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连锁组织外文翻译资料

 2023-02-16 09:50:56

第4章 连锁组织

  1. 序论

大家有体验过山中的回声吗?在山顶上大喊“呀吼”的话,就会有“呀吼”的声音传递回来。“山びこ”这个名字是根据被称为“山彦”的山神,又或者说是妖怪而来的,传递回来的“呀吼”就是山彦回答的声音。像这样,对着裸露的山岩大喊“呀吼”,对方(山彦)也会回应你,这多少都有些有趣吧。但是,如果在山顶上大喊的不是“呀吼”,而是“现在几点了?”又会怎么样呢?理所当然,得到的也是“现在几点了?”的回应。这句“现在几点了?”的交换,和“呀吼”的交换,他们两者间得到的乐趣是一样的吗。恐怕不是这样。得到的乐趣之所以不同,是因为“现在几点了?”“现在几点了?”和“呀吼”“呀吼”不同,它并不能成为对话。从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出,不是所有的话语都可以算作回应的。发话和发话之间,正如最基本的“问候”-“问候”、“提问”-“回答”一样,是作为一种行为以适当的组合形式组合在一起的。把行为之间的联系规整化的结构就叫做连锁组织。

连锁组织是为了使某项活动成立,而进行的2个以上行为的规范性的连结。一旦连锁组织由问候或者质问发话开始了的话,在应该产生与之相结合的发话(问候、回答)的位置上就应该作出相应的发话。想知道现在的时间而向人问“现在几点了?”的话,我们也在等待对方回答吧。提问的后面的位置就是期待对方回应的位置。像这样形成的位置,为能否理解发话是为了做什么而发出的这件事提供了条件。当对方说“5点”的时候,我们也就会把这句话理解为回答了吧。人们通过“问候”-“问候”这样的连结来开始与他人的相互行为,通过“提问”-“回答”这样的连结来获得情报,而连锁组织就是像这样为了做某项活动而使用的手段。

在这一章将要学习连锁组织的概要。在第二节将介绍连锁组织最基本的单位邻接对。在接下来的第三节将说明如何对邻接对进行扩张,从而形成更长的连锁。邻接对有3种扩张方式,前方扩张,插入扩张和后方扩张。在第四节,将举例论证能如何使用邻接对和扩张的概念来分析更长的相互行为的数据。

  1. 邻接对

2.1 邻接对的基本性质

“现在几点了?”“5点了”,这是提问和回答的交换。像这样2个发话之间产生的行为的连轴就叫做邻接对。选取最典型简单的形式的邻接对的话,就会发现它们具备以下的特征。

  1. 由2个发话组成
  2. 2个发话由不同的发话者发出
  3. 2个发话互相为邻。也就是说,在第1个发话之后就配置了第2个发话。
  4. 2个发话是按顺序的。

邻接对的构成要素是由第一发话到第二发话的顺序发生的。例如,回答应该在提问之后,谢罪应该在抱怨之后发出。邻接对的第一发话被叫做“第一成分(以下简称FPP)”,第二发话被叫做“第二成分(以下简称SPP)”。

(5)2个发话的组合是适当的。

提问之后是回答,劝诱之后是接受或者拒绝,FPP就是像这样请求合适的SPP的。因此,如果在应该发出SPP的位置发出了并不适合做SPP的发话的话,那么FPP就会做出是没有听到吗、是没有理解吗、是还在做合适的回答的准备吗之类的推测。

邻接对在连锁组织中也是最小的连锁,一旦对FPP产生了SPP,由FPP开始的活动就可以被视为已经结束了。纵观会话,可以发现许多种不同种类的邻接对。在“提问”-“回答”之外,还有像“一起去玩吧”“好啊走吧”这样的“劝诱-接受(或者拒绝)”,像“再来一杯咖啡怎么样?”“好的”这样的“提议”-“接受(或者拒绝)”,像“山田君”“怎么了?”这样的“招呼”-“应答”,这些都是邻接对的例子。正如刚才所说,连锁组织是某一发话为完成某一行为而提供位置,而邻接对就是FPP为了产生SPP而准备位置。

(会话省略)

这个片段里的邻接对是“提问”-“回答”。第8行的“车检”这一发话之所以可以理解为回答行为,是因为它在“哪里有趣?”的后面出现。

FPP为了产生SPP而准备位置,换言之也可以说成,FPP为SPP的产生准备条件。这个性质被称为被给予的条件下的关联性。如果产生了在某一个位置上应该有某些行为这样的期待,那么这件事就可以表示为那个位置与那个行为的产生有关联性。比如说,在提问的之后的位置就与回答这一行为的产生有关联性。

在FPP准备的位置上产生的事项,可以根据这种关联性来理解。比如说,在FPP之后,一段沉默状态短暂持续的话,参与者就可以理解为对于这个状态并不存在合适的SPP。举例来说,在下面的(2)中,在提问之后的沉默状态就被认为是反应不存在。居住在美国的朋友两人亚由美和洋子,在就关于与大学研究合作的话电话费就可以省去这一件事交谈。在第72行中,亚由美用了这样的结构来猜测洋子是不是在给其他人打电话。

亚由美正打算猜测洋子在给谁打电话,在问了“博美吗?”之后,有0.6秒的沉默状态产生。沉默状态在会话中是频繁产生的。比如说,在之前列举的(1)中的第1行的俊树的发话之后,“那么繁重的任务果然”之后可以发现0.3秒的沉默状态。只是,我们并不会把这0.3秒理解为会话对方在应该发话的时候没有说话。与此相对,在(2)的第74行,根据由提问而来的关联性来看,我们可以理解为洋子并没有回答。实际上,提问了的亚由美自己也是这么理解的。请注意在0.6秒的沉默状态之后,她重新问的“是妈妈吗?”这一行为。这样一个重新提问的行为,就表明了亚由美认为第74行的0.6秒的沉默状态就是没有合适的SPP返还回来的状态。像这样,根据在被给予的条件下的关联性而被可视化的发话(或者是身体的动作)的不存在,这一类的总称就叫做“官方性不存在”。另外,为了引出不存在的反应的修正FPP的行为就被叫做“反应的追求”。

与之前所论述的相同,原则上邻接对的2个发话是相邻的。另外,这2个发话的组合也应该是合适的,但实际上,FPP之后也可能会有不是SPP的发话出现。让我们来看看(3)。

(会话省略)

正在交谈的3个人和同一个班级的“桥元君”成为了交谈的话题。三乡并不能把“桥元君”的脸和名字对上号,并询问锅里有蟑螂进去的这一逸事的主角是不是“桥元君”(第1行)。请注意在这个询问之后,尤嘉说的“啊真脏啊”这句话。根据这句话,尤嘉已经对在三乡的发话中不存在的“锅里有蟑螂进去了”这一事态进行了玩笑般的评价。虽然这个评价看上去并不是对提问的回答,但是事实上第1行和第2行的发话是相邻的,而且第2行的发话确实是对第1行发话的反应。刚开始学习连锁组织的人很容易弄错的一点就是,如果2个发话相邻,并且第2个发话确实是对第1个发话的反应,那么就会把这个组合看做邻接对。从第2行的评价确实是在第1行的发话之后发生的这一层面上来看,确实存在着邻接的关系,但是它却不是邻接对的SPP。正因为如此,智香才会在第4行说“诶,不是的”来回答第1行的提问。也就是说智香并没有把第2行的尤嘉的发话看成是对提问的回答。

2.2 非典型性邻接对

在2.1中我们列举了“提问-回答”、“劝诱-接受/拒绝”、“提议-接受/拒绝”、“招呼-应答”这些典型性邻接对的例子。以下内容我们将介绍“评价-同意/不同意”、“注意的表明-注意的共有”、“情报提供-情报接受”这些非典型性的邻接对。

当有人对事物进行评价的时候,经常会有对此评价的同意/不同意发生。在(4)中,姜、乡、长友三位女性在神社中看见石兔子(石狮子的兔子版本)之后,姜对此进行了“好可爱”的评价,由此连锁就开始了。

(会话省略)

在姜的评价之后,乡和长友都对此评价作出了“嗯,好可爱”“很可爱”的同意的反应,响应了开始的连锁。

另外,在(5)的第1、第3行出现的“注意的表明-注意的共有”,在(6)的第5-6、第8行出现的“情报提供-情报的接受”这两种邻接对,也通过2个发话形成了合适的行为的组合。

出处:串田秀也 平本毅 林诚.『会话分析入门』.劲草书房.2017.77-83

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资料编号:[24397],资料为PDF文档或Word文档,PDF文档可免费转换为Word

原文和译文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30元 才能查看原文和译文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外文翻译,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