇女普遍经历的一种更为极端的版本。
因此,女性主义对媒体代表性的讨论,焦点之外(Davies等人,1987)包括一章讨论残疾的观点。当代人的态度,例如对残疾的夸张和浪漫化倾向,与普遍关注的美丽和正常相比较。后一种价值观对所有妇女来说都具有严重的分裂性,但特别是压迫那些身体不符合陈规定型观念的妇女。媒体治疗总是以个体化的视角,把残疾看作是个人的不幸,从而使残疾人的斗争非政治化。
在《残疾》一书中,安·希勒(1981)采用了一种更具历史意义的方式来表现残疾,突出了歧视背后的道德态度。在古典戏剧中,恶棍的头发是红色的;在维多利亚时代的儿童读物中,残废的年轻人教导人们勇气、宽恕和慷慨的信息;巫婆总是很丑,恶棍一般都有残疾的霍克船长、长约翰·西尔弗等等。
我要指出的是,残疾在更广泛的文学来源中无处不在,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来看都是如此:因此,莎士比亚在诸如理查德·利安和李尔王这样的戏剧中象征性和隐喻性地使用了残疾,而《圣经》则广泛地使用了这种技巧(霍尔顿,1991)。某些形式的减值几乎完全是以这种方式使用的,而其他形式的减值则被忽略了。癫痫,限制性生长和感觉障碍,连同残废和麻风病人的形象,是残疾文化表现的共同点,是具有特定共鸣和文学效用的条件。
对文学和文化表现的关注是在美国的一个收集,残疾人的形象,残疾的形象。克里格建议:
残废和残废的世界是陌生和黑暗的,它由那些生活在恐惧中的人来判断。跛子是被剥夺了创造自我能力的生物。
... 他是另一个,如果仅仅因为这个原因,他是另一个,他将被允许对“正常人”的社会进行假设,他必须接受来自他自己存在边界之外的定义。(克里格,1987年,第33页)
他接着概述了诸如恶魔瘸子、慈善瘸子和现实瘸子等刻板印象,提到了广泛的文学来源,包括查特莉夫人的情人和白鲸。
正如黛博拉·肯特所说,这些典型的负面效果对女性来说特别压抑:
残疾似乎削弱了她女性的根基。因此,从事这些工作的残疾妇女常常自卑、自卑,也就不足为奇了。(肯特,1987年,第63页)
她说明了作者关注的对象不是残疾人本身,而是残疾人作为交通工具,作为客体:
在许多情况下,残疾妇女不过是一个比喻,作者希望通过这个比喻来阐述一些更广泛的主题。(同上,第60页)
克里格尔也提出了这一点,他认为克利福德·查特莱是一个密码:一个无能的实业家,劳伦斯倾注了他对现代工业社会所憎恶的一切。肯特分析的许多以残疾妇女为中心的书实际上都不是由残疾妇女写的(尽管最近出版了几本)。
本集的第三篇文章阐述了残疾意象在当代电影和电视中的普遍性,但很少被认为是这样的:保罗·朗莫尔指出,即使是像波基·猪和埃尔默·福德这样受欢迎的卡通人物,也是如何传递有关残疾和身份的信息的。他认为,正是对残疾的恐惧构成了这些陈述的基础:
我们害怕什么,我们经常污名化和回避,有时寻求破坏。描绘残疾人物的流行娱乐活动暗指这些恐惧和偏见,或间接或零碎地解决它们,试图让我们对自己放心。(朗莫尔,1987年,第66页)
我认为,这些分析,尽管是个人主义的和零碎的,正在开始一个类似于凯特·米勒在性政治或玛丽·埃尔曼集中体现的过程在对女性的思考中,两部女性主义文学理论著作首次关注了许多主流文学作品中明显的女性意识。
最近的两部著作发展了文化理论中的残疾分析。从主流社会研究的角度来看,坎伯巴奇和内格林(1992)对英国电视的内容分析《电视上的残疾图像》强化了美国收藏中的许多结论。残疾人要么不在“电视人口”中,要么在有限的角色中出现。科林·巴恩斯(1992)为英国残疾人组织理事会所做的研究当然坚持这一理念。在对残疾形象的研究中,巴恩斯在报纸、电视、电影和其他流行文化领域,将同一系列残疾人的一维形象分离开来。巴恩斯的结论总结了这种情况,是官方残疾运动认识到这方面工作的必要性的可喜证据:
在书籍、电影、电视和报刊上,充斥着对残疾人的医疗、恩惠、犯罪和非人性的成见。它们构成了对残疾人的态度、假设和期望的基础。它们对残疾人每天遭受的歧视和剥削至关重要,并大大有助于他们有计划地被排斥在主流社区生活之外。(巴恩斯,1992年,第39页)
该运动最近的一项工作是珍妮·莫里斯(jenny Morris)的《反对偏见的骄傲》(1991年):在这里,她将关于残疾人的假设,即文化中的缺失,以及扭曲,分离出来。
当然,只要残疾在文化表征所采取的所有形式中要么缺失,要么被歪曲,人类经验的表征和探索就不完整。正是对人类经验的脆弱性、脆弱性、死亡率和任意性的恐惧和否认,使我们不敢面对这种现实。恐惧和否认会促使那些残疾、生病或年老的人与“其他人”一样,与“与我们不同”地隔离开来(莫里斯,1991,第85页)
她的书是一个重要的发展,从她作为一个女权主义者,以及残疾活动家和研究者的角度来看:她在这里提出的建议与我在本文后面将要提出的论点是平行的。
在结束这一部分时,我想引用美国非残疾评论家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在其著作《疾病是隐喻》(1991)和《ids及其隐喻》(1991)中的作品。她展示了疾病作为隐喻的作用方式,重点是结核病、癌症和艾滋病:虽然她强烈地认为疾病不是任何事物的隐喻,但她表明,这是使用疾病的方式。她关注的是疾病本身的共振,而不是疾病患者的经历:尽管如此,她认为疾病患者是最终的受害者。但桑塔格回避了真正的过程:残疾是最活跃的而突出的隐喻,使残疾人成为非残疾人社会无法处理的情感、过程或特征的密码。因此,这些消极的方面对残疾人来说变得根深蒂固。
物化
在这里,我想简单地强调这篇文章的一个关键主题,即对残疾人的客观化。早些时候,我曾建议,残疾人被文化表征“物化”:同样清楚的是,上述过程假定残疾人是被动的,类似于动物、物体而不是主体。在17、18和19世纪的英国社会,怪胎秀是人类被视为非人类的一个明显例子,可能是动物园和博物馆的交叉点上的潜在展品:在这方面,请看象人的真实历史。罗兰·巴特写道:
另一个变成了一个纯粹的物体,一个奇观,一个小丑。他被降为人类的禁锢,不再威胁家庭的安全。(引自Sontag,1982年,第142页)
我认为,“拜物教”这个词有助于捕捉这一过程的现实。当然,马克思用拜物教来指社会关系被视为事物(或具体化)的方式,而迈克尔·奥利弗(Michael Oliver)等作家也采用了这样一种观念,来捕捉残疾是残疾人和残疾社会之间的关系的方式。弗洛伊德用这个词来描述将性冲动投射到物体上,我认为这与残疾是平行的,因为文化表征中的残疾人是密码。残疾人是艺术家投射特定情感的对象,或是用来代表特定价值或邪恶的对象。
这种物化或拜物教的另一个例子是,当代社会通过慈善机构为残疾人提供服务,填补了法定机构不愿履行对残疾公民的义务所留下的空白。慈善机构的运作方式是展示极为贬低残疾人的形象,意在引起“正常人”的同情和同情,他们随后被激励捐款。怜悯是一种优越感的表现:它也可以是仇恨和侵略的正面,正如后结构主义心理学家拉康在《镜中情人》中所说:
对于这样一个任务,我们不信任利他的感觉,我们暴露了慈善家,理想主义者,教育者,甚至改革者活动的侵略性。(拉康,1977年,第7页)
只有圣徒才能与最深层的共同情感保持足够的距离,以避免对慈善事业的攻击性反应。(同上,第13页)
残疾人使健全人自我感觉良好:通过贬低残疾人,非残疾人可以感到既强大又慷慨。另一方面,残疾人则被视为消极无能的人,是同情和援助的对象。有人提出了类似的论点来解释发展中国家人民在慈善运动中的形象:我认为,在这两种情况下,殖民和帝国主义的进程都是相同的。
恋物癖并不是一种不恰当的描述,这一点可以从围绕残疾的许多意象的性本质中得到证明,无论是在文化或色情刻板印象中:通过异国情调和窥视癖,残疾人,如黑人,以及一般的妇女,都被呈现为性化的对象,例如被截肢者的表象。慈善广告中对残疾人的物化与色情广告中对妇女的物化相似。在每一种情况下,凝视的焦点都集中在身体上,而身体是被动的和可用的。在每一种情况下,身体的特殊部分都被夸大了:性的部分,色情的部分,或者慈善广告中的“有缺陷”的部分。在每一种情况下,观众都被操纵成一种情绪反应:欲望,在色情作品的情况下,恐惧和怜悯,在慈善广告的情况下,正如大卫·海维所说。
更普遍地说,涉及残疾人的日常互动涉及“正常”人对残疾人的侵犯:
不仅仅是身体上的限制限制了我们的家庭和我们所认识的人。人们知道,进入公共世界的每一步都会被凝视、屈尊、怜悯和敌意所支配。(莫里斯,1991年,第25页)
詹妮·莫里斯的引述抓住了这种经历的一部分,在这种经历中,凝视、评论和不必要的关注被视为对残疾人的合法策略,在某种程度上,这对除妇女以外的任何其他群体,也许对某些社区的黑人来说都是完全不合适的。
弗洛伊德认为凝视是一种阳具活动,一种施虐狂式的控制。约翰·伯杰在《看的方式》一书中讨论了女性与男性不同的感知方式,即“男性行为和女性出现”(伯杰,1972年,第47页)。在他对女性裸体的分析中,他将其与裸体女性区别开来,他展示了男性窥视癖在这类绘画中的含蓄,这些绘画以一种与色情作品相媲美的方式,将女性呈现为可利用的和物化的。残疾人,无论是在绘画中,还是通过电影和媒体的描绘,以及日常的凝视模式,都被同样地展示和物化,这样我们就可以再次使用伯杰的话:“女人的社会存在与男人的社会存在是不同的”(同上,第45页)和“她自己的存在感被另一个人的自我欣赏感所取代”(同上,第46页),将“妇女/男子”与“残疾人/健全人”交换。
人们常常认为凝视是一种权力关系。罗莎琳德·科沃德认为:
审查的能力是以权力为前提的。事实上,这种表情赋予了权力;女性无法回复这种挑剔和咄咄逼人的表情,这是一种屈从的迹象,表明她们是别人评价的接受者。
女人,在肉体上,常常因为男人的持续凝视而感到尴尬、恼怒或完全愤怒。但不想让男性的注意力转向男性的攻击性,女性避开她们的眼睛,匆匆赶路。(科沃德,1984年,第75页)
骚扰对残疾人和妇女都是一个问题。
理论模型
在这里,我将简要探讨一些理论模型,以了解文化表征和客观化的过程,这些已经概述。我的意图不一定是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或全面的解释,而是提出一些重要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合适的调查渠道:在分析致残意象时忽略了理论,而这一分析是填补这一空白的初步尝试。
1、意识形态
奥利弗、芬克尔斯坦、艾伯里等社会模型理论家对意义和表征问题没有给予特别的关注。在有必要报道这些问题的地方,他们用了一种接近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方法,也就是说,关于残疾人的思想是涉及残疾人的物质关系的结果。意识形态是一种理论支配系统,它为压迫性的社会关系辩护。这是一种决定论观点,它特权于解释的物质层面,并没有给予文化和意义领域太多的解释空间或自主权。
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资料编号:[237538],资料为PDF文档或Word文档,PDF文档可免费转换为Word
以上是毕业论文外文翻译,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